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待嫁,财务资本之外,海底捞为何是“天选接盘侠”?

一、星巴克“卖身”,为啥海底捞成潜力股?

星巴克中国卖股份这事儿,眼瞅着就快落定了,博裕、凯雷这些资本大鳄盯着呢,但说实话,圈里人都在嘀咕:财务投资者接盘,真能玩转星巴克中国吗?

看看麦当劳的例子,当年中信和凯雷接手后,门店从2500家涨到6800家,还搞出了油条配咖啡。可麦当劳玩的是快餐标准化,星巴克靠的是“第三空间”这张牌,环境得舒服,氛围得够味,这跟纯砸钱扩张不是一码事

这时候海底捞冒出来,乍一听像火锅跨界咖啡,有点离谱。但细琢磨,还真有点门道。星巴克玩的是“社交空间”,海底捞靠的是“极致服务”,本质上都是让人愿意多待、多花钱。你想啊,在星巴克谈生意,在海底捞聚餐,都是奔着“体验感”去的,这俩内核其实挺对味。

二、海底捞为啥急着“跨界”?

说穿了,海底捞现在有点“中年危机”,2025年上半年财报一出来,营收跌了3.7%,净利润跌了13.7%。主业火锅不好做,搞的烤肉、炸鸡副牌也没成气候,收入占比才2.9%,跟闹着玩似的。

可新茶饮那边呢,古茗、蜜雪冰城扎堆上市,蜜雪首日股价直接蹦高43%。外卖大战里,奶茶咖啡成了平台补贴的香饽饽,这高毛利、轻模式的生意,谁看了不眼馋

海底捞早试过做茶饮,可惜一直是“店中店”模式,跟喜茶、瑞幸比,简直是小打小闹。现在星巴克甩卖,等于送上门一个“成熟套餐”:品牌现成、门店7000多家,还带“第三空间”这个金字招牌。这不比自己从零折腾强?

关键是海底捞有自己的优势,论玩本土化,星巴克推新品总慢半拍,海底捞可太懂中国消费者了,从科目三舞蹈到演唱会引流,玩流量这套门儿清。要是接手星巴克,搞点联名款、限定活动,指不定能盘活星巴克的“老气”。

三、“蛇吞象”背后的坎儿,可不少

但想拿下星巴克,海底捞得先跨过几道坎,首先是钱,星巴克中国估值50-60亿美元,海底捞上半年现金流才67亿人民币,妥妥的“蛇吞象”。就算拉上投资机构,现在消费赛道降温,谁愿意砸这么多钱陪你赌?

再者,星巴克可不是随便卖的,人家要求保留品牌主导权,只接受财务投资者“不插手经营”的模式。海底捞要是接手,作为产业买家,难免被怀疑“改弦更张”,动了星巴克的全球标准化体系。别忘了,麦当劳当年卖了80%股权,现在不也慢慢拿回控制权了?星巴克怕是更谨慎。

还有股权结构的麻烦,星巴克要求买家持股不超过30%,这意味着海底捞得跟好几家机构分股权,以后决策时七嘴八舌,效率能高吗?万一意见不合,好好的生意搞成扯皮大会,就得不偿失了。

说到底,海底捞和星巴克的“联姻”,看着挺美,现实却很骨感。但换个角度想,现在消费市场卷成这样,跨界破局说不定真是条路。当火锅的遇上卖咖啡的,是水土不服还是强强联合?这出戏,咱们且等着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0

标签:美食   海底   资本   财务   麦当劳   咖啡   中国   火锅   模式   股权   空间   上半年   投资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