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润秋燥?秋天的第一杯茶别选错了!

当“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又双叒叕刷屏,当街头巷尾的奶茶店排起长龙——立秋的仪式感,显然已被这份“甜蜜”承包。


然而,“立秋”二字送来的一丝丝凉意,终究抵不过“秋后一伏热死人”的现实!此时正值中伏与末伏之交,暑热未消,“秋老虎”正虎视眈眈……



立秋时节,全国大部分地区仍受高温炙烤,只不过逐渐由湿热转向燥热,此时一杯冰镇奶茶看似是解暑“神器”,却可能在不经意间给身体埋下隐患:


要知道高糖、高热量是奶茶普遍的标签,频繁畅饮不仅易招致蛀牙、肥胖、血糖超标等,长期过量饮用更可能增加糖尿病、肾结石,甚至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市面多品牌奶茶含糖量


为了健康着想,控糖饮食是必不可少的!对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就明确建议:每日添加糖摄入量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上限是50g


世界卫生组织也给出了明确的“控糖令”——每天摄入的游离糖含量别超过25g(6茶匙),而一杯全糖奶茶的含糖量,往往轻松突破这个警戒线!



由此看来,含糖量较高的奶茶不建议多饮!而《素问》有言:“秋三月,此谓容平”,立秋标志着自然之气开始收敛,人体也应顺应“养收”之道。


此时若贪恋冰饮、喜食生冷,易使水湿内停,损伤脾胃阳气。中医强调:立秋养生,贵在一个“”字!食宜温润,多吃温性的红枣、核桃等滋养身体。



饮茶一事,也要遵循喝“温”不喝“凉”!这当中的“凉”有两个层面的含义,其一是温度之凉低温浸泡、冰凉清甜冷泡茶最好减少饮用


其二,即为茶性之凉。不发酵或发酵程度较轻的绿茶、白茶年份较新)、普洱生茶等属寒凉茶,此时需控制饮用量,避免过量饮用刺激肠胃


顺应天时、调和身心,告别奶茶的甜蜜负担,解锁“秋天的第一杯茶”,究竟该喝什么茶才更养生呢?这份立秋养生茶单一定要看看哦~


祛湿解腻:六堡茶

立秋时节,湿热伏天与久吹空调不可避免地让湿气大量停滞体内,民间又有“立秋贴秋膘”的习俗盛行,其顺应了中医“秋收冬藏”的养生智慧。



经过“春生夏长”的能量消耗阶段,立秋进补为身体储备能量、确有必要!然而,荤腥的大鱼、大肉贴秋膘虽好,吃多了也难免油腻难消。


此时,若饮上一款既能祛湿、又助解腻的茶,岂非一举两得?来自广西梧州的后发酵黑茶——六堡茶,在坊间素以“祛湿”闻名,兼具消食解腻之功。



六堡茶的祛湿功效,早有传奇印证——清末,远赴南洋(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谋生的华工,在锡矿中忍受着热带湿热气候的严酷煎熬。


在罗英银老师主编的《茶艺·普洱壶艺》杂志中,就提到了矿区每日都会煮一锅水焖六堡茶,矿工下矿前都要排队一人领一壶红浓陈醇的六堡茶



一杯六堡茶下肚,暑热消散、湿气顿减,体力得以恢复,支撑华工继续繁重的劳作……而今,也有临床试验为六堡茶的多重养生功效提供了佐证。


据针对痰湿体质人群的临床试验表明:每日饮用10g新年份五年陈六堡茶200ml沸水泡2分钟、每日2次),痰湿质转化分与饮用时间呈反比例关系。



随着饮用时间的增长,无论是六堡新茶、还是五年陈茶,痰湿质转化分下降趋势越明显,这表明六堡茶改善痰湿质的效果越显著,以六堡新茶效果更优


除了“祛湿”这一核心功效,夏季饮用六堡茶还有助消食解腻、降低人体血脂水平的作用,上述改善痰湿质人群的临床试验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消食解腻体现在饮用六堡茶后增加的嗜胆菌分泌更多的胆汁酸,对日常进食油腻、荤腥等肉类食品(动物性饮食)带来的的油腻减轻胃肠负担,并对心血管风险有一定抑制作用。


上述试验还显示在饮用六堡茶(新茶或五年陈茶)45天后,痰湿体质人群的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均有所下降,表明六堡茶改善了血脂水平



这项临床医学试验证明了饮六堡茶有助排解湿气、改善痰湿质消食解腻、改善血脂等多重养生效用,不失为立秋减轻湿气困扰、贴秋膘负罪感的佳饮。


润秋燥:青茶、祁门安茶

春花夏绿,秋青冬红”这句流传于茶圈的俗语,道出了顺应时节品饮不同茶类的智慧,虽非金科玉律,但作为立秋饮茶参考却大有深意。


为何青茶(乌龙茶)总与秋季绑定在一起呢?答案就在于一个“”字!茶学专著《茶文化与茶健康》中就点明:“秋品乌龙解燥热。”



作为半发酵的乌龙茶,其茶性不寒不热平和温润,诸如以“岩骨花香”扬名的武夷岩茶、“茶中香水凤凰单丛皆与天干物燥的秋季相得益彰。


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凤凰单丛鼻祖”的野生红茵茶,常被喜食海鲜的潮汕人用来肉毒”,适当饮用也有助减轻立秋贴秋膘的负担。



不过,以“焙火”为关键工序的乌龙茶,刚制成时也带有火气。因此,新制乌龙茶切忌马上开喝,最好退火一段时间后再品饮为宜!


若刚焙制而成的乌龙茶,火气未散就直接饮用,非但不能润秋燥,反而可能火上浇油,越喝越渴事小,甚至引发上火、锁喉等现象!



而根据焙火火功的不同,退火时间也有讲究!以“重水求香”的武夷岩茶为例,一般轻、中火岩茶的退火时间分别为1~2个月、3~5个月


焙火最到位的足火岩茶,则要经过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的放置,烘焙时产生的烟火气方能明显消退。退火后的乌龙茶,才是秋日润燥的上佳之选。



此外,安徽特产的小众黑茶——祁门安茶,也不失为润秋燥的佳饮,其因在民间有“安六气风寒湿暑燥热),养六腑”之说,得名“六安茶”。


祁门安茶的制作跨越春与秋谷雨采制的鲜叶精制成半成品,待到白露时节择晴朗有雾之夜,将重新焙火过的毛茶均匀铺开,进行一道“夜露”的工序。



所谓“夜露”,即通过人工多次翻动毛茶均衡、足量吸收一整夜天然露水变软的同时,赋予安茶“身骨重实、香气高长、滋味醇爽”的特质。


遵循古法的讲究厂家,常将祁门安茶陈放3年后才上市。经时光沉淀后火气尽退,茶性更为温润醇和,同样是化解秋燥、滋养身心的理想茶饮。



立秋贴秋膘、体内湿气重,兼顾祛湿解腻六堡茶的第一选择,而半发酵、性平的乌龙茶以及“安六气养六腑”的祁门安茶皆为润秋燥的佳饮。


秋天的第一杯茶,大家还有哪些好茶推荐?快来评论区留言分享品鉴!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0

标签:美食   秋天   立秋   祁门   乌龙茶   奶茶   湿气   普洱   时节   湿热   燥热   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