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在中日两国网友中炸了锅:
一位日本小学生看完揭露侵华日军暴行的纪录片后,颤抖着写下一句话:“这些人真的是人吗?难道不是野兽吗?”
这句话在日本家长群里炸了锅。有人骂“片子有毒”,有人偷偷转发时加了句:“我家孩子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今天想跟你聊点不一样的——为什么一个没被“教过”历史的孩子,反而能戳破80年的谎言?
拍这部纪录片的,是个快70岁的老头,叫森正孝。
1972年他在书店翻到本书,讲日军在南京把婴儿挑在刺刀上。当时他20岁,第一反应是“不可能,肯定是编的”。
直到他去了南京,在纪念馆看到墙上密密麻麻的名字——30万个,都是1937年冬天被杀死的人。有个老太太拉着他说:“我哥当时7岁,被日军当靶子打,肠子流了一地。”
回来后他疯了,花40年跑遍中日,把南京大屠杀的照片、731部队的实验记录、慰安妇的口述,一股脑塞进纪录片。
去年在大阪放映,有个穿西装的男人看到一半冲出去吐,回来红着眼问:“这些事,课本里为啥一个字没提?”
说个扎心的事:
东京大学去年查了1000个日本孩子,63%不知道“日军侵略过中国”;30岁以下的年轻人里,近一半觉得“当年就是打了场误会仗”。
为啥?看看他们的课本就懂了。
2025年新课本里,南京大屠杀写成“发生了一些伤亡”,死亡人数从30万砍到5.5万;731部队搞活体实验,直接删成“军队在当地进行过研究”;连“慰安妇”都换成了“军中女性从业者”。
更绝的是“九一八事变”,课本里说“日军为了保护侨民,和中国军队发生了冲突”。
有个在日本教书的朋友跟我说,她想给学生放段真实史料,校长连夜找她谈话:“别给孩子们添堵,他们活在和平年代就够了。”
可和平,能靠捂住眼睛来维持吗?
但有意思的是,越被捂住的真相,越有人拼命找。
中国导演郭柯拍的《二十二》,讲的是幸存的慰安妇老人。去年在日本上映时,评分从2.3飙到9.1,12万人在评论区留言,最多的一句是:“我们欠她们一句对不起。”
还有个叫黑井秋夫的老头,是侵华日军的孙子。他带着爷爷的从军日记跑遍中国,日记里写“烧了全村的房子,把婴儿扔进火里”,他在南京跪了整整一天,说:“我替爷爷还债,哪怕没人看。”
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个“继承会”,一群普通日本人凑钱,每年带几百个学生来中国,去南京、去731部队遗址,告诉孩子们:“课本没说的,我们替历史说。”
那个写“他们是不是人”的日本小姑娘,后来在作业里补了一句:“老师说战争很复杂,但我觉得,杀人就是不对。”
你发现没?成年人总把历史搞成“政治题”,可孩子只用最朴素的良知就能判断——
不管课本怎么改,30万冤魂不会变成5.5万;不管名字怎么换,731部队的手术刀下,躺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管过多少年,把女性当工具的暴行,永远见不得光。
森正孝在纪录片结尾说:“我拍这些,不是要让日本人认罪,是想让他们知道,人一旦丢掉底线,能坏到什么地步。”
这或许就是我们铭记历史的意义:
不是记恨,是记住——
记住那些被刺刀挑起来的婴儿,是为了让今天的孩子能安全长大;
记住731部队的手术刀,是为了让“人体实验”这四个字,永远成为人类的禁区;
记住那个日本小姑娘的质问,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
和平从不是等来的,是靠看清真相、守住良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最后想问你:如果有机会,你想对那个日本小姑娘说点什么?评论区等你。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