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花和成都蓉城,两支中超焦点球队,争冠路上双双哑火?第21轮联赛结束,积分榜上的位置依旧敏感得让人不敢松懈,谁都没有把握说自己的目标近在咫尺。结果反而变得更加不确定。申花的连续三轮不胜,这不是单纯的技术环节能解释的事,外界的好奇、担忧、甚至冷嘲热讽齐聚一堂,看热闹的氛围又一次高涨起来。
微博上有个段子火了,有球迷把申花喊白旗的梗翻出来,随队记者姬宇阳也忍不住回应。徐江还专门转发了,笑称今年见过最好笑的话。诙谐背后,质疑如影随形。说是中足联加强兴奋剂检查之后,申花突然就兴奋不起来了?这玩笑听着刺耳,实际也没人会当真。真正关心的还是场上的事:申花到底怎么了?
核心问题不在防线。连续三轮比赛,申花进攻端出奇地沉闷。这一点姬宇阳分析得挺到位。阿苏埃和路易斯同场时就像两条平行线,明明位置接近,但永远擦不到火花。谁都指望有个“马莱莱型”队友给自己制造空间,谁都不愿意做那个奔跑、做嫁衣的人。锋线从协作变成各自为战,阵地瞬间干涸,这才是真正让人着急的地方。
申花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问题。过往的几个赛季里,进攻端的低迷,无非就是队内化学反应失调,再不就是对手研究透了几套惯用配合。三连不胜,有偶然但更有必然。斯卢茨基本人看起来虽然淡定,实际压力一定不小。接下来的赛程也算不上毫无压力,毕竟天津客场不好踢。谁都明白,冲刺阶段丢分容易老二还是继续。怎么调整锋线组合?是不是该给替补机会?这些声音在每个申花球迷心头响起,答案却各说各话。
而转头看成都蓉城,球迷的嘴巴也没闲着。全华班首发,门将轮换,亚冠和足协杯要不要全部兼顾?这一轮他们在主场被青岛海牛逼平,谁都没料到。联赛争冠形势一下子扑朔迷离。有球迷挖苦说,成都蓉城不是自诩不轮换吗,这回还不是轮换了,最后差点在自家主场出大事?
轮换当然有轮换的理由。足协杯赛事诱惑不少,教练组在这样的节骨眼上也不愿意主力球员全部耗死在联赛里。尴尬就尴尬在替补阵容有心无力,后防的蹇涛表现虽然神勇,可一整个进攻线杀伤力骤降,锋无力的痛,申花、蓉城算是一起感受了个遍。
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是蓉城的选人用人哲学。这次大轮换直接暴露了板凳深度的老问题。全华班打硬仗,效果很一般,不是踩着信心就能保证进球。眼下三线作战,亚冠、足协杯和联赛每一项都不是轻松任务。放哪个、拼哪个、舍谁,都没定数,不过球迷们心里清楚,全想要,极可能一场空。熊掰棒子,边掰边掉,最后什么都没带回家,这种结果可没人愿意。
其实,任何一个中超争冠队,每年都绕不开阵容体力分配和心态管理。你看恒大、国安这些老队,最后不是也照样伤痕累累。教练组膝盖磨烂地图,球员心思全乱在轮换和复出之间。不做选择,没人能全拿。成都蓉城是近年为数不多的本土班底足协杯冲击者,主场优势、尚可的阵容调配,但碰上多线并进照样吃力。他们有没有选择题的勇气,都看下一步。但也说不定,或许就是摆烂一把,反而柳暗花明呢?
