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被古代工匠的智慧所打动

看完之后,我都想去一趟山西了,满书都是浓厚的文化底蕴,光是青铜器和陶器就占了半本书,在这里能够看到完整的中华民族的早期发展历程,看到我们的先祖从石器时代一步步走向青铜时代,再迈过铁器时代和两千年的岁月,走向今天。


川人社的这个博物馆系列,我也读了好几本了,读这一本,我能够感受到这个系列始终在精益求精,这可以从一些细微处得到印证。比如说,在这本《山西博物院》里,川人社就对那些生僻字进行了注音,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全程无障碍,也不会念错某件珍贵文物的名字。

很多古代的器物,都有专用的名字,就像书中收录的各种酒杯,因为形式不同,都有着各自的名称。有各自的名字其实能够理解,但对于不熟悉这些器物的人来说,想要准确念出其名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比如书中介绍的觚和觥,就是两种不同的酒杯,但我们要是单看这两个字的话,就只能猜这两个字怎么念了,幸好本书有注音,我们知道这两个字分别念gu和gong。

再说本书里收录的这个龙形觥,觥在古代是指用兽角做的酒器,但本书里的这件龙形觥是一件青铜器,形似兽角,表面有着细致的纹样。纹样之一是龙,不过引起我关注的是龙的旁边还纹了一只鼍,鼍就是鳄鱼。这也就是说,商代时期山西那里的人见过鳄鱼,这实在出乎我的意料。在我的印象中,鳄鱼是东南亚地区比较常见的物种,国内的话就是长江的扬子鳄,没想到山西那里曾经也出现过鳄鱼,这事儿等有机会,得好好研究一番。

地上古建看山西,本书里除了收录山西博物院里的诸多藏品,也介绍了一些山西境内的古建筑,首当其冲的便是应县木塔,高大的木塔是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一颗钉子,还能历经近千年风雨而不倒,这就是古人智慧的切实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历史   工匠   古代   智慧   山西   木塔   名字   纹样   器物   青铜器   注音   应县   酒杯   生僻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