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老广才知道!会跳“水中芭蕾”的广府地道小食你见过吗

食在广州,味在西关”这句老广耳熟能详的俗语,道出了西关在广州美食版图中的重要地位。提起濑粉,广州街坊无人不晓,但同样采用濑制手法的水菱角,却成了只有地道老广才知道的“隐藏菜单”。


用特制菱角碗装着的水菱角


伍文辉,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老西关濑粉的第三代传人,水菱角对他来说不仅是广府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是家族记忆的载体。


在伍文辉看来,非遗技艺传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与传播”——既要坚守西关水菱角的濑制工艺,又要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一特色美食。他坦言:“这门手艺是长辈留给我最珍贵的财富,更是我对他们的怀念。”


正在指导徒弟濑制水菱角的伍文辉(左)


本期,我们跟随美食导报策划的《品味非遗》系列,一同来了解这道老广才熟知的非遗美食——水菱角领略传统制作技艺的魅力及创新口味的妙趣。


01

美食界的“替身文学”


水菱角曾是广府人逢年过节、喜庆宴席上的专属小吃,因形似“泮塘五秀”(当年广州泮塘地区盛产的菱角、莲藕、茨菇、马蹄、茭笋并称“泮塘五秀”)中的菱角而得名。


广州泮塘地区历史上盛产菱角,但菱角只有在每年中秋节前后才能吃到,人们为了在无菱角的季节也能享受到类似的美味,将大米磨成的粉浆通过精巧的手法濑制成形似菱角的濑粉,称为“水菱角”。


水菱角濑制进水里的过程


区别于其他粤式粉面,西关水菱角的独特性在于“生熟浆”调配和手工濑制的工艺。一碗粉要好吃,和开生熟浆的过程息息相关。生熟浆的比例并不是固定的,需要师傅依靠经验,根据天气温度以及后续烹饪手法来调整:天气冷的时候水温要热一点,天气热的时候水温要冷一点,同时后续要用来炒制的水菱角在开浆的时候就要开得偏生一点,这样口感会更加有弹性,炒出来的口感会更好。


手工濑制的过程也非常有讲究,必须用筷子挑起粉浆形成粉珠,并让粉珠处在两根筷子之间,最后手腕发力,利用筷子的开合,将粉浆濑制在热水中,并形成菱角状。等水菱角自然浮起时,就可以将其捞起,放置到冷水中“过冷河”,这样水菱角可以在温度的迅速变化中变得更有嚼劲。


水菱角“过冷河”后捞出


02

迎合时代,百变调味


经典款水菱角汤底的料非常足,有猪油渣、叉烧、猪骨、虾米、冬菇、鱿鱼等等,浓稠的汤底裹着丰富的底料,再加上米香浓郁、富有嚼劲的水菱角,配上蛋丝、葱花、咸菜,真正做到满口都是料。


制作水菱角汤底的部分材料


水菱角的现场濑制过程极具观赏性,濑制好的水菱角熟透后就会在水中漂浮,就像在水中跳芭蕾舞一样。同时因为手工制作,濑制的师傅还可以根据食客的需求,濑制不同大小的水菱角。


经典款水菱角具有广府特色,但也难以避免会有食客认为汤底过于浓稠。在伍文辉看来,只要能坚守住水菱角的制作工艺不变,烹饪方式、口味等都可以迎合食客偏好进行调整,提供更丰富多元的选择,能在更大程度上吸引到更多食客。


各种创新口味的水菱角


伍文辉会结合不同地域、年龄层食客的饮食习惯,对水菱角的口味进行创新,如今门店除了售卖广府经典款水菱角之外,还有咖喱捞水菱角、芝麻糊水菱角、炒水菱角、上汤水菱角等特色口味。但因不同烹饪方式需要调整生熟浆比例等细节,门店默认供应经典版水菱角,食客如果想品尝新口味的水菱角,需要提前预订


03

传承与传播“双轨并行”


传承让非遗技艺不褪色,传播让非遗技艺更出色。除了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这个身份外,伍文辉还是广东省非遗促进会副会长和荔湾非遗协会秘书长,在他看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最需要做好的就是“传播”和“传承”这两件事,而他也始终在身体力行地去践行。


伍文辉正在开展水菱角技艺传承课程


一方面,伍文辉拓宽了非遗技艺传承的方式,他在过去常见的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院校传承、社会传承和中小学普及式传承,多元化的传承方式让广州西关水菱角制作技艺被更多人熟知和掌握。


另一方面,伍文辉也经常举办线下的非遗技艺体验活动,同时还会配合媒体进行视频拍摄和线下非遗活动的直播宣传等活动。伍文辉表示,我们不仅要让非遗技艺“传”下去,更要让它“火”起来


老西关濑粉参加各种线下展会


04

后继无人的担忧


在伍文辉看来,水菱角的制作技艺传承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水菱角的濑制需要一个个进行,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同时因为是街坊生意,经济效益也有限。工艺对人工的依赖性导致水菱角制作无法规模化、量产化,很难吸引年轻人进入这个行业。目前门店的水菱角制作由伍文辉的徒弟和门店的员工为主,由于人力有限,门店每日限量供应100碗,食客如果想品尝到这个特色美食,还需要提早到店。


伍文辉和徒弟刘学正在进行现场教学


“其实学会水菱角濑制这门手艺并不难,难的是做到沉下心把这门手艺坚持下去。同一个制作流程重复几十年,还要不断把它做精做专,这其中的枯燥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伍文辉强调,非遗技艺传承的核心不仅要掌握技艺,还需要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


文 | 陈静琪

图 | 林冠健、陈子欣、受访者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后继无人   菱角   小食   食客   广州   芭蕾   技艺   手艺   徒弟   代表性   正宗   地道   口味   水中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