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枪会抗日誓师高潮

原创 (保定)郑 好

整理 郑擎钧

上一个星期天,我在枣强城南一片收割完毕庄稼的田野里见过二砍会和六离会(统称红枪会)举办的联乡誓师大会,他们集合了据说近万人共分九个方阵——迷信吉利数字,每个方阵整整齐齐十人上下,个个精神抖擞,红缨枪林立,向南望去,用农民的话说,像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红高粱地。

头领师傅雄赳赳气昂昂健步登上高台,当他举目四望那一刹那间颇有气冲牛斗不可一世的气概,据下边人说,他自以为是一股抗日武装力量,曾主动找八路军谈判联合抗日问题,未得结果。头领站在高台上振臂高呼口号时,下边那一片红缨枪应声而举:“打到日本帝国主义!”“誓死不当亡国奴!”真是震耳欲聋,地动山摇啊。我见那一景是一片红高粱在狂风中飞舞,确是很壮观的。红缨枪健儿们为能开上抗日前线而个个感到自豪,无论怎样,其精神确实可嘉。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中国四亿同胞中蕴藏着热爱国家、反抗侵略如火如荼的积极性,不过,在那看热闹的观众中有相当一部分老者想起家里还有跃跃欲试的儿孙,心里仍然不踏实。

在农村家有青年男儿的,做父母或做祖父母者都非常反感红枪会附体这一套,这个反感是绝对不同于前不久对自家女儿或媳妇涉足战委会的那种情绪的,因为老人们还没有忘记清末义和团惹起的八国联军那场灾难,以及带着辫子被砍头甚至灭门的热血青年们肚子里的委屈。在不久前各家老人因封建思想反感自家女人去战委会,那只不过是认为有伤风化,考虑到面子,看不惯男女混杂在一块儿开会演戏。如今自家儿孙迷信邪道,拿起刀枪要去闯祸,将是关系到自家性命的大事。老人把红枪会和义和团相比,讲自己在当时的所见所闻,谆谆劝说儿孙,救国热心抗日无错,附体则纯属瞎折腾,万万不可去重蹈义和团的覆辙。有的儿孙仍不听劝告,父母亲只好强制性的把武器烧掉、埋掉,如果再去参加红枪会回家不给饭吃,但仍然有不少青年农民千方百计去红枪会所设的坛里凑热闹,劝说无效就展开争夺,差儿媳妇回娘家搬兵,请来爹妈,以其岳父母身份,苦口婆心劝说女婿退出红枪会,再不回心转意就拉着女婿去住丈人家以待形势,有孙子的爷爷奶奶就苦求姑姑姑丈拉走,住亲戚家别再回来露面。

近来形势日渐逼紧,平津铁路以南,直到衡水都已被日军侵占,枣强已成为面北的抗日第一线,红枪会未曾和侵华日军交过锋就偃旗息鼓,坛口已门可罗雀。这里八路军常到户里来的女兵,到别处做她们该做的工作去了,战委会的工作人员按上级布置去做他们应该做的工作去了,街上的人都忙自己的事,我属于非兵非民的小孩子,遇见八路往往是给我一句“回家去吧,别跑远,大人找不着你着急。”看情况,枣强县城有些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7

标签:历史   高潮   义和团   枣强   儿孙   红缨枪   反感   头领   方阵   高粱   平津   青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