争冠的话题什么时代都热。球迷喜欢嘴炮纷争,也许正好带动门票销量和转播热度。其实圈里人心知肚明,赛季后段拼消耗、拼稳定、拼伤病管理。偶尔爆个小冷门,不过是惯常走向,没什么可惊讶。当然了,外行补脑补得嗨,有人说申花兴奋剂风波后崩溃,有人说蓉城三线不稳最后全掉链子,真假掺半,全当茶余饭后谈资。
有一点得提,互联网的传播让队内新闻都变得极碎片化。比方说,申花更衣室气氛其实没那么紧张,有队内工作人员匿名爆料,前场阿苏埃的语气比外界更焦虑,“天天被问进球怎么回事,烦死了”,这种细节你在官媒上看不着,但比啥技战术更真。
另一方面,还真有媒体人私下提及,蓉城的高层对主力轮换本来挺抗拒,最终还是教练组力主坚持,否则就彻底被足协杯消耗掉主力身体。这点上,表面一套,实际一套,球迷未必能品出来。蓉城主帅赛后新闻发布会里说的什么“轮换是战略蓝图”,业界同行一听就知道,这其实就是一句托词。
再说申花吧,有外资背景俱乐部就是不一样。财力供应充足,外援请得起,思路更新,想调整阵型立马就搞,偏偏遇到卡壳时也一样手足无措。斯卢茨基上任后带来了一种优雅但实用的踢法,中场调度不是问题,可锋线这回确实哑巴了。主场作战,观众席偶尔能听见有人喊换人,现场那点躁动,终于成了外界的话柄。
不少球迷聊起主帅,有支持死守4222体系的,也有怀念季莫什丘克那种大开大合的。搞笑的是,一条社交媒体评论说,“老斯你要不试试直接三前锋?”有点不正经,但真有人觉得,越是卡脖子时候就越别反常规。
也不是说都悲观。有人看好申花剩余赛程,认为大概率能保住亚冠资格。毕竟直接竞争对手也状态起伏。专家预测数字也杂,懂球帝给申花冲前二的概率只剩下33%,有机构甚至更低,波动在所难免。不过概率归概率,现实谁都说不清楚。兴许就这周末,申花突然爆发也并非没可能?要我说,比赛这东西本就没啥定性可言。
反倒是蓉城这边,三线作战后如何分配重心,俱乐部会议已经讨论了好几轮。去年有人曾建议足协杯放弃,全力保联赛,最终还是逆风翻盘杀进决赛,结果俱乐部上下因此小有分歧。选项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分散了注意力,结果到头来很可能两头空。
不过你要问联赛到底还能不能拼下去?只要积分榜没彻底拉开,所有选择都开放。前几轮主场遇弱队突然拉胯,说不定后一轮碰强敌就爆冷,这在中超出现过太多次。青岛海牛爆冷拿分,影响的不仅仅是积分,更是所有队的心态。心理这玩意儿,谁都无法预判。
说句矛盾的话,其实阵容厚度和化学反应根本就是两回事。你阵型再花哨,主力板凳都是国脚,踢出来一盘散沙一样没结果。有时反倒是全华班心劲上来,信马由缰弄出点花活。谁说弱队欢喜,偶尔让强队栽翻跟头,也是一种趣味吧。
但也许我说错了,有人会觉得战略布置才一切,轮换阵容是艺术。可事实上数据摆在那,2023赛季中超排名前四的队伍全部拥有至少15人轮换深度,成都蓉城本赛季平均首发轮换人数不超过12人。有媒体引用《足球之夜》最近统计,主力过度疲劳,伤病累积明显,哪怕不轮换也照样翻车。总不能指望老天偏心,伤病永远不光顾吧?
整个赛季其实没有哪场球精确预判。越到赛季尾声,运气和意外反倒越来越重要,管理层每天都在盯数据、看趋势、算净胜球,球场上的那些偶然,其实比桌上的算盘更能改变结果。不可控,就是足球的浪漫。
最后,谁会成为最终赢家?我看未必就能说死。压力、运气、管理、战术、球员心态、场外新闻、甚至天气都可能改变最后的局面。
争冠路远,风忽冷,忽热。谁熬到最后,谁笑着走出去。这个赛季你可能一无所获,也可能不经意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这事啊,谁说得准呢?
更新时间:2025-08-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