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宁波人,婚前我对嵊州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嵊州是越剧之乡”的模糊认知里。
直到和嵊州老婆组建家庭,回到嵊州后才慢慢发现,那些让我打心底里觉得“特别”的细节,全是嵊州独有的温柔和可爱。
一、对食物的“用心”,细致到让人感动。
在宁波吃小笼包讲究一个“鲜”,但嵊州人把小笼包做出了“仪式感”。第一次陪老婆去街上吃早餐,老板一句“薄皮厚皮?葱肉鲜肉?要现蒸还是等下一锅?”给我问得当场卡壳。
小笼包上来后直接蘸醋就吃,老婆在旁边翻了个白眼:“没见过世面吧?嵊州小笼得‘先开窗、后喝汤’,像你这么吃,纯属暴殄天物!”现在倒好,我回宁波吃小笼都得挑三拣四,朋友说我“被嵊州老婆PUA成小笼质检员了”,吃过嵊州小笼,才知道什么叫“舌尖上的讲究”。
二、刻在骨子里的“越剧情怀”,温暖又有传承。
我老婆小时候很多玩伴都是唱越剧的,以前叫小歌班。村里人人都喜欢越剧,以前各个村庄会有小歌班来演出,那种在台下看戏的感觉真是回味无穷。
城里小区公园里常有阿姨们组队排练,还时不时会听到有人唱越剧。没有刻意的宣传,却自然而然地传了下来,每次看他们投入的样子,都觉得特别有生活气息。
三、早餐桌上的“丰盛”,藏着对日子的热爱。
村里的早饭就是白米饭,还有很多菜,我当时就很奇怪,怎么早饭跟中饭晚饭一样丰盛,后来才知道,农村人要去干体力活,所以也得吃饱饭。
到了街上,就会买各种不同的早餐,软乎乎的小笼包,豆腐包、镬气十足的炒年糕、连简单的榨面都能做出七八种花样。
每次回嵊州,我都忍不住早起去“扫街”吃早餐,老婆总笑着说:“看你这馋样,比在宁波上班都积极。”其实我馋的不只是味道,更是这份把平凡早餐做得热气腾腾的用心。
四、“一勺酱”里的家常味,朴实又勾魂。
第一次吃老婆做的嵊州炒面,她舀了一大勺黄酱拌进去,我还担心会咸,结果一口下去就被那独特的咸香征服了。
后来发现,不管是炒年糕、炖豆腐还是拌凉菜,嵊州人都爱加点自制的酱,那味道说不上多华丽,却满是“家的感觉”。
现在我家厨房也常年备着嵊州黄酱,有时候自己做饭加一勺,瞬间就有了老婆的味道,“这酱拌啥都香”。
五、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人安心又舒服。
比起宁波的匆忙,嵊州的日子就像老街上的石板路,慢悠悠的。
早上能看到各位邻居悠哉悠哉的走在田畈里,看看他们种的农作物。
午后搬个躺椅在门口或是树荫下乘凉,傍晚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唠家常。
每次在嵊州待上几天,我这紧绷的神经都能彻底放松,难怪老婆总说“回娘家去的路上让我特别放松,回宁波的路上就莫名地紧张起来了”。
娶了嵊州老婆,不仅多了个知冷知热的伴侣,更让我多了一个满是温暖的“第二故乡”。
这些特别的小细节,没有多么轰轰烈烈,却藏着嵊州最真实的烟火气,也让我越来越爱这座有温度、有味道的小城。
更新时间:2025-09-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