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放下刀,指着路过的陈赓大吼:戴眼镜的,你在这瞎指什么呢?

前言:

1931年11月7日,黄埔一期杰出的毕业生陈赓离开了隐蔽战线,被调往新成立的红四方面军,担任129师师长。

为了能够尽快掌握部队的情况,上任的第一天陈赓就带着警卫员到各连队转悠巡视。

走到34团驻地的时候,一阵激烈的喊杀声吸引了陈赓的注意,让他不由驻足观望评论了起来。

就在陈赓边看边说正起劲的时候,一个提着大刀的壮汉走了过来,指着他的鼻子大吼道:“戴眼镜的,你在这瞎指什么呢?”

这个壮汉到底是什么人?他为什么敢如此不客气的跟自己的师长说话呢?

与众不同的“莽和尚”

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评出了一千多位将军,在这一千多人的队伍里面,上将许世友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说他特殊,是因为1906年2月2日出生的他,8岁的时候就进少林寺练了8年的功夫。

古话说“侠以武乱禁,文以儒乱法”,练武之人嫉恶如仇,手上又没有轻重,是最容易招惹是非的。

性格火爆的许世友更是如此,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他下山之后就失手打死了欺压家乡百姓的恶少,导致不得不背井离乡,漂泊江湖。

在外面闯荡的那段岁月,许世友见识了北洋政府的腐败,也见识了军阀部队的无能。

1927年8月,21岁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黄麻起义的先登勇士。

许世友这种身手矫健的强者,是最适合在部队里面发展的,因此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从一个普通的战士变成了主力团的团长。

虽然当上了团长,但许世友平时还是爱跟战士们混在一起,没事就教他们一些拳脚功夫或是长矛刀法。

因为这个原因,许世友在部队当中的声望很高,非常受普通战士们的拥戴。

这天许世友背着自己心爱的大刀来到了一营一连,兴致勃勃的和他们在一起练起了破锋刀法。

就在大家练习的正起劲的时候,许世友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一个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人竟然在煞有介事的指手画脚。

一直都看不惯穷酸秀才的许世友顿时火冒三丈,大步流星的走过去说道:“戴眼镜的,你在这指挥啥呢”。

让许世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方不但不生气,竟然还笑着一把抓住了他的双手。

正是这历史性的一次握手,让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在此后的岁月中成为了最要好的生死战友。

不打不相识

和许世友这种崛起于草莽的英雄不一样,陈赓小时候受过很正规的教育,21岁就考入了黄埔一期,成为了黄埔最杰出的学生。

因为学业优秀,还救过蒋介石的姓名,陈赓毕业的时候,老蒋一直都希望他能够留下来帮自己。

但19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陈赓早已经把蒋委员长和国民党政府给看透了,他毫不犹豫就拒绝了老蒋的橄榄枝。

离开了黄埔以后,陈赓去了一趟苏联,在那里待了整整半年,这才再一次回到上海,加入了隐蔽战线。

共产党大名鼎鼎的情报部门“特别行动科”,就是陈赓在上海的时候,和周总理等前辈们一起创办的。

性格开朗,说话幽默风趣的陈赓是中共特科最杰出的骨干,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这让他成为了国民党特务的眼中钉,多次被针对,从而导致左腿严重受伤,不得不前往上海牛惠霖骨科医院治疗腿伤。

养好伤之后,组织上出于保护的目的,把陈赓调到了鄂豫皖红色区域,让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18团团长。

相较于搞情报工作,陈赓这个黄埔的高材生在指挥方面的才能更加突出。

刚刚当了两个月的团长,他就被放在了红四方面军129师的师长的职位上,成为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

还没有到红四方面军的时候,陈赓就听说过许世友这员虎将的威名。

所以,巡视过程中在看到许世友带着战士们练刀,陈赓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见陈赓看的津津有味,一边的警卫忍不住问道:“师长,你也精通刀法吗?”

“刀法我不会,但拼刺刀我还是很厉害的。”

说到这里,陈赓便指着许世友等人,给警卫员讲起了拼刺和砍杀的区别。

这一幕恰好被许世友给看到了,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陈赓知道许世友的为人,所以他丝毫没有生气,反而热情的抓着许世友的双手,和他攀谈了起来。

陈赓身上儒雅豪爽的魅力深深的折服了许世友,让他感慨的同时又有些不好意思。

这一次两个人共事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一年的时间,但在这一年里两个人却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

许世友后来曾说过,陈赓是他这一辈子最佩服的人之一。

因为陈赓既有高尚的情操,宽广的胸怀,还有出神入化的指挥才能,是一个真正的趋于完美的人。

“芝麻酱”和“许大将”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陈赓被调到了山西,担任129师386旅的旅长。

陈赓的带兵实力非常强,因此在他的调教下,386旅很快便成为了129师的绝对主力,在战场上打的小鬼子嗷嗷直叫。

陈赓前线热火朝天打鬼子的时候,许世友受张国焘的牵连。

1938年,认识到自己错误的许世友找到了毛主席,说想要上战场。

毛主席非常喜欢许世友这个直肠子的虎将,当即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前往386旅担任副旅长。

一听又可以继续和自己的老上司在一起并肩作战,许世友非常高兴,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几个人匆匆出发了。

许世友的到来让386旅如虎添翼,在整个山西战场上所向披靡。

到了最后,日军听到386旅的番号就头疼,不得已在自己的坦克上挂了一面“专打386旅的旗帜”。

1940年,陈赓率386旅的主力挺进太岳,和决死一纵会师,建立了太岳军区。

早已能够独当一面的许世友也在这一年离开了386旅,率部进入齐鲁大地,担任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纵队参谋长。

许世友杀到山东后彻底扭转了胶东的抗日局势,让日军再也不敢肆意的残害胶东的百姓。

1942年,许世友创建了胶东军区,并亲自担任军区的司令员一职。

因为陈赓和许世友两个人都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1955年大授衔的时候,陈赓被授予了开国大将的军衔,许世友被授予了开国上将的军衔。

陈赓将军是一个很谦虚的人,对这些虚名从来都不看重,所以他在家中的时候告诉自己的儿子,说自己就是个“芝麻酱”。

这件事情后来还成为了一段佳话,获得了党内不少人的高度赞扬。

和陈赓不同,许世友将军是直性子,心里面藏不住话,也藏不住事。

因此他在觉得自己授衔低了以后,还表示过不满。

曾在接周总理电话的时候,他都故意说自己是大将许世友。

周总理非常清楚许世友的性格,他笑呵呵的接了一句,说自己是小兵周恩来。

总理的低姿态一下子就点醒了许世友,从那之后,他再也没有说过自己军衔评低了的事情。

结语:

虽然陈赓将军和许世友将军的性格迥异,行事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但他们却有一个相同的伟大目标。

正是在这个伟大目标的指引下,他们走到了一起,成为了配合最默契的生死战友。

现如今他们虽然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故事和功绩却永远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从来都不曾忘怀 。

参考资料:

中新网:《陈赓革命生涯中的几段往事【2】》(2016年04月12日)

《南风窗》:《传奇将军许世友轶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胶东   旅长   军衔   刀法   师长   军区   团长   大将   将军   部队   历史   许世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