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开启无人机配送航线,到城市空中交通试点,再到低空无人驾驶步入载人时代。“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两年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在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上描摹的未来图景,正在变为现实。
随着低空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对低空飞行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等“硬支撑”,以及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为更快响应国家战略,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瞄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低空经济”热潮的掀起,还要回到4年前。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次提到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亮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引导与创新实践齐头并进。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7个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超60个城市出台扶持政策。据工信部《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测算,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
相关专业技术岗位也成为高薪热招岗位。根据北京人社局《2024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四季度)》,飞行器自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达29435元,无人机飞行技术工程师、低空飞行器设计师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均超26000元。
然而,相关人才短缺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人社部发布的《新职业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显示,我国无人机操控方面的人才缺口高达100万。
主动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升级专业内涵、增设新专业,培养低空经济产业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是众多高校的应对之法。
早在202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申请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践行“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部署。在集中申报期之后,教育部开辟“绿色通道”,指导高校开展论证,最终超常增设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学校在培养特色上各有侧重点。
图源软科
华东地区首所获批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超前谋划,开设了全国唯一的直升机专业,拥有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工信部批复的第一个电磁频谱研究院等航空、航天、民航领域高能级创新平台,成为低空领域科教创新资源、高端人才资源的重要集聚地。
除了新设专业精准匹配当下迅速扩容低空经济市场,高校基于原有学科专业,也为低空经济产业链各个环节储备了大量人才。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相关飞行器的研发、生产、运维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对应到高校的本科专业布局,航空航天类专业无疑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4年)》,航空航天专业类下含12个专业,其中智能飞行器技术、空天智能电推进技术、飞行器运维工程3个专业分别为2020年、2021年、2022年新增专业。
从2024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来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在航空航天专业类下的专业均拥有A+评级。
图源软科
面对低空经济这一新产业风口,无论是新专业的办学,还是老专业的创新,对高校来说,是“试点”亦是“考点”。对于我们高中生的专业选择方面,其实是带来了新的机遇,不妨顺势而为,乘风而起。
注: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软科,由江苏招生考试网原创整理制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