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磨磨蹭蹭?别催!试试这3个“反常识”方法,1周见效

家有小学生的家长,大概都被“写作业”这件事逼到过崩溃:坐在书桌前半小时,铅笔还没削好;一道口算题能抠5分钟橡皮;你越催他越慢,说重了还哭,最后作业要拖到晚上11点才能写完。

之前我也试过盯着写、定闹钟、甚至罚站,可孩子要么抵触要么敷衍,直到偶然用了3个“反常识”的小方法,没想到1周就看到变化——现在他能自己规划写作业时间,不用催也能在9点前完成,分享给同样头疼的家长。

一、别“催进度”,先给孩子“10分钟缓冲期”

以前我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在玩,第一句话就是“赶紧去写作业!”,结果他要么磨磨蹭蹭不挪窝,要么坐在书桌前发呆。后来听教育博主说“孩子需要从‘玩’到‘学’的过渡时间”,我试着改了方式。

现在我回家会先抱他一下,说“妈妈知道你刚才玩得很开心,再玩10分钟,我们就去写作业好不好?”,同时给他看手机倒计时。神奇的是,大多数时候,倒计时结束,他会主动放下玩具去书桌前。

其实孩子不是故意磨蹭,而是突然从轻松的玩耍切换到需要专注的学习,大脑会“抗拒”。给10分钟明确的缓冲时间,相当于给了他“心理准备”,反而比硬催更有效。

二、别“盯全程”,让孩子自己“划任务”

之前我总怕孩子分心,会坐在旁边盯着写,他一写错就指出来,一发呆就提醒,结果孩子越来越依赖——我不在旁边,他就写不下去。

后来我换了个方式:每天放学,先和他一起把作业列成“小清单”,比如“1. 数学口算20道 2. 语文生字写1行 3. 读课文3遍”,每完成一项,就让他自己打个勾。我则去厨房做饭,告诉他“遇到不会的先做标记,等妈妈忙完来帮你”。

没想到孩子反而更专注了,有时候还会跟我“炫耀”:“妈妈你看,我已经勾了两项了!” 原来孩子也需要“掌控感”,自己列的任务、自己完成的标记,会让他更有动力,反而比你盯着更省心。

三、别“比速度”,用“小奖励”换“好习惯”

之前我总拿“别人家孩子”比:“你看隔壁小明,1小时就写完作业了!” 结果孩子要么不服气,要么更沮丧。后来我放弃“比速度”,改成“奖励好习惯”。

我和孩子约定:如果能在9点前完成作业,并且书桌收拾干净,就可以获得1颗“星星”,攒够5颗星星,就能兑换一次他想要的“奖励”——比如去公园玩、买一本漫画书。

刚开始孩子是为了“星星”努力,慢慢的,他发现“早点写完作业,能有时间看会儿书或玩一会儿”,反而养成了主动写的习惯。比起批评和比较,孩子更吃“正向激励”这一套,小小的奖励,能让他更愿意主动配合。

其实孩子写作业磨蹭,大多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我们没找到适合他的方式。硬催、硬盯、硬比,只会让孩子越来越抵触;反而给点缓冲时间、让他自己掌控、用奖励引导,更容易帮他养成好习惯。

你家孩子写作业有哪些“小毛病”?评论区聊聊,或许我们能互相出出主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育儿   见效   常识   孩子   方法   作业   书桌   时间   习惯   主动   星星   妈妈   方式   漫画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