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琉球独立”的话题热议不断,但很多人不知道,咱山东德州的土地上,还安葬着一位600多年前的外国国王。
墓主人是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他的后裔一部分早已成为地道中国人,另一部分却在世界各地为消失百年的故国奔走,甚至打了一场149亿美元的国际官司。
这段跨越国界的历史往事,比想象中更有故事。

1417年,也就是永乐十五年,一支340多人的庞大使团抵达中国,领头的正是苏禄国东王巴都葛・巴哈刺。
苏禄国位于如今菲律宾南部海域,当时是掌控海上贸易要道的强国,此次来访是受明朝对外交往政策吸引,专程前来朝贡。
使团在北京受到了隆重接待,东王在京城停留27天,亲身感受了中原王朝的繁华。

同年8月,使团沿陆路返程,行至德州时,东王因旅途劳顿加上水土不服突然病倒。
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病情不断加重,最终在9月13日于德州驿馆病逝。
消息传回京城后,朝廷下旨以大明亲王规格为东王治丧,不仅派礼部官员督建陵墓,还专门撰写了墓志铭。
就这样,“苏禄国恭定王墓”在德州城北落成,石人、石马、石羊等仪仗一应俱全,规格仅次于太子。

东王的王妃葛木宁不忍离去,带着次子温哈刺、三子安都鲁留下来守墓,长子则带着其余使团成员回国继位。
朝廷特意划拨田地,并迁来十户人家协助照料,还修建了清真寺方便他们进行宗教活动。
如今,这座陵墓已被纳入《德州市文物保护条例》重点保护范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州通过地方立法为其筑牢保护屏障,多次开展执法检查解决保护中的人才资金难题,让这份跨国遗存得以完好传承。

时光流转,留在德州的苏禄王后裔渐渐融入当地生活。
他们学说山东话,适应本地饮食,世代围绕陵墓居住,守墓成了家族传承的使命。
到了1731年,苏禄国王再次访华时,东王的第八代孙温崇凯、安汝奇已经完全本土化。
他们跟随国王进京,递交了加入中国籍的请愿书。

考虑到其家族三百年如一日的守墓诚意,朝廷批准了这一请求,温、安两姓正式落户山东德州。
朝廷还专门设立“奉祀生”名额,由温、安两姓后人世袭,负责看管东王墓,还能享受相应荣誉。
从此,这两支苏禄后裔彻底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参与科举、经商、务农,与普通中国人别无二致。
如今,温、安两姓已传承至第22代,后裔分布在德州、济南、北京等地。

德州北营村仍有三十多户、一百多口人是这两支的后代,83岁的第十七代后人安金明,一辈子都在守护着这座祖先陵墓。
他们早已不会说苏禄语,但每年清明节,都会按老规矩到墓前上香祭拜。
2025年以来,还有多位菲律宾籍的苏禄王后裔专程来到德州,与温、安两姓后人相聚,在墓前共同缅怀祖先。

苏禄国曾因掌控海上贸易通道一度繁荣,但1578年西班牙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安宁。
苏禄人凭借熟悉的海域地形展开游击抵抗,这场抗争持续了近三百年。
1898年美西战争后,西班牙将菲律宾及苏禄群岛割让给美国,1915年,苏禄苏丹基朗二世被迫签署协定,放弃统治权,苏禄苏丹国正式灭亡。
菲律宾独立后,苏禄王室的特殊地位未被承认,后裔散居在菲律宾南部、马来西亚东部及印尼部分岛屿,还有人移民至欧美等地。

但他们从未忘记自己的根源,一直以各种方式争取权益。
19世纪时,苏禄苏丹曾将沙巴州租给英国公司,马来西亚独立后继续支付每年5000马币的租金。
2013年,自称苏禄苏丹的贾马鲁尔・基拉姆三世带领200多名武装人员登陆沙巴,试图收回“祖产”,引发“拿笃事件”,50多人在冲突中丧生。
马来西亚随后停止支付租金,双方矛盾升级。

2019年,苏禄王室后裔通过西班牙律师向巴黎国际仲裁庭提起诉讼,要求马来西亚支付2013年以来的租金、违约金及利息,合计149.2亿美元。
2022年仲裁庭判苏禄方胜诉,但马来西亚以涉及国家主权为由上诉,法国法院先后中止判决执行并驳回苏禄方上诉,马来西亚还将9名苏禄王室成员列为恐怖分子,冻结其资产。
如今,苏禄王室后裔仍在继续维权,而以第34代王妃梅里安姆为代表的温和派,则主张通过和平方式争取权益。

一座陵墓连接两国情谊,一支后裔见证百年融合。
苏禄王墓不仅是历史遗存,更是中外友好交往的见证。
无论是扎根中国的温安两姓,还是散居海外的苏禄后裔,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血脉与文化。
这份跨越六百年的羁绊,既藏着历史的温度,也彰显着文化传承的力量。
文/编辑:Alone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