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刚出生的宝宝,大家总有一个火热讨论的话题:
这孩子到底像爸爸多一点,还是像妈妈多一点呢?这双眼睛到底像父亲还是像母亲?
更让人忍不住猜测的是,孩子未来的智商,究竟是随妈妈还是爸爸?聪明的那一方的智商能不能完全遗传给孩子?
相信所有已为人父母的读者都有过这个时刻,或者即将迎来这样的时刻。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夫妻之中,到底谁的基因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长相?
身高遗传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爸爸妈妈都高,孩子大概率也会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
科学研究发现,身高有60%~70%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但剩下的30%~40%则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
日本青少年近30年平均增高10厘米,靠的不是基因突变,而是牛奶日均摄入量从150ml飙升到500ml。
这里附上科学的身高计算公式:
男孩成年身高=(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2;
女孩则是(父亲身高 + 母亲身高 - 13)÷2 。
不过别被公式吓到,所以就算夫妻都是“小个子星人”,抓住孩子发育关键期,每天保证户外运动+优质蛋白,孩子照样可能长成大高个。
比如父母都是1 米 6,孩子通过充足睡眠、合理饮食和运动,照样能窜到1米8!
想要预测宝宝未来的肤色?
拿出夫妻俩的手臂内侧比一比!
黑色素细胞的数量由6个关键基因控制,其中5个更倾向母系遗传。
不过基因混搭总有惊喜:如果父母分别携带不同肤色基因,孩子可能某些部位像爸爸的小麦色,另一些像妈妈的冷白皮。
肤色的遗传堪称最“公平” 的遗传,它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孩子的肤色会介于父母之间,但也不是绝对的。
眉毛和眼睛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也受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影响。
浓密野生眉还是淡雅柳叶眉?
毛囊密度父亲的基因决定。
这个基因同样还操控着头发粗硬程度——如果你总抱怨孩子头发像爸爸一样稀少,那么罪魁祸首就是它。
不过睾酮水平会悄悄改写剧本:很多女孩童年眉毛淡若远山,青春期后却变得英气勃勃,这是雄性激素刺激毛囊二次发育的结果。
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遗传门道还多着呢!
比如单双眼皮,双眼皮是显性基因,如果父母一方是双眼皮,另一方是单眼皮,孩子有很大概率是双眼皮。
不过祖辈有着双眼皮,孩子也有几率遗传到呢。
说到智商遗传,可能很多爸爸妈妈都很关心。一般来讲妈妈基因要“略胜一筹”。
科学研究发现,智商相关的基因主要存在于X染色体上。
因为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男性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所以母亲在孩子智商遗传上可能会有更大的影响力。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爸爸的基因就不重要。实际上,父母双方的基因都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别被“基因决定论”吓到。
心理学中的弗林效应证明:每代人平均智商提升3%,靠的不是基因进化,而是营养改善和认知刺激。
智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除了遗传因素,后天的教育、环境、营养等也对孩子的智商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更有趣的是,环境因素对智商的影响甚至超过基因对智商的影响。
比如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鼓励探索和提问,能让孩子的智商潜力得到更大发挥。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过:“基因写下开头,父母决定故事走向。”
那个继承了父亲数学基因却恐惧数字的孩子,可能因为妈妈一句"数学不好没关系"就关闭了潜力开关;
而携带阅读障碍基因的孩子,遇到每天陪读绘本的父亲,照样能成为图书馆里的小书虫。
所以,与其纠结孩子像谁,不如记住脑科学界的发现:
被夸“努力”而不是“聪明”的孩子,面对困难时大脑神经元活动增强30%。
因为当我们在说“你真有数学天赋”时,孩子听到的是“你不需要再努力了”。
宝妈们,别纠结孩子“像谁”啦。与其纠结孩子“像谁”,不如多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
因为,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看到这里,宝妈们是不是明白了?
孩子的长相和智商并不是由某一方父母完全决定的,而是基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次再盯着娃研究像谁时,不妨换个角度想:每个孩子都是父母基因的奇妙重组,更是独一无二的小天使。
用心去爱他们,用心去陪伴他们,让他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毕竟,爱的滋养比任何基因都珍贵!
-The End -
作者-小咖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更新时间:2025-05-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