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中国后,他们惊叹:知道你们领先,没想到遥遥领先!

夏天,八位西方风险投资人组团来中国转了一圈,焦点全搁在清洁能源上。这帮人平时在欧美投钱,专挑绿色项目下注,可一落地,就被眼前的规模和节奏给震住了。

他们参观了电池厂、光伏车间,还跟本地企业家聊了供应链,本以为中国领先是数据堆出来的,谁知亲眼瞧见,才明白这领先不是一星半点,而是拉开老远。

领头的Ashwin Shashindranath是美国Energy Impact Partners的合伙人,这家公司管着上亿美元的基金,专投气候科技。他之前在澳新银行干过董事总经理,手里捏着矿业工程学位,早年就盯能源项目。

另一个是德国的Nick de la Forge,Planet A Ventures的联合创始人,这家柏林基金爱欧洲绿色初创企业,他自己是工业工程师出身,还搞过区块链和AI的交叉玩意儿。

Sebastian Heitmann和Yair Reem俩人都在Extantia Capital当合伙人,这基金总部柏林,主攻脱碳化投资,Heitmann以前搞科技,Reem则爱支持高效绿色方案的创始人。

他们七月从上海起步,高铁南下宁德,一路看工厂。数据上,中国供全球八成太阳能板、六成风力涡轮机、七成电动车和七成半电池,价格还低一大截。

一家上海清洁能源企业老板告诉他们,每个生产环节都能找本地供应商,那些供应商还乐意改线适应需求。

到了宁德时代,那生产线自动化到顶,十二条轨道并行,机器人臂抓电芯、注液、封装,一气呵成,日产上万组。投资人们走马观花,Nick后来直言,来前他怀疑中国是不是真那么领先,去后直接把西方电池初创从投资名单划掉。

中国为什么能这么稳?战略眼光是关键,早年政策推光伏补贴、风电招标,产业链从上游硅料到下游回收全本土化,成本压得死死的。环球时报报道过,这些投资人感慨,西方案子总卡在跨国协调上,一个改动等一个月,中国这边供应商圈子紧,五十公里内全齐活儿。

Yair Reem观察到,中国初创不爱一上来就颠覆行业,先做增量,咬住市场再迭代,这套路接地气,商业化快多了。Sebastian Heitmann则觉得,清洁能源不光环保,还带韧性和安全,中国人清楚这点,才大规模砸钱。

Ashwin说,西方风投总听自家媒体说中国产能过剩、补贴歪曲市场,可实地一看,差距大到让他们对欧美竞争力生疑。

考察后,他们心态大变。Nick在社交上发帖,分享中国行收获:发展绿色不单是减碳,还得算长远账,中国这步走得稳。

Yair建议欧美别死磕复制电池太阳能板,转而合作,分工明确。 这八人回国后,投资清单重洗牌,西方硬件项目多被pass,转投软件和服务,还开始接触中国伙伴谈联合。

​中国领先的逻辑链条清晰,先是政策顶层设计,十四五规划定调,双碳目标落地有抓手。然后产业链本土化,上游矿料中游制造下游回收,一条龙。

别总盯报表,多走走实地。中国清洁能源的路,走得实打实,值得学。

中国新增风光装机2.3亿千瓦,超煤电总和,这势头还在延续。

参考资料

最新报告:中国在新能源开发和公共交通等领域进展领先全球 海外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财经   遥遥领先   中国   没想到   宁德   本土化   合伙人   电池   供应商   基金   项目   投资人   产业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