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姨今年69岁,自从女儿给她买了一大堆保健品后,她的早餐变成了一个小型“药铺”:钙片、蛋白粉、某某虫草胶囊、维生素丸每次都笑着说,“吃点这个,预防老毛病,养肾保健康。”
可最近,她却觉得浑身乏力、脚踝莫名肿胀。去医院一查,专家的话让她目瞪口呆:“您这个肾功能,和您那些保健品,关系太大了!”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步入“养生大军”,保健品成了餐桌标配。可你真的了解手里的这些保健品吗?
中国肾脏健康蓝皮书显示,65岁及以上人群慢性肾病发病率已高达18.6%,其中近四成跟滥用保健品有关。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更令人担心的是,许多看似安全的“补肾”产品,其实正在偷偷加速肾脏“透支”。哪些保健品藏着伤肾风险?
哪几类已被权威机构反复点名?第3类更是许多老年人常用,却最易被忽视!下面这份“伤肾黑名单”,你、你的家人,一定得看明白!
很多老年人相信“吃得越多,身体越补”,却忽视了肾脏就像“身体的过滤器”,过度服用保健品就像往水池里不断倒进杂质。时间一长,“滤芯”堵塞,肾功能就可能掉入隐患陷阱。
为何保健品会带来肾脏损伤?首先,肾脏承担着代谢排毒的关键任务。大量维生素、蛋白补剂、矿物质甚至某些草本提取物都需要肾脏分解、排出。

《慢性肾病的预防与治疗》一书提到,“长期高剂量服用多种保健品,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肾功能损伤及药物肾炎。”
更要命的是,目前充斥市场的部分保健品配方成分不明、剂量不标准,还容易与降压药、降糖药等发生相互作用,隐形增加肾脏毒性。
据《中老年人用药安全指南》统计,超七成肾脏损伤病例都曾长期服用1-2类保健品。慢性肾病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明显,有时只是尿量变化、乏力、轻度浮肿,被误以为“正常衰老”而没在意。
当肾脏受损达60%以上时,才会出现明显水肿、贫血,甚至出现尿毒症风险。但那时候,再想“补肾”,恐怕为时已晚。
含激素的“保健补品”
市面上一些销售“速效补肾”的保健品,其实暗含激素、肾上腺皮质素类成分。北京协和医院肾脏科曾统计,使用这类产品3个月后,肾功能下降超过20%的患者占比16%。激素长期刺激可导致肾小球硬化、蛋白尿和高血压,反而加速肾脏衰竭。

高蛋白营养粉及蛋白制剂
蛋白粉并非人人益。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对中老年人,每日蛋白质摄入不应超过1.2克/公斤。超量蛋白质进肾脏,会令肾小球过度工作,诱发肾功能代偿性下降。世界肾脏病学会数据显示,长期高蛋白摄入人群,慢性肾病风险上升12.6%。
草本“补肾”保健品
不少中成药、草本提取物含马兜铃酸等有肾毒性成分。《肾脏健康与保健品》提醒,马兜铃酸类产品导致肾损伤的案例屡见不鲜。60岁以上服用此类保健品半年,12%的肾功能检查初现异常。“越天然,越安全”其实是误区。

矿物质超剂量片剂
如高钙片、高铁片、高镁片。肾脏主要负责这些微量元素的代谢清除。国家药监局曾公布,服用超剂量矿物质补剂3个月者,肾小管损伤发生率高出常人10倍。尤其是慢性病患者,更容易雪上加霜。
维生素复合片和免疫增强剂
市面上的“多维片”“免疫提升”类保健品,成分复杂,各类脂溶性、亲肾毒性成分混杂。
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长期服用,极易导致药物排泄障碍,恶化原本的肾损伤。《慢性肾病的预防与治疗》指出,这类产品不适合长期依赖作为“保健常备”。
如果你或者家人正好长期服用上述保健品,务必留意身体这些信号:浮肿、尿量减少、食欲减退、皮肤瘙痒、莫名乏力,这些都是肾脏“报警”,别等病情拖成大问题。
杜绝“自行配伍,乱吃同服”:任何保健品使用,应根据医生建议,充分了解体检结果、肾功能情况。如果已经服用多种保健品或药物,一定要报备医生,避免配伍禁忌。
定期体检,关注肾脏功能指标:至少半年要查一次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常规。有慢病或家族史者,体感异常要及时检查,不要隐忍拖延。

重视生活管理,远胜保健品“速成”
均衡饮食、控盐限油、规律作息、适度锻炼,是保护肾脏最关键的日常措施。
如无特殊医学需求,“吃货式补肾”绝非明智之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年人摄入含优质蛋白的天然食物(如鱼、豆制品),而非依赖高浓度营养补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中华医学会慢性肾脏病管理指南(2021版)》
《2021年度中国肾脏健康蓝皮书》
《肾脏毒性中药成分分析与筛查》,中华肾脏病杂志,2018
更新时间:2025-11-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