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已至,最伤气血行为,不是喝冰饮料!而是频繁去做这5件事

【福利礼包赠送中】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大暑天,身体最怕的不是那杯冰镇西瓜汁,而是一些更“出口成灾”的习惯。

某日,一个社区营养师在晨练结束后,拎着秤想看看自身体重,发现连续几个食谱推荐都没减半,他心里犯疑:到底大暑季节,最伤气血的真相是什么?

于是他开始观察社区居民日常行为,意外发现有五个频繁出现的行为,比喝冰饮料更能耗气血

第一个行为是“反复空调暴晒腹部”。

很多人习惯打开空调后,直对肚皮吹风,认为那样降温快。

但国外一项发表在《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试验显示,腹部长期受冷,会导致内脏血流减少,肠胃蠕动减缓。

研究者在实验组对腹部冷暴露30分钟后,监测血流发现胃部黏膜血流下降达22%,这直接导致消化功能下降、气血生化不足

更过分的是长期持续,容易造成慢性脾胃虚寒,引发腹胀、便溏,气血渐虚却不自知

第二个行为是“频繁只喝凉白开不进热汤”。

大暑季节喝冷水很常见,却忽略了身体其实更需要“热养”

美国《Nutrition Journal》发布一项对近千名老年人的跟踪研究指出,夏天如果每天喝冷水超过1.5升,而未及时温补热饮,参与者中有58%报告出现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肠胃对食物的消化率比温水人群低了约17%

这种“水凉心先凉”的行为浸蚀消化吸收,使热量运转减慢,气血运行无力

第三个是“过早洗头即洗擦身汗”。

很多人喜欢洗热水澡,或用冷水冲一身汗,被认为是清爽。

但《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曾指出,汗后立即洗澡,尤其用冷水,会显著破坏皮肤表面微循环。

当皮肤表面温度骤降超过10℃,局部毛细血管收缩,皮肤血液供应减少近30%,这即刻影响身体热量耗散机制。

热量失衡后,可能诱发皮肤和内环境的紧张反应,影响肺和脾胃气机运行。

第四个行为是“午间沉泡空调睡”。

在大暑里午睡带空调被广泛认同为理所当然。

现实中,不少人喜欢把温度调至20℃以下,这种“猛降温”让身体被迫强行冷却。

俄国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一项试验发现,睡眠时环境温度低于18℃,老年人体温调节负担增大,会使心率变异性降低,这表明自主神经系统处于应激状态

最后一个高频行为是“过度挥汗不补电解质”。

大暑天喜欢晨运或夜跑的人不少,但许多只喝冰水简单补充,忽略了汗液中流失的钠、钾、镁等关键元素。

顶级期刊《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报道,运动后不补充电解质的人群,其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平均恢复时间延长了50%,同时免疫球蛋白含量也下降,这意味着汗多却不补,反而耗气耗血,给身体留下长期隐患。

若单从感觉出发,大暑时节的那些行为看起来无害,甚至让人觉得舒适。但从生理机制层面分析,身体的承受力远比想象中更“诚实”。

真正意义上的“补气养血”,并非靠一味补药和营养品,而是在日常点滴中稳住身体的热量代谢、情绪平衡和作息规律。

大暑时节,更需要人主动降低行为波动,减少对身体的“过度干扰”,尤其是上面提到的五类高频伤气行为。

气血如水,一旦运转受阻,生命的活力也就难以自如。

所以,大暑养生,不在吃冰不吃冰,而在于:别总做那些“看起来舒服,其实损耗大于收益”的事。

气血是生命最核心的能量流,它不会因为一杯冰饮而枯竭,却会在你反复伤害它的日常习惯中,一点点流失殆尽。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夏季吃点“苦”营养又解暑[J].今日养猪业,2014,(06):61.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4

标签:养生   大暑   气血   频繁   饮料   身体   热量   冷水   暑天   皮肤   空调   腹部   电解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