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9 万!小影夫妇偷税被罚炸锅:10 月新政刚落地,要彻底凉了?

华商报大风新闻刚爆,934 万粉丝的抖音网红小影夫妇,偷逃税被追缴 + 罚款合计 2379 万!这钱够普通打工人不吃不喝赚 200 多年,更讽刺的是,他们被举报前还在直播间卖 “36 年保质期的贵妇膏”,被问起偷税居然嚣张放话:“没有一个达人的税是规范的”。

这事根本不是 “网红翻车” 那么简单。刚好 10 月 1 日《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刚落地,小影夫妇撞上枪口,说白了就是给所有靠平台赚钱的人敲了记响钟。今天咱就扒透这事儿:他们到底怎么偷的税?新政下谁最该慌?普通人能看懂哪些赚钱的底层逻辑?

先捋明白:2379 万罚款背后,是 3 年偷逃税的 “套路”

别以为网红偷税就是 “少报点收入”,小影夫妇这波操作,堪称早年网红避税的 “教科书级反面案例”,还是被 23 个实名举报人联手扒出来的。

事情得从 2022 年说起。举报人樊女士告诉网易新闻,她当时买了小影夫妇家的牛仔裤、面膜一堆东西,找对方要发票时,对方一会儿说 “系统坏了”,一会儿说 “小额订单不开票”,折腾半天给了张 “免税发票”。这反常操作让她起了疑心 —— 正规商家哪有这么躲着开票的?

顺着发票的线索,23 个举报人一查才发现,小影夫妇根本不是 “一家店在卖货”,而是偷偷注册了 13 个纳税人主体,卖货的店铺换了一茬又一茬。原来他们的套路是 “拆收入、换主体”:把大额营收拆到不同店铺,老店铺藏够了税就注销,再用家人朋友的名义开新店,靠着 “信息断层” 瞒报收入。佛山市税务局最后查实,光他们主账号的电商公司就偷逃税 900 多万,加上其他 12 个主体的漏税,合计窟窿近 1800 万。

更气人的是处罚结果出来后的态度。樊女士他们去直播间质问,小影夫妇不仅不慌,还嘴硬 “头部主播都补税了,这事儿对我没影响”。这话听着嚣张,但搁以前还真有不少网红这么想 —— 毕竟早年平台数据不透明,税务部门很难摸清真实收入,不少人靠 “私户收款”“挂靠空壳公司” 避税,觉得 “法不责众”。

为啥偏偏是现在?10 月新政一落地,网红的 “遮羞布” 被扯没了

小影夫妇翻船,刚好撞上了平台税收监管的 “大变天”。10 月 1 日起实施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直接把网红避税的 “后路” 全堵死了,这可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整个行业的 “合规大考”。

这次新政的核心狠招,是让平台成了 “税收关口”。以前税务部门查网红收入,得一家家找平台要数据,还容易被 “碎片化信息” 糊弄。现在按国家税务总局 2025 年第 15 号公告要求,抖音、淘宝这些平台,每季度必须向税务总局报送三大类信息:商家身份、企业资质,还有最关键的 “收入明细”。也就是说,你直播间卖了多少货、私域收了多少打赏,平台直接同步给税务系统,想瞒报?门儿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 “智能预警机制”。税务系统会自动比对 “商家申报收入” 和 “平台报送收入”,一旦有偏差直接弹窗预警。沈阳就有个主播,上月刚因为没合并申报网店和直播收入,被处以 1.2 倍罚款,成了新政落地后的第一个 “典型”。小影夫妇这 13 个主体的收入数据,估计就是被系统揪出来的 “异常项”。

而且这次监管特别 “精准”,不是一刀切。你看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这些基层从业者,不仅不用平台报送收入,还能享受税收优惠 —— 月入 1 万只交 90 块税,比以前少缴 98%。但网红、电商大卖家、线上教师这些高收入群体,直接按 3%-45% 的累进税率缴税,年收入超百万的头部主播,税率跟高薪上班族完全对齐,想靠 “挂靠公司” 避税根本行不通。

