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订单归零,一场大危机眼看就要爆发,特朗普果然对中国出牌了

2025年9月,美国农业内部突然炸了锅。《财富》杂志披露了一个极为刺眼的现实:中国作为美国大豆头号买家,至今一单未下。

往年此时,美国农民的收割机早已开足马力,一边收割,一边等着中国下单。可今年,仓库堆满了豆子,账户却空空如也。

美国豆农慌了,美国大豆协会急了,连特朗普都出招了。加关税、逼欧盟、喊话全世界,一系列操作如走钢丝。而背后的真相并不复杂:中国稳住了自己,美国慌了自己的阵脚。

这场看似是贸易博弈,其实更像是一面镜子。中国的订单没来,美国的农业就要崩。大豆危机,只是美国系统性风险的前奏。而中国,早在关键节点之前,已经悄悄换挡。

一脚刹车,美国人原地翻车

——“中国一单没下,美国农业先掉链子”

2025年9月,《财富》杂志爆出冷消息。往年这个时候,美国农业部的数据上,中国早就下了几百万吨的大豆订单,堆满港口、装车待发。而今年,一份都没有。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在CNN采访中直说:“现在账面上,我们对中国的订单是零。”过去,中国大约吸收美国25%的大豆总产量

到了收获季,这笔订单一般能完成8%至9%的年度交付量。可现在,数字卡死在了起点上。

美国大豆年出口一半靠海外,海外最大市场是中国。而这25%的比例,并非泛泛而谈。仅在2023至2024财年,中国就进口了近2500万吨美国大豆,相比第二名欧盟的490万吨,优势悬殊。

2025年初春,美国豆农开始施肥播种,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片即将结出的豆田,将烂在自家仓库里。

到了9月,大豆价格跌破10美元/蒲式耳,每蒲式耳价格低于成本价近1美元。成本维持在11.03美元,售价只有10.10美元。越收割,亏损越大

伊利诺伊州的农业展上,拉格兰说得很直白:“美国农民每英亩地将亏损100美元左右。”这不是一块地的问题,而是全国50万豆农的同步下滑。

产量上来了,订单归零,价格下去,债务上升,农业信贷部门甚至开始担心破产潮。

美豆卖不出去,连锁反应撕裂了美国农业系统的筋膜。榨油厂降低开工率,豆粕库存积压,饲料厂成本上扬,运输体系陷入瘫痪。农业作为占美国GDP 18.7%的产业支柱,它的崩溃,连带的是23万个相关岗位。

美国农场主的支柱感已经松动。2025年,美国农业界第一次如此集体焦虑。而这场震荡,只因中国暂时收起了采购清单

下一步的震点,不在田间地头,而在华盛顿和纽约。

这一拳没打中中国,反倒砸了自己膝盖

——“特朗普的‘关税牌’,成了农业自残刀”

2025年4月2日,白宫宣布一项全球关税政策,美方将对中国、印度等国家新一轮商品征税。两天后,中国迅速反应,加征34%的关税,瞄准美方大豆、棉花、高粱、牛肉、开心果等农产品。大豆成为清单第一位。

此前的3月,中国已对部分美农产品上调关税10%-15%,并限制25家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出口与投资行为。而这些动作背后的直接后果,是美国农业体系在最关键的销售窗口期被锁死

大豆市场最怕的是窗口错过。9月至次年1月,是美国对华大豆主销售季。而2025年,中国提前锁定800万吨巴西大豆订单,9月装船完毕。10月,中国又从南美签下400万吨订单

美豆在最该上桌的时候,压根没机会开口。

特朗普急了。9月10日,美方施压欧盟,要求对中印征收100%“二级关税”。一位欧盟官员透露,美方在电话中提出:“你们先来,我们跟进。”

但欧盟并不买账。美方孤身上阵,贸易战演成了“特朗普自演独角戏”。这招不是第一次用了。早在他上一任时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大豆出口已受到重创。这一次,中国没有喊口号,而是直接把采购链条转向南美。

与此同时,美国豆农压力加倍。大豆期货价格3月创下近两月新低,跌破10美元大关,甚至有市场预测:2025年年底,大豆价格可能跌至9.49美元/蒲式耳

拉格兰在8月19日致信特朗普:大豆种植户已面临“极大的财务压力”。农业补贴远远填不上价格的窟窿。过去特朗普曾承诺十年提供600亿美元补贴,结果豆农说:“连一袋化肥都不够。”

中国关上门,美国内斗加剧。农业州议员施压联邦政府,农场主组织集体请愿,特朗普团队忙着“对内维稳”,对外又想“继续施压”。一边高举关税大棒,一边盯着票仓不敢松手。

危机的导火索不是中国订单归零本身,而是美国不愿认清供需格局已经变了。大豆不是筹码,美国也不是牌桌的主人。

这不是“换买家”,这是换个玩法

——“中国不再一棵树上吊死,美国却还想逼人买单”

2025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达1.05亿吨,其中从美国采购的仅为2213万吨,比例已经明显下降。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许世卫在4月的农业展望大会上公开表态:中国大豆进口来源更加多元化,再加上国内产能提升,豆粕替代技术持续突破,短期贸易波动不会影响整体产业安全

目前,中国年消费大豆超1亿吨,分为两个市场:食用市场与饲料榨油市场。食用市场年需求1300万吨,国内产能已经超过2000万吨,完全自给。

进口主要集中在榨油和饲料。过去依赖美国,如今转向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

2025年南美大豆提前收割,中国进口商利用时间差锁定港口运力,提前布局。巴西9月出货,10月稳定接力。中美大豆错峰竞争,中国采购方主动跳过美国销售期,不仅规避了关税影响,也压低了市场价格。

农业贸易变了。中国是最大买家,不是唯一客户。如今掌握的是节奏,而不是被动采购。

反观美国,依旧押宝“政治换市场”,幻想靠外交压力换回订单。结果是一边喊加税,一边豆农喊破产。

2025年,美国大豆行业不是缺市场,而是失去了中国这个不可替代的核心市场。而这场危机,从根本上说,不是中国让美国受伤,而是美国误判了对手的底牌。

中国订单没来,美国农业出事。可中国的选择,并不只是冷处理,而是战略性切换。从单一依赖,到全球布局,中国掌握了主动权。

参考资料:

许世卫:我国大豆进口来源多样 关税战不会危及产业安全. 新京报. 2025-04-23

美国豆农痛苦:再过几周就收获了,最大的买家中国不想要. 观察者网. 2025-09-12

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直言形势极为严峻 他在CNN专访里更是摊了底牌:中国买的大豆比所有其他外国客户加起来都多. 环球网. 2025-09-10

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大豆期货价格创近两月新低. 同花顺期货通. 2025-03-04

中国市场不可替代 美国豆农呼吁特朗普优先考虑大豆议题. 界面新闻. 2025-08-21

竟想对中印等俄能源买家加征100%二级关税?美国逼欧盟:你先来. 观察者网. 2025-09-10

中国进口商锁定巴西大豆 美国或错失数十亿美元. 京报网. 2025-08-01

特朗普急疯了 美豆丰收季中国一单不订 协会主席说这样下去豆农全破产. 农民日报. 2025-09-11

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 美国农产品出口面临新挑战. 饲料行业信息网. 2025-04-07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7

标签:财经   中国   订单   危机   美国   大豆   关税   农业   美元   市场   美方   欧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