上海四小龙硬刚手游圈!鹰角9个月磨一剑,终末地三测颠覆行业

哈喽,大家好,杆哥这篇文章,主要来分析上海四小龙硬刚手游圈!鹰角9个月磨一剑,终末地三测颠覆行业。

手游圈早就卷成红海,抄袭换皮成了不少厂商的生存法则。

创新?在玩家口味越来越刁、跨端游戏成主流的当下,这俩字简直是奢侈的冒险。

但上海的米哈游、鹰角、叠纸、莉莉丝这“四小龙”,偏要逆势而上。11月10日,鹰角网络在上海举办《明日方舟:终末地》三测发布会,6小时实机试玩直接亮底牌,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创新的底气。

这四家公司能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骨子里的硬气。

它们都认准“产品为王”,拒绝简单复制,宁愿花几年时间打磨一款产品。

米哈游死磕引擎技术,叠纸深耕女性向市场,莉莉丝主打全球化,鹰角专注二次元赛道,各有各的打法,但都有个共同点:不贪短期利益。

愿意砸钱搞技术、做长线IP,哪怕创新要承担巨大风险,也从不退缩。

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让它们在红海市场里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

鹰角这次的终末地,堪称技术狂魔的作品。

早在2017年,海猫就构思了这个IP,但直到2022年初,才想通怎么把自动化工厂玩法和二次元角色结合。

从一测到三测,间隔足足9个月,这段时间里,团队不光优化现有内容,还在为未来版本铺路。

为了实现3D效果,它们重写了Unity引擎底层脚本,角色建模精度直接拉满:PC/PS5端能达到8-10万面,手机端也有4-5万面,比市面上产品高50%-100%。

主城“武陵城”更夸张,PC/PS5端300-500万面,手机端100-200万面,还要兼顾多角色同屏和动态基建,优化压力可想而知。

更难得的是,这还是鹰角第一次做大型3D游戏,却已经能和3A大作掰手腕。

9月10日苹果秋季发布会上,终末地成为iPhone17Pro性能演示产品,科隆游戏展还提名它“最佳手游奖”,没上线就拿奖拿到手软。

终末地最绝的,是把看似不搭的元素揉到了一起。

它的世界观和《明日方舟》独立,新玩家无门槛,老玩家却能找到“再旅者”这样的彩蛋,兼顾了两类群体。

玩法上,自动化工厂+角色养成的组合,在市面上绝无仅有。

还加入了蓝图系统,玩家能设计生产线并分享,既降低了操作门槛,又能活跃UGC生态。

美术风格更是独树一帜,走“二次元写实”路线,用PBR+NPR融合技术还原2D质感。

国风设计也跳出了传统框架,不是戏曲古装,而是“绿水青山,科学发展”的未来中国风,武陵城的工业奇观让人眼前一亮。

这些细节里藏着巧思:角色雨天服装会变质感,砍矿石有专属语音,拾取物品时队友会帮忙,沉浸感直接拉满。

更难得的是,鹰角愿意听玩家反馈,从一测到三测,调优从未停过,这次三测甚至重做了所有剧情演出。

终末地的出现,给手游行业提了个醒:创新不是死路,而是活路。

鹰角这种“作者游戏”的打法,设计风格强烈,不迎合市场主流,却偏偏做出了特色。

要知道,这种量级的投入,不是随便哪家公司都敢尝试的。

重写引擎、3年攻坚、9个月打磨测试,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敢于试错的勇气。

上海四小龙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它们都有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米哈游的技术突破,叠纸的女性向创新,莉莉丝的全球化布局,鹰角的IP深耕。

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手游行业不是没有创新空间,而是缺少敢于投入的决心。

终末地还没上线,但它已经给出了一种可能:只要把产品做透,兼顾艺术表达和市场需求,创新就能换来回报。

这或许就是中国手游未来的方向——不再追求短期流量,而是沉下心做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游戏   上海   行业   红海   角色   方舟   产品   技术   玩家   国风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