三类人最该慌:这波 “税务风暴” 不是结束,是开始

小影夫妇被罚 2379 万,只是个开胃菜。结合新政来看,这三类人接下来得连夜自查,不然下一个被通报的可能就是你:

1. 换 “马甲” 避税的中小网红

别学小影夫妇搞 “多店铺轮岗” 那套了。现在平台把所有关联账号的收入都算在一起,你用爸妈、闺蜜的身份证开 10 个店,税务系统一眼就能看出 “资金流向都是你”。某 MCN 机构负责人透底,旗下几个头部主播最近都在补税,新政后综合税负直接涨了 20-30 个百分点。要是你月入 10 万以上还没合规,赶紧去个税 APP 查 “综合所得”,漏报的赶紧补,不然滞纳金越滚越多。


2. 不给开票的电商商家

樊女士举报的导火索,就是小影夫妇 “买东西不给开票”。以前不少商家觉得 “不开票就不用交税”,现在新政明确了,哪怕是个人买家要发票,你也得开 —— 平台交易记录就是缴税依据,不开票只会被认定为 “隐瞒收入”。特别是年收入超 500 万的大卖家,增值税率 13%,想靠 “低价开票” 避税,一比对平台销量就露馅。

3. 搞 “私域交易” 的带货达人

有些主播直播时引导粉丝 “加微信下单更便宜”,以为私域收款能藏住。但现在税务部门能查 “微信支付宝流水”,还能跟平台的 “直播销量” 比对。比如你直播间说 “卖了 100 单”,但私域收了 500 单的钱,差额部分直接被判定为偷逃税。之前就有美妆主播这么干,补税 + 罚款超 800 万,账号还被封了。

普通人该看懂的 3 个真相:赚钱的逻辑早变了

别觉得这事儿离咱远,小影夫妇被罚背后,藏着普通人也能用的赚钱启示:

1. “合规” 才是最稳的 “风口”

以前总有人羡慕网红 “来钱快”,却没看到合规的重要性。反观那些老老实实缴税的主播,这次新政反而成了利好 —— 不公平竞争的土壤没了,消费者更愿意信合规的商家。就像餐饮界,那些主动开发票的小店,反而比 “偷税省成本” 的店活得更久。不管搞副业还是创业,先想 “怎么合规”,再想 “怎么赚钱”,这才是长久路。

2. 别信 “行业潜规则”,政策才是硬杠杠

小影夫妇说 “没有一个达人的税是规范的”,这就是典型的 “用潜规则对抗规则”。但现在政策明摆着 “零容忍”,从薇娅到小影夫妇,哪个不是栽在 “心存侥幸” 上?普通人搞副业,比如做短剧剪辑、好物分享,别听 “前辈” 说 “私户收款不用交税”,平台给的分成收入,年底记得在个税 APP 做汇算,该交的一分别少,不然吃的亏比赚的多。

3. 消费者要学会 “用发票维权”

樊女士的经历提醒咱:买东西一定要要发票,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现在平台交易全程可追溯,发票就是维权的硬凭证 —— 比如买了小影夫妇的过敏护肤品,有发票就能直接找税务和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没发票反而麻烦。而且要发票还能倒逼商家合规,算是给市场 “净化” 出份力。

最后说句大实话:税收公平才是最大的 “定心丸”

有人说 “2379 万对网红来说不算啥”,但这事儿的意义根本不在钱。它告诉所有人:不管你粉丝多牛、卖货多火,在税收面前人人平等。外卖小哥月入 1 万交 90 块税是优惠,网红年入千万按 45% 缴税是义务,这才是真正的 “公平”。

小影夫妇现在还在直播,但评论区全是 “补税了吗” 的质问。估计用不了多久,要么补税认错,要么账号凉凉。这也给所有平台从业者提了醒:靠套路赚的钱,迟早要还回去;靠合规赚的钱,才睡得踏实。

你遇到过商家不给开票的情况吗?要是发现网红有偷税嫌疑,会像樊女士一样举报吗?评论区聊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科技   小影   新政   夫妇   平台   收入   发票   商家   举报人   小哥   税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