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文创产品引发争议?馆方回应:瓷瓶台灯已销售近三十年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帖指出,上海博物馆以馆藏文物“粉彩蝠桃纹橄榄瓶”(简称“蝠桃瓶”)为原型开发了一款发光冰箱贴文创产品,产品采用了发光瓶体和底部穿孔的设计。该名网友质疑这种设计方式对文物背后的历史缺乏尊重,引发众多网友热议。

网友发帖批评质疑“蝠桃瓶”相关文创产品不尊重历史。

据了解,“蝠桃瓶”此前曾流落海外,作为台灯灯座使用。7月9日,上海博物馆向媒体公开表示,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近三十年。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上博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

近日,南方+记者采访学界和业界人士,共同探讨该事件为文创工作者带来的启示。

“粉彩蝠桃纹瓶”产自雍正景德镇官窑,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最高技艺。

事件回顾:流落海外的珍宝

据上海博物馆官方信息,“粉彩蝠桃纹瓶”产自雍正景德镇官窑,瓶底有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两行六字双圈楷书款,代表了整个清代粉彩的最高技艺。

2002年以前,该瓶一直在前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奥格登·里德先生的母亲家族的纽约家中,作为台灯使用长达四十年之久。

上海博物馆馆方工作人员向上观新闻等媒体介绍道,里德家族非常喜欢中国瓷器。里德家里养狗,也有小孩,为防止“蝠桃瓶”意外被撞翻,他们就从花园里挖了些沙土埋入瓶中下部,上面则塞入旧报纸,这一保护之举并非网传“填入拌着狗粪的沙泥”。

据了解,“蝠桃瓶”被里德家族改造成台灯时,并未从瓶底打洞损害瓶身,而是从外面走线,文物保存状况完好。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为让中国瓷器更好地融入欧美社会,许多国家历来有二创中国瓷器的风尚。例如,现存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有资料记载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盖涅-丰山瓶,曾被其第一位主人匈牙利国王路易斯一世改造成酒壶,这件元代景德镇青白釉玉壶春瓶此后又被改装成精致的带盖执壶。

现存于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有资料记载最早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盖涅-丰山瓶

2002年“蝠桃瓶”出现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图录之中,引起了诸多收藏家的兴趣,其中包括香港收藏家张永珍女士。

张永珍女士的父亲是民国时期著名文物鉴藏家张仲英,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鉴藏眼光让她深知这件器物的价值,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价,最后以4150万港币拍得“蝠桃瓶”,创造了当时清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购买此瓶以后,张永珍女士立刻把它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至此,流落海外的珍宝回归故土,成为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最贵重的民间捐赠。

张永珍女士以4150万港币拍得“蝠桃瓶”,并将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据了解,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以粉彩蝠桃纹橄榄瓶为元素开发的文创产品有41种,此前还举办过与“蝠桃瓶”相关的亲子手工活动,并在2023年限量推出了2201份“景德镇窑粉彩蝠桃纹橄榄瓶”数字藏品。

专家热议:不必过度解读,建议博物馆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蝠桃瓶”文创事件发酵后,部分网友对该文创设计提出批评,认为其“不尊重文物历史”。然而,也有网友持不同观点,指出“不必过度解读”,并认为“这也是铭记历史的一种方式”。

7月9日,上海博物馆工作人员向媒体回应称:“在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上海博物馆始终尊重历史,了解文物特质,并征询了捐赠人的意见。瓷瓶台灯已在上博文创商店销售了近三十年。”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国内外也有不少文创产品设计引发争议。例如2022年,英国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Courtauld Gallery)举办了以梵高自画像为主题的展览,其艺术商店售卖的部分梵高自画像周边产品遭到了质疑。

2022年,英国伦敦考陶尔德美术馆艺术商店售卖的梵高自画像周边产品引发争议。

其中一款耳朵形状、售价六英镑的橡皮擦受到了强烈批评,被指“对梵高缺乏同情心和尊重”。面对争议,考陶尔德美术馆最终下架该款产品。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消费者了解的文创品牌中,故宫博物院位列第一,占比为28.55%,中国国家博物馆(24.24%)和国家大剧院(23.70%)紧随其后。可见博物馆文创产品正吸引着大量消费者。

随着博物馆文创产品热度攀升,如何在创新表达的同时,“拿捏”好设计底线,不断满足公众的品位和情感需求,成为文创工作者面临的一项更深层次的挑战。

广东省博物馆副馆长陈邵峰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对“蝠桃瓶”文创的批评有“过度解读”之嫌,但这种质疑也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回家”的故事,这不失为一件好事。同时他表示:“文创设计师设计文创既要兼具创新性,也要保持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把握好创意设计的边界和尺度。”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焦振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创设计师有责任思考如何通过有效设计准确“转译”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这需要设计师们主动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设计时也不要过度玩‘梗’或营销历史文化,保持敬畏之心。”

焦振涛建议,博物馆在设计文创产品时,可以考虑引入更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例如,邀请公众与文创设计师携手共创,这样不仅能更深入地洞察公众的实际需求,还能有效规避潜在的争议性设计风险。

采写:南方+记者 赵媛媛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 赵媛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财经   瓷瓶   台灯   产品   博物馆   上海   文物   梵高   景德镇   瓷器   中国   官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