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荷兰就光刻机对中国亮明态度,日本意识到“上当”了

回想这几年,全球的芯片市场就没消停过,跟一锅滚开的水似的。美国那边是铁了心要把中国的芯片产业按下去,到处拉帮结派,建什么“芯片联盟”,想把最高端的技术和设备都对咱们锁死。光刻机,就是这锁链上最关键的一环。

这东西,说白了就是造芯片的“打印机”,技术含量极高。而这台“打印机”的全球独家供应商,就是荷兰的阿斯麦。所以,美国的算盘打得很响,只要搞定了荷兰,就等于掐住了咱们的脖子。

一开始,荷兰确实是配合的。毕竟,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美国又是施压又是许诺,ASML最顶级的EUV光刻机,早就被明令禁止卖给中国了。后来,美国还不满足,得寸进尺,连次一级的DUV(深紫外)光刻机也想一并禁了。

这下,荷兰人坐不住了。

你想想,ASML是荷兰的国宝,是欧洲科技皇冠上的明珠。把它的财路断了,等于砸自己饭碗。中国是多大的市场?谁跟钱过不去?完全听美国的,ASML的销售额可能直接腰斩,后面跟着的一大串本地供应链企业都得喝西北风。

所以,荷兰人开始玩“太极”了。表面上,“好的好的,大哥你说得对”,但私下里,该做的生意一笔都没落下。

ASML的CEO温彼得早就把话挑明了,那还是在2023年,他说得特别实在:“完全孤立中国是没有希望的。制裁只会迫使他们变得非常有创新。”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告诉美国:你这么搞,非但困不死中国人,反而会逼他们自己把光刻机给搞出来。到时候,我ASML连汤都没得喝了。

所以荷兰的策略是什么?很简单:你打你的,我卖我的

美国不让卖最先进的EUV,行,那我不卖。但次一级的DUV,尤其是那些能满足14纳米、28纳米工艺的浸没式光刻机,我得卖啊。这玩意儿又不违反你美国划定的最核心的技术红线,又能满足中国现阶段绝大部分芯片生产的需求。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画面:一边是美国政客声嘶力竭地喊着要“脱钩断链”,另一边是ASML的货船一艘接一艘地开往中国港口。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从2023年开始,中国大陆就成了ASML全球最大的客户,订单量猛增。到了2024年,这个趋势不但没停,反而更猛了。

荷兰政府的态度也越来越清晰。今年年初,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新上任的荷兰首相斯霍夫公开表态:“我们自行决定实施什么样的政策,这非常重要。” 这话已经说得很白了,就是告诉全世界:我们荷兰是有战略自主性的,不是你美国的“提线木偶”。

今年3月,ASML更是顶着压力,宣布要升级在中国的维修中心。这信号再明确不过了:我们不但要卖设备给你,还要做好售后服务,我们是打算在中国长期干下去的。

这就是荷兰人的智慧。他们在大国博弈的夹缝里,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既不得罪美国这个盟主,又牢牢抓住了中国这个金主。他们清楚地知道,政治是政治,生意是生意。为了虚无缥缈的政治口号,牺牲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那是傻子才干的事。

说完荷兰,咱们再把镜头转向日本。那真是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果说荷兰是精明的商人,那日本在这件事上,就像个忠心耿耿但有点“一根筋”的武士。美国大哥一声令下,日本二话不说,冲在了最前面。

从2022年美国开始搞“芯片联盟”起,日本就是最积极的响应者。2023年,日本政府正式出台措施,对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实施出口管制,基本上是把美国的要求原封不动地照搬了过来,甚至在某些方面“加码”执行。

日本的光刻机企业,主要是尼康和佳能。想当年,这两家也是响当当的业界巨头,跟ASML是掰过手腕的。虽然在最顶尖的EUV领域掉队了,但在DUV市场,依然是很有竞争力的。

然而,日本政府的一纸禁令,等于自断双臂。

结果如何?简直是灾难性的

禁令一出,日本对中国的半导体设备出口额应声暴跌。有媒体估算,仅2024年一年,日本相关企业因此损失的订单金额就至少高达30亿美元。这还只是直接损失,间接的、长期的市场份额损失,更是无法估量。

更让日本人憋屈的是,他们前脚刚把自己市场的大门关上,后脚就发现,自己辛辛苦苦让出来的市场份额,被谁抢走了?没错,正是那个“眉来眼去”的荷兰人。

原本属于尼康、佳能的订单,雪片般地飞向了ASML。日媒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在2024年的报道里哀叹:“本以为跟着美国就能走得稳,没想到最终订单都流到了竞争对手手中。

到了这个时候,日本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当”了。

这个“当”上得有多窝囊?美国一边要求日本、荷兰这些盟友对中国搞技术封锁,一边却给自己国家的企业开了不少“后门”,像英特尔、高通这些公司,生意照做不误。特朗普时代喊出的“制造业回流”,其实内核就是“美国优先”。美国打压中国的真实目的,不仅仅是遏制对手,更是要让高端制造业回流本土,从而“让美国再次伟大”。

在这个大棋局里,日本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一个为了配合“主公”战略,不惜自残的“忠臣”。它天真地以为,牺牲了中国市场,美国大哥会给它补偿,或者能在其他地方找到替代市场。但现实狠狠地给了它一记耳光。全球除了中国,哪里还有这么庞大、这么饥渴、这么有活力的半导体市场?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这句话用来形容日本,再贴切不过了。

如今,日本政府在政治上的错误站队,与当年尼康在技术上的战略失误,何其相似。都是因为缺乏远见和独立的判断,最终沦为看客,眼睁睁看着别人吃肉,自己连汤都喝不上。

而对我们中国来说,这场光刻机之争,更像是一次醍醐灌顶。它让我们彻底抛弃了幻想,也让我们看清了谁是真正的朋友,谁又是靠不住的。

荷兰人的做法,让我们明白,国际关系的核心永远是利益。只要我们自身的市场够大、够重要,总会有人愿意顶着压力来做生意。

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制裁最严厉的这几年,恰恰是中国半导体产业自研进程最快的几年。从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DUV光刻机取得突破,到各种“卡脖子”环节的技术攻关,再到科研院所里对下一代光源技术的探索,我们没有一天在懈怠。

ASML的CEO说制裁会倒逼我们创新,他没说错。也许再过五年、十年,当我们的国产高端光刻机也站上世界舞台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今天,我们会感谢曾经遭遇的这一切。

因为那些杀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科技   光刻   荷兰   日本   中国   态度   美国   荷兰人   尼康   芯片   市场   生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