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韩信来到三国时期,是何水平?能再兵出汉中帮刘备夺取天下吗?

“兵仙”韩信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座高山,能越过这座高山的人没几个,尝试越过这座高山的人倒是有很多。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建立汉朝时的关键助力。

那如果让韩信来到东汉末年,他能成为刘备的关键助力吗?他能帮助刘备再造大汉吗?

韩信的奇思妙想

韩信刚参军的时候,加入的是项梁的军队,当时他们刚打了一场大胜仗,全军都非常高兴,唯独韩信不开心。

他倒也不是不开心,他只是觉得不该现在开心,因为他觉得,秦军的反扑马上就会到来,如果不提前准备的话,这次的大胜就会成为大败。

韩信壮着胆子去找项梁说起此事,但是项梁却根本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这让韩信很是失望,顿时有了离开项家军的想法。

然而韩信还没有收拾好东西的时候,秦军便已经追了过来,军中顿时大乱,早已预料到此事的韩信抓起行李就跑了。

这一战,项家军几乎全灭,项梁也被敌人杀了,幸好韩信跑得快,不然他也得死在乱军之中。逃脱追捕后,韩信投奔了项羽,他以为年轻的项羽不会像项梁那样刚愎自用。

结果他想多了,项羽比项梁还要死板,还要不听劝,这件事在很多年后韩信都记得。

公元前203年,韩信攻占齐国,击杀项家军大将龙且,吓得项羽急忙派人来求和。

来求和的这个人本想用韩信与项羽的旧日友情讲道理,但是韩信与项羽根本就没有什么“旧日友情”。

他只知道:“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由于项羽不听人进言,不采用别人的计划,韩信觉得他也成不了大师,于是他脱离了项家军,投奔了刘邦。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决定,因为当时的项家军“蒸蒸日上”,多少人想进还没有门子能进,根本不会有人愿意离开项羽。

而且韩信想要投奔的刘邦,是项羽最讨厌的人,项羽为了针对刘邦,特意将最偏远的巴蜀、汉中之地封给了刘邦。

想要投奔刘邦的话,就得跟着刘邦去偏远的巴蜀之地。

韩信的这项决定相当于放弃北京的公务员工作去新疆当清洁工。

当然,我并没有看不起清洁工的意思,这只是打个比方。

总而言之,韩信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看不懂的决定,之后又成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得仰望的存在。

韩信来到刘邦手下后,依然没有得到重用,被安排去看守粮仓,幸好有夏侯婴和萧何这两位“贵人”,韩信才没被埋没。

韩信被任命为大将军后,直接就给刘邦亮了一手。

当初刘邦进入蜀中时,为了不让其他人跟进来,也为了让项羽安心,刘邦直接把山上的栈道全部烧了。

现在是想出出不去,想进进不来。

为了迷惑对方,韩信找了几百人去修理栈道,以他们的修理速度来看,想要修通得几十年。

负责防守刘邦的秦将章邯发现后,讥笑刘邦这是自作自受,然后就不管了。

然而,修栈道只是障眼法,他们找到了一条古道,不走栈道也能出汉中。

而韩信早已经带着军队走出了汉中,拿下了关键城池——陈仓。

这便是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典故。

这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典故,还是韩信军事实力的一次体现,从这里便能看出,韩信用兵十分灵活,哪怕是汉中这种地方,都能被韩信给“盘活”。

攻取陈仓后,韩信举兵东进,他手下那些渴望东归回家的士兵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战斗力极强。

韩信的军事思想主要有四个。

首先,打仗一定要全局出发,不能只看眼前的事。

其次,一定要经营战争,以战养战,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是能让自己手下兵马越打越多的。第三,打仗的时候要适当地用一些诡计,让敌人产生错误的判断,然后再出其不意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注意“心理战”,攻心为上。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项羽被围垓下的时候,韩信给他来了一招“四面楚歌”,一下子就把项羽的心理防线击溃了。

只要学会这四招,就能成为顶级军事家。

三国韩信

如果让韩信成为刘备手下的将领,他能带着刘备再造大汉吗?刘备称帝时的状况其实与刘邦差不多,都是被堵在了蜀地和汉中。

不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已经用过一次了,众人都知道这一招,因此韩信大概率不能再利用这一招偷袭北方。

虽然开局不利,但是只要有韩信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刘邦手下的“汉初三杰”中,诸葛亮比较像是张良,可以坐镇后方,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

但是由于蜀汉没有萧何、韩信这样的人物,诸葛亮不得不把这两位的活也干了,他一个人做着三个人的工作。

如今韩信一来,诸葛亮便能坐镇后方,等蒋琬他们再成长一段时间,就能把萧何的工作交给他们了,诸葛亮只需要负责军事就行。

以韩信的实力,北伐时的决策应该不会有失误,也就是说,只要诸葛亮能及时把粮草补给送上去,韩信就不会失败,他可以打下去。

至于打完之后的事,那就先不考虑了。其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不是没有人想过这样,但是诸葛亮不愿意。

《三国志》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每次跟诸葛亮出兵,都会跟诸葛亮申请一万人,自己单走一路,与诸葛亮同时北伐。

当年韩信跟刘邦就是这样的,韩信出去之后,自己单走一路,帮着刘邦攻城略地。

而刘邦自己带领一路兵马,一直在乱打,明明是占优势的局面,还差点被项羽反杀。

魏延虽然不如韩信,但诸葛亮不可能不如刘邦吧?

魏延认为,如果他们两人能同时进发,必能让魏国难以招架。

不过诸葛亮并不信任魏延的实力,他觉得这么做大概率是在浪费资源,因此魏延的设想从未真正付诸实践。

倘若将魏延换成人人敬仰的韩信,那可就不一样了,韩信的实力有目共睹,诸葛亮可不敢不相信韩信。

若是有韩信出击,北伐大业可成。

但是,说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个幻想罢了,就算韩信真的来到东汉,他要面对的问题可比想象得要多得多。

韩信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他与刘备是好兄弟还是临时空降?

韩信能否证明自己就是韩信?

他又该如何向众人证明自己的身份?

来到东汉的这个韩信是年轻韩信还是临死的韩信?

这个韩信有没有对汉朝失望?

他还愿不愿意帮助刘备?

这都是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5

标签:历史   汉中   三国时期   天下   何水平   项羽   刘邦   栈道   手下   高山   东汉   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   兵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