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OPPO、vivo和小米等国产手机切换到鸿蒙系统的概率大吗?

未来某一天,oppo、vivo、小米都切换到鸿蒙操作的可有多大?

切换到鸿蒙操作系统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会用开源鸿蒙,这个概率还是蛮大的!只要华为和开源基金会打造好了根基,有很多企业都在用的时候,那么使用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因为开源鸿蒙也给了开发的自由度,也是可以基于开原鸿蒙打造自己的OS,只是从安卓底层以及安卓生态换成了开源鸿蒙!为啥有这样的概率,因为这两年漂亮国的举动太癫了。谁知道它下一个阶段会做什么,毕竟谷歌以及开源的安卓是在美国的!是美国公司做的!

也许他们那些企业可能都在基于开源鸿蒙或者其他的自研开源操作系统打造自己的根据地,也是他们的备胎计划,只是没有公开,任何一个长期主义做公司的企业,都会有居安思危的想法的,只是华为是最先出于无奈备胎转正的!因为没有选择!

国产手机(除华为之外主流手机阵容)

但其他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安全,因为科学家有国界!

但直接用鸿蒙系统的可能性就不大了,不过鸿蒙系统还是能提供一些参考。能够在打造软件生态方面提供相同的编程理论,减少企业的重复开发率以及复杂的重新开发上线的重复工作!

为什么这样说, 是因为当前国际环境的持续波动,让国产手机厂商不得不加速构建技术备胎。OPPO、vivo、小米等头部品牌虽未公开表态,但其技术路径的“去安卓化”暗流涌动。开源鸿蒙(OpenHarmony)的成熟,正成为最可行的底层替代方案。

开源鸿蒙的优势:

开源鸿蒙剥离了华为专属服务,提供微内核分布式架构与确定性时延引擎。在金融、工控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领域,已有企业基于OpenHarmony 4.0打造定制系统(如深开鸿的金融终端方案)。手机厂商可效仿此路径,将开源鸿蒙作为“新地基”,自主开发UI和云服务,规避美国长臂管辖风险。

华为已将鸿蒙核心能力(如方舟编译器、HDF硬件驱动框架)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厂商若采用开源鸿蒙开发系统,可直接调用超80%的兼容接口,大幅减少跨平台适配成本。数据显示,移植安卓应用到OpenHarmony的代码修改量平均降低30%。

不过目前厂商也有顾虑,因为

小米、OPPO全球存量设备超10亿台,若切换底层需保障安卓应用无缝运行。短期内厂商可能选择“双框架并行”:新设备搭载OpenHarmony内核+自研中间层兼容安卓APP,逐步迁移生态。

但如果直接采用华为鸿蒙系统意味着将操作系统主导权交予竞争对手。但若选择开源鸿蒙构建自有OS(如小米澎湃OS升级版),既能共享国产底座技术红利,又可保留品牌差异化能力。Vivo公开专利显示,其已在研究基于分布式能力的跨设备互联协议,与OpenHarmony架构高度契合。

未来是否用就看2025-2028的临界点了。随着开源鸿蒙在物联网领域的渗透率突破25%(工信部2025年目标),手机厂商面临“协同作战或孤立突围”的抉择。若美国对安卓GMS禁令扩展至国产手机,行业可能2年内出现首款基于OpenHarmony的量产机型;反之,厂商将以“渐进式替换”策略持续布局,等待生态拐点。最终,国产生态联盟的协作深度,将决定技术备胎转化为核心战力的速度。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关注我“创业者李孟”和我一起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数码   鸿蒙   小米   概率   国产手机   未来   系统   华为   备胎   美国   生态   企业   厂商   底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