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战后,越来越多的西方政客站出来说实话了。
最近英国的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在一次会议上怒吼道:“和中国切断联系,简直就是21世纪最蠢的决策”。
这个大姐并不是亲华派或是其他的什么,只是单纯的从英国本国的利益出发在考虑问题。
英国就是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中国,这就是事实。
里夫斯于 2025 年 1 月访华的时候,大力推动了中英经济财金对话,他这么做是为了助力英国的金融机构能够把在华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她强调,深化中英金融合作不仅符合英国利益,也有助于巩固伦敦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对冲美元霸权风险。
里夫斯之后也会赴美参加G20财长会议,计划与美财长讨论英美贸易协议。
她一方面拒绝跟随美国对华孤立政策,另一方面在关键技术领域(如核能)保留限制,以安抚国内保守势力和美国盟友。
不只是里夫斯,近来英国和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分歧也是日益严重。
英国工党政府明确抵制美国“与中国脱钩”的施压要求,并且支持中国快时尚企业希音于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此巩固伦敦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
中国企业在英国主导的电动汽车(如伦敦电动出租车项目)、核电(欣克利角项目)等战略领域深度参与,提升英国绿色转型能力。
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推动英国金融机构扩大在华业务,并探索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
英国在AI、绿色能源等领域与中国开展合作。
例如支持中英联合开发非洲新能源项目,并参与中国主导的61国AI技术发展联盟,而美国拒绝加入。
中国研发投入是英国的20倍,合作可快速弥补英国技术短板。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损害英国企业利益(如电动车关键原材料关税),迫使英国转向多元合作。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盟友使用中国技术(如华为5G),并通过《大西洋宣言》试图将英国纳入其技术保护主义框架,但遭英国抵制。
美国在巴黎AI峰会上拒绝签署多边声明,而英国虽未签字但未公开支持美国立场。
除了经济和科技外,英国在政治问题上也采取类似的态度。
英国在台海、南海等议题上采取“表面中立+隐性制衡”策略,作为“五眼联盟”成员,仍参与美国主导的AUKUS军事协议。
但拒绝跟随美国对华军事挑衅,避免破坏中英贸易关系。
美国通过军事基地和贸易协议施压英国对华强硬,但遭英国抵制。
英国计划将迭戈加西亚岛移交给毛里求斯,引发美国强烈不满。
英国还加入了CPTPP对冲美国主导的印太框架,凸显战略自主倾向。
根本原因还是利益,美国想要美国优先,英国当然也想要为英国自己考虑。
英国在脱欧后需开拓非欧盟市场,中国是其填补经济缺口的关键,2025年中英贸易额预计突破1300亿英镑。
中国有望在2027年前取代美国成为英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英国工党政府推行“3C政策”(竞争、挑战、合作),强调经济利益高于意识形态。
英国政府近期将贸易谈判文件的安全等级提升至“机密”甚至“绝密”,严格限制数字传输渠道以防止美国截获。
这一举措直接针对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关税政策——
美国对英国汽车、钢铁加征10%-25%关税后,英国企业被迫在数字税、农业等领域让步以求豁免,但此举未能换取美方实质性妥协。
苏格兰独立运动持续发酵,若公投成功,英国将被迫移除部署在克莱德海军基地的核潜艇(占其核武库的95%),美国可能面临“北约核保护伞”失效的风险。
英国工党政府虽未明确支持核裁军,但已削减国防预算占GDP比重至2.36%(美国为3.5%),并拒绝参与美国主导的亚太军事联盟,凸显战略自主诉求。
尽管英美仍共享“五眼联盟”情报网络,但英国已开始将部分敏感数据标注为“仅限欧盟伙伴”而非传统“仅限英美”。
在华为5G问题上,英国顶住美国压力允许有限度合作,而美国则以《国防授权法案》限制英国防务企业参与F-35项目作为报复。
英美的貌合神离不仅仅是在政府的层面,也表现在民间。
尽管两国共享语言、法律体系及殖民历史,但年轻一代英国人对美国的文化认同度从2010年的68%降至2025年的42%。
英国精英阶层更倾向将欧盟视为“经济必需品”,而美国则沦为“安全备选项”。
英国75%的金融科技企业选择与法兰克福而非纽约建立数据走廊,英国和美国越走越远,和中国则是越走越近。
中国是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且在电子产品、汽车、医药等领域的供应链高度依赖中国。
英国汽车产业约30%的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若切断供应,其本土生产线将面临瘫痪风险。
近50万个英国就业岗位直接依赖对华出口,涉及制造业、金融服务、教育等多个行业。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英国大学贡献至少17亿英镑学费,占部分高校收入的20%以上。
中国对英累计投资超500亿英镑,涵盖核电、房地产、金融等领域。
英国制造业依赖中国稀土,占进口量的72%,电子产品组件等基础材料,英国国防工业所需的重稀土(如镝、铽)几乎完全依赖中国供应。
中国中间品价格比欧盟低15%-30%,帮助英国企业维持竞争力,若转向其他供应商,汽车制造成本将增加20%以上。
所以对于英国来说,这根本不是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本国的问题,反华和反英有什么区别呢?
真的要切断了和中国的关系,英国这个国家都几乎要瘫痪。
最后得到的是什么?不过是美国优先。
这都不需要多么有政治头脑的政客,一个孩子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有句话叫“大势所趋”,什么叫“势”,势就是多数人的利益,只要一件事符合多数人的利益,就会形成趋势。
美国能给英国,给他的盟友们什么利益呢?既然给不了利益,人家为什么要死心塌地跟你呢?
图你野蛮,图你霸道么?
连英国这样的传统盟友都已经开始和美国貌合神离了,可见今天的美国是多么的不得人心。
参考资料:
1、光明网《英国明确拒绝与中国脱钩:不与中国接触是非常愚蠢的》
2、湖南日报 《巴黎峰会,英美欧分道扬镳?》
3、澎湃新闻《高端专访|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缺乏与中国接触错失了机遇》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