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罕见谈马云:首次见他像火星人,福相特征全无,奇相也能发财

9月11日,向太陈岚在社交平台更新了一段视频,竟然罕见谈起了马云。

她说早在26年前,马云第一次去她家,从下午一直聊到晚饭,讲他要做的“阿里巴巴”。可向太两口根本听不太懂,最后只记住了马云的自信和奇相。

向太说,如果按照面相这一套说法来看马云,根本想不到他会有日后的成就。

因为按照普遍“富贵相”的说法,有福的面相就像向太、何超琼这种,天庭饱满,脸上有肉,脸庞线条柔和圆润,这也是多数人的认知。

可向太和向华强第一次看到马云,只觉得对方长得很奇特。加上马云给他们讲的互联网,他们一点都听不懂,就像外星语言,所以向华强直接评价马云像个“火星人”。

不过,虽然马云的面相没有占那些“富贵相”常规说法的特征,但从他日后的成就看,还是取得巨大成功的。

所以向太评价马云长得是“奇相”,还说网上那些富贵相的说法不能完全相信,最重要的还是得自己努力做事,奇相也会发财。

其实根据向太的话分析起来,马云的“奇特”有三种,面相奇只是第一,因为他身形瘦高,脸也是棱角分明,加上讲话时手舞足蹈,所以就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层是认知,他的想法特别有穿透力,早就看出中小企业做生意的 “死结” 是信息不对称,而互联网能 “把全世界的买家和卖家连到一块儿”。这在1999年,绝对是颠覆所有人认知的想法。

第三层就是他的自信,聊到自己融资屡屡碰壁的时候,他半点儿不沮丧,反而透着一股 “今天拒绝我的人,明天肯定会后悔” 的劲儿。

按传统的面相说法,马云这种长相根本 “不符合成功人士的模板”。可商业史上的事实证明:命运就偏爱敢打破模板的人。

创业奇路

1999年的马云,满脑子想的都是做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件大事。不过,他当时见向太的时候,已经在融资路上碰了很多次壁。

不少投资人觉得 “互联网这东西太虚”,靠这个做生意根本不靠谱;更何况马云还不是搞互联网出身的,就是个英语老师,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一个英语老师懂什么科技啊?”

向太还回忆,就连那次去家里聊,马云都没好意思开口要钱,估计是觉得 “人家没听懂,也没兴趣,说了也是白说”—— 这种碰壁的滋味,他那时候可能早就尝够了。

毕竟,马云要走的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没人能理解。90 年代末,国内电商其实已经起步,有些公司还做得挺热闹,但当时的互联网公司都盯着大企业,一门心思给大企业找销路。

可马云偏不,他把目光对准了中小企业。他看得明白:中国经济的 “毛细血管”,是无数小工厂、小商贩,电商的未来不在少数巨头的会议室里,而在千万个小商家的摊位上。

为了让中小企业学会用互联网,马云带着团队跑遍了长三角、珠三角,手把手教商家 “怎么开店、怎么引客流、怎么收付款”。

这事儿在当时就是 “吃力不讨好”—— 巨头们笑他 “捡芝麻丢西瓜”,同行也质疑 “服务小商家根本赚不到钱”。

但马云认准了:做生意的价值,就是要让更多人受益。后来的事儿大家都知道了,正是这个选择,让阿里在电商红海里走出了一条别人没法比的路。

另外电商发展还有个最大的痛点——信任。买家怕 “付了钱收不到货”,卖家怕 “发了货收不到钱”。

2003年,马云力排众议推出了支付宝,用 “担保交易” 的模式打破了这个信任难题,解决了电商发展的最大瓶颈。

不过当时也有很多质疑声:“线上付钱安全吗?”“搞担保交易会不会耽误效率?”

但马云看透了商业的本质:没有信任,就做不成生意,必须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最后,支付宝不光盘活了整个电商生态,后来还彻底改变了中国互联网支付的格局。

遇到贵人

当初马云的想法虽然好,可创业刚起步就遇上了大危机。2000 年的 “互联网寒冬”,让一大批创业公司倒了下去,阿里巴巴也走到了生死关头。

公司账上的钱只够撑半年,团队被迫缩到杭州湖畔花园的小房子里。马云带着核心成员天天吃泡面、睡地板,可从来没放弃过对电商未来的信心。

就在这时候,日本软银的孙正义递来了橄榄枝,成了阿里的 “救命稻草”。这场改变阿里命运的见面,总共就6分钟。

马云没准备长篇大论的 PPT,就用简单明了的话,讲清了阿里巴巴 “服务中小企业、搭全球电商网络” 的价值。

没想到,孙正义偏偏被这个眼神笃定、长相特别的创业者打动了。后来孙正义说:“马云身上有股‘疯劲’,那是想改变世界的野心,更是绝境里不服输的倔强。”

最后,软银领头投了 2000 万美元。这笔钱不光让阿里熬过了寒冬,更给了马云把事业做大的底气。

挺过难关的阿里巴巴,从此开启了 “疯狂扩张” 的时代:收购雅虎中国布局搜索、投资物流建菜鸟网络、推出阿里云进军云计算,把原本单一的电商平台,打造成了覆盖多个领域的综合商业生态。

等到阿里赴美上市的时候,市值一下子超过 2000 亿美元,成了全球都数得上的互联网巨头,马云也从当初的 “空想家”,变成了大家口中的 “马爸爸”。

这一路,质疑声就没断过:有人说他 “盲目扩张”,有人笑他 “异想天开”。

但马云用实实在在的结果证明,自己走的这条路没选错,那些质疑最后都成了时代的 “背景板”。

结语

向太到现在还记得马云的 “奇相”,按传统想法,马云这种长相算不上 “福相”,可老话讲 “奇特之人必做奇特之事”。

如今再看马云的故事,他的 “奇相” 早就不只是指外貌了,而是代表着 “不被世俗标准绑住,敢用不一样的方式改写规则”。

再回头看这段采访就会发现,真正让向太记到现在的,不是马云的长相,而是他的执着、他的口才,还有对未来的那份笃定——这些恰恰是创业最缺的特质。

说到底,成功从来不是写在脸上的,而是写在 “敢想敢闯” 和 “一直干下去” 里。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3

标签:科技   福相   火星人   罕见   特征   马云   阿里   奇特   面相   阿里巴巴   富贵   说法   长相   中小企业   想法   认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