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一次次惊艳全球。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以制造立市、产业链见长的“最强县级市”昆山,如何抢夺“赛点”?
立足昆山基础 对标先进城市
7月15日,昆山市委副书记、市长范建青率队督查市政协“一号提案”实施进展情况,强调要全面落实中央和江苏省、苏州市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部署,真正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图源:昆山发布
《打造昆山“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由民盟昆山市委会提出,市政协将其确立为2025年“一号提案”。
范建青指出,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引擎,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要主动对标上海、深圳、杭州等先进城市,聚焦“人工智能+工业”等优势领域持续发力、做出特色。
“观江东”注意到,就在上个月,昆山出台了《昆山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人才培养、引进、支持、评价、激励、服务等方面,推出9条针对性举措,全力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今年昆山的“新年第一会”同样指出,要以“数字+绿色”增动能,实施“AI赋能昆山智造”行动计划,加快推动以人工智能应用为导向的数字化再改造,创建更多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更多垂直领域大模型,加速更多场景落地和应用推广。
突破县域经济局限 构建创新标杆
以山得名的昆山,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市内最高峰不足百米,当地人笑称海拔“8848厘米”。
然而论经济实力,昆山堪称县域“珠峰”:去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380亿元,蝉联全国百强县之首2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2398亿元,连续四年突破万亿元。
何以铸就“最强县级市”?除了电子信息业、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昆山还精准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赛道。目前,昆山已形成7000亿元级电子信息和3000亿元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AI驱动的智能检测系统可提升精密元件良品率,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优化能降低库存成本,垂直领域大模型可加速芯片设计迭代……”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所所长、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春龙分析,人工智能将从多方面赋能昆山优势产业发展。
今年,昆山制定印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工作方案,启动编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围绕15个重点领域,推进一批示范场景落地,致力于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新业态。
“我们必须拉高标杆,跳出县域思维,主动与经济规模相当的城市攀高比强。”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江苏省人大代表、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在接受苏州广电总台采访时表示。
图源:昆山发布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助力昆山突破县域经济局限,构建全国性创新标杆。”张春龙表示,除了赋能产业发展,还可以依托垂直领域大模型与数字孪生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未来产业先发优势。另外,智能算法优化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助力打造智慧城市样板;AI人才政策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助力构建“政策-技术-场景”闭环生态。
“这些举措使昆山有望从‘县域经济冠军’转型为‘全国智造创新策源地’,在产业标准制定、技术成果转化等领域与一线城市同台竞技,实现从规模领先到质量引领的跨越。”张春龙说。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到,到2027年布局打造垂直领域大模型市级培育数突破30个,全年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构筑起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融合应用高地。
来源:观江东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