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日,凉风将至”,不知不觉我们就迎来了立秋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8月7、8日或9日交节。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人们的生活也习惯性的发生大的改变。这里提醒大家,尤其是中老年人:1要躲、2要吃、3不宜、4不吃,只有别大意了,才能安稳过秋天。
【1要躲】:要躲“秋”
立秋这天,属蛇、猪、猴、虎的宝子们需要注意,在正午时分(11:00-13:00)需要在宁静的环境下休息一下,抽出十五分钟面向东方冥想一下,想想美好的事物。
【2要吃】
一、要吃“白色”食物
立秋之后,小心“秋燥”找上门来,这时候的空气慢慢开始变干。喉咙、鼻子容易出现干干的情况,皮肤也可能觉得紧绷绷的。这时候除了多喝水(温水最好)之外,还要多吃梨、银耳、百合这些润燥的食物,而且保湿护肤品也用起来!
二、要吃“酸”性食物
民间俗语有云“秋吃酸,病不沾”的说法,为啥秋天一定要多吃些酸的东西呢?传统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顺时而养”。因此,一年四季的饮食原则也是有所不同的,什么季节吃什么东西也是有讲究的。立秋以后,我们要逐渐改变夏日的饮食习惯,开始“减辛增酸”的日常饮食模式。酸性食物如:番茄、苹果、山楂、葡萄、柠檬、柚子、石榴等。
【3不宜】
一、不宜晚睡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立秋要比夏天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敛气藏精,既补偿了夏耗,又为冬天打好底子,养足气血,这就是最好的贴秋膘。
二、不宜贪凉
立秋以后,天气转凉,夜间空调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定时自动关闭。如果过于贪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建议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的朋友喝点姜茶,身体虚弱者建议穿着空调服。
三、不宜忧伤
初秋免不了出现“秋老虎”的炎热天气,容易令人心情烦躁。因此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遇到不开心的事多和家人、朋友聊天,也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结伴出门散心。收敛神气,神志安宁,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保养肺气。
【4不吃】
一、不吃生姜
秋季本是干燥易上火的季节,温度也逐渐走低,容易“秋燥”,而生姜属于热性,辛辣燥热,会加剧津液消耗,不利身体健康。
二、不吃西瓜
“秋瓜坏肚”这里指的就是西瓜,西瓜属于寒凉瓜果,虽属于清热消暑的佳品,夏天都不应该吃太多,立秋时节开始转凉,就更不能再吃了,尤其是中老年人和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过于寒凉的食物,避免损伤脾胃。
三、不吃海鲜
立秋之日,少食寒性水产品, 如螃蟹、虾、田螺等。这里说的是不要过度吃,也就是别一次吃很多,或者连续吃几顿,这样可能会有“闹肚子”,或肚子不舒服等情况发生。
四、不过度进补
贴秋膘也要有度,不然出现不良收应。贴秋膘适宜食品:山药、银耳、百合、莲藕梨、红薯、芋头、莲子、萝卜山植、平菇、西红柿、梨葡萄、柚子等。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过量食用。
明天立秋,提醒中老年:“要躲秋、要吃白色食物、要吃酸的食物、不宜晚睡、不宜贪凉、不宜忧伤、不吃生姜、不吃西瓜、不吃海鲜、不吃盲目进补”,只要别大意,相信大家都能安稳的度过下半年。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