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到现在,观众们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组队环节,陈德容总是那个被剩下的人。
明明资历深、名气大,可一到选人环节,其他姐姐们要么手速飞快抢队友,要么默契地低头沉默,最后她只能靠节目规则“自动分配”进组。
而这样的尴尬场面,背后暴露的不仅仅是她唱跳能力的短板,更是一个“低情商”人设的反复崩塌。
陈德容在节目中的表现,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唱跳双废,但自信满分。”
初舞台一首老歌情怀拉满,可到了需要唱跳的团体舞台,她的短板立刻暴露——动作僵硬、体力跟不上、排练进度慢。
更关键的是,她似乎并不愿意走出舒适区。
每次组队讨论选曲时,陈德容总觉得可以走优雅路线,或者“抒情歌更适合我们”。
可问题是,《浪姐》的舞台比的是唱跳综合实力,观众想看的是突破,而不是集体输出回忆杀。
其他姐姐们都在拼命练舞,她却总想用“优雅”掩盖自己的不足,这种“不愿配合”的态度,自然让队友头疼。
如果说实力差还能靠努力弥补,那陈德容的低情商发言,才是真正让她被队友避雷的原因。
比如第三次公演选人时,她明明知道吴宣仪上一轮被自己拖累,却转头选择了叶童。
意思是我怕连累吴宣仪,所以来叶童这?
你这是夸了这个贬了那个,可叶童看她选择自己,直接说:“我想要唱跳舞台!”(潜台词:你来了我还怎么跳?)
更尴尬的是,当她被侯佩岑“接收”后,居然问主持人:“侯佩岑原本想选谁?”
谢娜和齐思钧当场尬住,只能打圆场说“可能在等你”。
陈德容却自顾自地补刀:“她跟我差不多”,意思是她应该也跳不了或者不想跳。
然而事实是,侯佩岑这组的目标就是劲歌热舞!
这种自以为是的共情,不仅暴露了她对队友的不了解,还显得格外“扫兴”。
陈德容在节目里总有一种“年龄大就该被照顾”的思维。
她默认叶童、侯佩岑这些“优雅挂”的姐姐和自己一样不想跳,可实际上,叶童苦练舞蹈到凌晨,侯佩岑为了舞台效果主动挑战高难度动作。
只有她,一边说着“不想拖累别人”,一边又成为团队里最拖后腿的那个。
这种“自我合理化的心态”,让观众看得憋屈。
毕竟《浪姐》的舞台上,贾静雯47岁仍坚持练舞磨到膝盖淤青,瞿颖52岁照样唱跳全开麦。
年龄从来不是借口,态度才是关键。
其实,《浪姐》的观众对“能力差”的姐姐并不苛刻。
比如前几季的张雨绮,初舞台也不擅长跳舞,但她用拼命练习的态度赢得了尊重。
而陈德容的问题在于,她既没有展现出逆袭的决心,又总用“优雅”“抒情”给自己找台阶下,甚至无意间用言语给队友施加压力(比如“我来了你们会不会嫌弃”)。
这种消极被动的表现,自然让观众和队友都爱不起来。
陈德容或许真的不想连累别人,但她的言行却一次次让队友陷入尴尬。
这提醒我们:在团队合作中,光有“好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换位思考、主动配合,以及最重要的是,用行动证明自己值得被选择。
否则,再多的情怀滤镜,也抵不过一次次令人窒息的低情商瞬间。
#万能生活指南##文学创作大会##头条热点##你怎么看陈德容#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