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一•(一)一生传奇的兰州人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兰州人,他身上的每个标签都足以载入史册。

甘肃第一个官费的清华大学留学生;

五四运动被捕的甘肃七子之一;

建立起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系统化、较科学的农业统计系统;

首次科学统计当时中国人口为4亿5千万人;

创制三个版本《新历二十四节气歌》;

甘肃气象事业的引路人;

民国甘肃省政府建设厅厅长;

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开创了兰州绿化两山的先河;

兰州白兰瓜的引种者;

红古区前身湟惠区的建设者;

美国副总统的大学同学;

闻一多、梁实秋等近现代名人的好友;

共和国副总理的女婿。……

他就是一生传奇的兰州人,张心一。

张心一,原名张继忠,男,汉族,一个农民的儿子, 光绪十二年(1897 年)出生于甘肃省一个农民家庭。祖籍甘肃河州,今积石山县大河家乡前川村。后移居兰州府皋兰县抚河村,今永靖县盐锅峡镇抚河村马家湾。

张心一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网图)

抚河村,地处现永靖县盐锅峡镇东部,北临黄河南岸与焦家村隔河相望。“抚河”一语双关,一是依景取名,有“抚摸黄河”之意;二是依史取名,“安抚河州难民”之意。原名苦芦湾,清代属甘肃省兰州府皋兰县。

抚河村(卫星图)

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开始,到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由于马姓回族在此地扎根子孙繁衍人口增多,此地改名为马家湾,后由于马家受清代同治年间河湟事变的牵连,马姓回族全部逃离,马家湾成了空庄空地。

抚河村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河湟事变后安置难民,将原马家湾更名为抚河湾,取"安抚河州难民"之意。

由于该地是回汉混居区,民族矛盾、冲突不断,他的祖父被迫从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迁至兰州。祖父给孙子取名继忠,以表达他们对国家的一如既往的忠心。张心一是我国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

民国3年(1914年),张心一17岁时,在兰州以官费考送北平清华学校(清华大学)。民国11年(1922年)毕业后,旋赴美国依阿华州农学院留学,后入美国康乃尔大学经济系深造,获博士学位。

民国16年(1927年)回国后,历任金陵大学教授、国民党立法院统计处农业统计科科长、国防委员会和考试委员会特别委员、中国银行稽核、甘肃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等职。

全国解放前夕,他拒绝清华同学去台湾的邀约,留大陆迎接祖国的新生。

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财委计划处处长、中央农业部水土利用局、土壤肥料局副局长。“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中国农学会第二届副理事长、第三届顾问。

兰州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和各个方面都为兰州、甘肃乃至全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兰州是一座移民城市,兰州市的居民基本上是移民而来,祖籍几乎都是外籍,“本地人”(原籍兰州)极少。赵充国、岳钟琪、张心一、邓春兰、江隆基等许多著名人物原籍都非兰州,但后来均定居或长时间活动于兰州,对兰州做出了巨大贡献。

——《兰州市志•人物志》


热爱历史,热爱家乡,热爱兰州!

欢迎评论,欢迎交流!

2025年7月6日 兰州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历史   兰州   传奇   甘肃   回族   建设厅   民国   兰州市   光绪   官费   难民   皋兰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