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第1杯水非常重要!很多人却喝错了,医生:正确喝水需注意3点

大家都知道早起一杯水有利于健康,有些人会选择猛灌白开水,有些人则会选择喝一些淡盐水,那么到底哪种方法更加健康呢?

医生提醒大家,早上喝水要讲究正确方法,如果长时间喝错早上第一杯水,可能会对健康造成相反作用。

一、为什么说晨起第一杯水重要?

帮助我们补充夜间流失水分,恢复身体水平衡,经过一整夜的睡眠,我们的身体其实一直处于默默工作的状态。

在睡眠中,我们的呼吸并不会停止,每一次呼吸都会带走呼吸道黏膜上的一些水分,即使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身体也会通过皮肤微微出汗来调节体温,汗液的蒸发同样会带走水分。

同时,身体的新陈代谢也一刻不停,细胞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也需要水分的参与,这也会造成水分的消耗。清晨苏醒之际,我们的身体实则已陷入相对缺水之境。

一夜睡眠,水分悄然流逝,致使机体在新一天伊始便面临着水液不足的状况。

此时,饮一杯水,可快速补充夜间流逝的水分,使身体各器官与组织重归水盈之态,助力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

它不仅能够助力我们推动肠道的蠕动,还能起到预防便秘的良好功效,为我们的消化系统健康保驾护航,使身体更为舒适通畅。肠道负责将我们摄入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排泄。夜间安寝之时,肠道蠕动速度放缓,食物残渣在肠道中长久滞留

水分不断被吸收,残渣渐趋干硬。长此以往,便极易诱发各类肠道问题。如果早晨不及时补充水分,肠道内的粪便就会更加干结,难以排出体外,从而引发便秘问题。

而晨起喝一杯水,能够为肠道补充水分,使肠道内的粪便变得松软,增加粪便的湿度和体积。与此同时,水分可对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促进肠道蠕动。在其推动之下,粪便得以顺畅下行,最终排出体外,维护肠道的正常运转。经常保持晨起喝水的习惯,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让我们的消化系统更加健康。

早起喝水还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夜间睡眠时,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血液流动速度也会相对变慢。夜间人体水分大量流失,致使血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

当水分减少,血液便失去了原有的稀释度,逐渐变得相对黏稠起来。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血管弹性相对较差,血液黏稠度更容易升高,晨起喝水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整夜的休息,机体各个器官处于呈睡眠运行状态,如果此时喝一杯水就能激活体进入相对平稳的运行状态。

水分一旦进入人体,便会被快速吸收,随即投身于身体林林总总的代谢进程里,为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贡献力量。

晨起喝一杯水可以起到清洁口腔的作用。水流经过口腔时可减少细菌在口腔内的滋生和繁殖。

而且我们早上喝水后还能帮助唾液腺分泌,分泌的这些液体当中有很多对抗细菌的物质,能够进一步抑制细菌的生长,保护口腔健康。

晨起第一杯水虽然看似普通,但却对身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影响。早上起床这一杯水喝起来有讲究,如果方法不正确,反而对我们的身体有损伤。

二、提醒大家:晨起喝水要注意这3点

第一点:注意水温

晨起喝水,水温的选择至关重要。很多人喜欢在早晨喝一杯热气腾腾的水,觉得这样能驱散一夜的寒气,让身体迅速暖和起来。还有些人则偏爱冰水,认为冰水能瞬间提神醒脑。但实际上,这两种极端的水温都不适合晨起饮用。


过烫之水极易对口腔与食道的黏膜造成损伤,我们的口腔与食道黏膜极为娇弱,其耐受温度的能力颇为有限。在日常饮食中,需格外留意入口食物的温度,以免损伤这两处脆弱的组织。当饮用过烫的水时,黏膜会受到高温刺激,出现充血、水肿,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溃疡。

