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时代彻底过时,消费者宁愿多花钱买品质,理性消费成热点

哈喽,大家好,小玖今天跟大家聊个咱们都熟的话题:电商大促。

以前一提到618、双11,咱们想到的都是“当天熬夜抢单”,但现在再看,大促早不是单日的狂欢了,反倒像一场拉长了的“马拉松”。

大促变“长跑”:老玩家拉长战线,新玩家带火新玩法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时间线越拉越长。京东618今年5月13日就开卖了,比10年前的“早鸟价”还提前了十几天;天猫双11的预售更是早在10月中旬就启动,整个大促周期快赶上一个月了。

老平台这么做,说白了是不想把压力都堆在一天,既能缓解物流和服务器的压力,也能让消费者有更充足的时间挑选。

但光拉长时间还不够,小玖发现,现在平台都在玩“组合拳”,跨店满减叠上国补,再加上“小时达”的即时物流,就是想让每个阶段都有吸引用户的点。

更有意思的是新玩家的加入彻底搅活了局。

抖音今年618砸了百亿消费券,把活动拉到37天,直播成交占比直接突破60%。

它玩的“内容+货架”模式真的挺颠覆的,你在直播间看主播测评智能锁,觉得不错不用退出去搜,直接点商品卡就能下单,甚至还能看到“附近门店2小时达”的提示。

在小玖看来,这种“边看边买”的闭环,比单纯的低价更能留住人,毕竟现在大家买东西,更怕的是“买错”而不是“买贵”。


理性消费时代:“薅羊毛”过时,“花得值”才是王道

聊完平台的变化,咱们再说说咱们消费者自己。

现在的大促,“薅羊毛”早就不香了,“花得值”才是真·王道。

小玖翻了不少消费数据,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大家不再盯着低价猛冲,而是更看重品质和实用性。

就拿食用油来说,31-40岁的男性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度比去年提高了14.4%,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口碑好、营养成分更高的款,也不愿为了几毛钱的优惠买不熟悉的品牌。

还有科技类产品,智能锁、电动牙刷这些以前的“小众品”,现在成了大促热门,词云里“性价比”“品质生活”的提及率居高不下,这说明大家的消费观真的成熟了。

这种理性还体现在“货比三家”的方式上,以前咱们可能就看哪家补贴多,现在不少人会先去APP里的“真实测评专区”翻普通人的使用体验,甚至会对比不同平台的售后政策。

比如同样买数码产品,会看哪家的保修更方便、退换货更省心。

在小玖看来,这其实给平台提了个醒:补贴只是短期吸引力,把品质把控、测评体系和售后做好,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而且不同平台的用户偏好也分得很清:抖音用户爱刷“运动装备实测”这类内容,看完觉得合适就直接买;小红书用户则更爱搜“京东国补攻略”“天猫隐藏优惠券”,把平台福利摸得明明白白。

这种分化也告诉平台,不能再用一套玩法套所有用户了,得精准对接需求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科技   热点   羊毛   消费者   品质   时代   平台   用户   低价   玩家   时间   王道   售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