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放出王炸!全固态电池后年量产,燃油车真正终结者来了

电动车圈最近炸了锅。上汽集团直接宣布,真正意义上的全固态电池很快就要量产——不是纸面上的宣传,而是生产线已全部跑通。

地点选在上海安亭,这几年正是新能源行业的风头正盛之地。清陶动力牵头推进,主打聚合物与无机物的复合电解质技术。2024年底将推出第一批样件,2026年开展样车测试,若进展顺利,2027年就能正式量产交付。对比丰田、大众等在欧洲、日本布局的方案,这进度实打实领先一年多,中国团队真有点“急先锋”的劲头。

拿续航来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基本是三元锂电池的两倍,实际用车体验将有颠覆式提升。不仅如此,这种电池结构带来的提升不只是能量密度,安全性也大幅跃升——高温、针刺等极端环境下都不自燃、不爆炸。前些年一到夏天,电车“自燃”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回终于有盼头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北方用户尤其关心低温性能:电动车冬天掉电快,续航“打骨折”,充电速度慢得像蜗牛爬。而固态电池在零下三十度仍能保持90%以上容量,这不是段子,是有数据背书的。以后黑龙江、内蒙古的司机想开电车不用再头疼,续航表现完全能和南方地区拉平。

超快充也是一大卖点:官方称充电10分钟能续航500公里,理论上和汽油车加油没啥区别。但回忆前两年,有车主半夜在空地上排队充电,冬天充一小时只能跑十几公里,这种体验提升确实翻天覆地。

2014年上汽就启动了固态电池项目,今年智己L6搭载的半固态电池已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清陶动力这几年的技术储备没白费,现在两个团队联合推进,产业化显然不是说说而已。

一旦真正实现批量生产,用车成本、续航、充电方式都会被重新定义。燃油车的传统优势正在被逐步蚕食,尤其在北方市场,电动车“趴窝”的痛点快要成为历史。说2027年会成为电动车大普及的节点,按现在的进展,确实不夸张。在能源路线换道的赛道上,中国品牌已站在世界前列,也堪称造车行业近十年来最硬核的技术迭代之一。

当然,全固态电池量产仍有不少挑战,比如成本控制、原材料供应、终端车型落地等问题。国际上丰田等巨头也没闲着,但中国厂商则是“边实践边突破”的务实打法,推进得尤其迅速。倘若能解决大规模量产中的技术和供应链难题,国产电动车出海提速或国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都将是可见的变化。至于用户端,只要充电、续航这些核心痛点得到解决,剩下的就看主机厂在配置、价格、服务上如何竞争了。

新能源车市,这波值得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5

标签:财经   后年   量产   燃油   电池   电动车   固态   中国   丰田   技术   新能源   电车   密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