而过冷的水,对肠胃的刺激也不容小觑。晨曦初照,肠胃恰似从酣眠中悠悠转醒的娇客,方才脱离梦乡的静谧,此刻功能尚显羸弱,仍需悉心呵护。此时喝下冰水,肠胃黏膜会突然遇冷收缩,导致肠胃血管痉挛,影响肠胃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晨起喝什么温度的水最合适呢?一般来说,水温在20 - 40℃之间比较适宜。这个温度的水接近人体体温,能让身体舒适地接受水分补充。

第二点:控制水量

晨起喝水虽然好处多多,但也要注意控制水量,并非喝得越多越好。有些人认为,早晨多喝水能更好地排毒、清洁身体,于是会一口气喝下大量的水。

短时间内过量饮水,会使血容量急剧增加。这无疑会给心脏与肾脏增添沉重负荷,影响其正常运转,不利于身体健康。机体产生的废水大多数都是通过肾脏来排出的,如果短时间大量饮水,就意味着肾脏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排出多余的水分,这无疑会是正常功能出现紊乱,所以我们最好不要短时间内让肾脏承担过大压力。


过量饮水存在引发水中毒的风险。当摄入水分远超身体代谢能力时,体内电解质平衡被打破,严重时便会引发水中毒这一不良状况。 一般来说,晨起喝200 - 300毫升的水比较合适。具体要喝多少水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以及活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

第三点:选对水质

晨起喝水,水质的选择也不容忽视。干净、安全的水是健康的基础,如果喝了不干净的水,不仅无法起到补充水分、促进健康的作用,还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水源,但在一些地区,自来水可能存在水质不佳的问题。自来水于运输途中,或因管道老化、锈蚀等缘故遭受二次污染。

水中往往含有铁锈、泥沙等杂质,更有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隐匿其中,威胁用水安全。若直接饮用此类自来水,其中的有害物质便会侵入人体,进而对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为了自身健康,需谨慎对待未经处理的自来水。

有些人为了方便,会选择喝生水,饮用生水极易诱发肠道传染病,诸如痢疾、霍乱、伤寒等,情况严重时,生命安全亦会受到威胁,切不可掉以轻心。

那么,晨起喝什么水比较好呢?

最推荐的是白开水。白开水是将自来水煮沸后冷却得到的水。此外,白开水蕴含多种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对维持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如果对水质要求较高,也可以选择使用净水器。另外,有些人喜欢在早晨喝淡盐水、蜂蜜水、果汁等。淡盐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人体因出汗而流失的盐分,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早晨人体的血压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此时喝淡盐水可能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不利于健康。


蜂蜜水含有一定的糖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适合晨起饮用。果汁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和添加剂,而且经过加工后,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会有所流失,也不如白开水健康。

晨起喝水是个好习惯,但一定要注意水温、水量和水质这3点。需留意,并非所有人都适宜晨起饮水。晨起喝水虽有诸多益处,但个体差异会影响其适用性,切不可盲目跟风,应依据自身状况合理选择。

严重肾脏疾病患者不宜采用,因为这可能是其功能负荷加重,诱发相关疾病发生。

对于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人来说,肾脏功能已经受到严重损害,其过滤和排泄能力大幅下降。

青光眼患者并不适宜,此类患者眼内房水循环本就存在阻滞,致使眼压极易升高,在相关情况中需谨慎考量。晨起时,人体的生理状态发生一系列变化,血压可能会有所波动。此时若大量饮水,血液会被稀释,血浆渗透压随之降低。

这会使眼内房水生成相对增多、排出相对减少,进而造成眼压进一步攀升,对眼部健康不利。

刚做完腹部手术的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胃功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

在手术初期,肠胃蠕动减弱,消化功能尚未恢复正常。晨起喝水可能会刺激肠胃蠕动,但由于肠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复,这种刺激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

晨起喝水虽有益处,但严重肾脏疾病患者、青光眼患者、刚做完腹部手术的患者等特殊人群,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谨慎对待晨起喝水这件事,必要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水习惯,以保障身体健康。

文献参考:

1.晨起第一杯水这样喝,血管、肠胃都受益.生命时报.2025年11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8

标签:养生   正确   医生   水分   身体   肠道   肠胃   肾脏   黏膜   健康   患者   功能   自来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