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湾芯展)正式开幕,数百家半导体企业参展。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新凯来了,这家企业由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据说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华为星光工程部。今年上半年,新凯来在上海的半导体展会上一鸣惊人,首次参展便发布了六大类31款半导体设备,几乎涵盖了半导体制造的全流程工具。
此外,湾芯展开幕前,主办地深圳发改委主任特地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新凯来将在本次展会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多重预热之下,市场对于新凯来到底会在展会上拿出什么“宝贝”期待极高,结果这家“国家队”半导体公司没有让人失望,不仅像上半年那样带来了大量纯国产化的芯片制造和测量设备,而且这次在半导体软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根据媒体报道,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在湾芯展上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在电子电路设计重要指标方面达业界一流水平,产品性能较行业标杆提升30%,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40%。
一些朋友可能觉得软件没有硬件给力,其实不是这样的。全球顶尖公司里有不少是做软件的,比如微软、甲骨文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也属于软件范畴,所以软件很重要,尤其是与半导体行业有关的软件。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今年5月美国为了让我国松绑稀土出口对咱们来了一波半导体“卡脖子”?当时卡的就是EDA软件。
我清晰地记得5月份的时候全球三大EDA软件公司Synopsys、Cadence和西门子同时被美国BIS限制对华提供EDA软件方面的服务,美国试图从源头上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之后事情迎来了转机,中美在伦敦会谈后各退一步,7月美国解除对华EDA禁售令,三家EDA大厂恢复供货。当然,我们这边松绑稀土出口管制。
可见国内对EDA软件的迫切需求,哪怕是用稀土为代价也要换来。实际上国内企业并不是没有EDA产品,但只能满足中低端芯片的设计需求,在中高端市场缺乏竞争力,国产替代化能力不足,才会被美西方“卡脖子”。
哪怕按营收规模看国内厂商的产品相比“EDA三巨头”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
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EDA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国内在40亿美元左右,“三巨头”在国内市场的份额超过八成,国内所有企业累计市场份额不足10%。
“三巨头”之一的Synopsys在2024年获得了6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差不多是440亿元人民币,中国EDA软件企业是多少呢?连龙头华大九天只有12亿元人民币,不足Synopsys的3%,其它国产品EDA公司的收入就更没法和人家比了。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EDA软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不论性能上还是生态上依然与“三巨头”差距较大,而没有好的EDA软件就没法设计出高端芯片,半导体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只是一句口号。
因此,实现国产EDA软件的突破至关重要,优先级不比造出湿式DUV光刻机低。
如今,新凯来的子公司推出了两款新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EDA,而且性能高于超过了行业标杆,是否意味着中国已经能摆脱对西方EDA“三巨头”的依赖、让美国的一张重要科技卡脖子牌失效?
不说立马能扭转“三巨头”在EDA软件上的主导地位,至少给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而且是能平替国外软件的选择。
更重要的是,软件这玩意是可以通过不断迭代而越做越好的,关键是得有人去用。只要有人用,国产EDA是能在短期内快速发展的。
要让别人用,产品本身需要有足够的吸引力,至少不能比“三巨头”的产品差太多,这就需要国产厂商提供好的软件。我相信新凯来推出的两款国产EDA软件是有这样的实力的。
纵观全球,能做到“软硬兼施”的半导体企业微乎其微,强如英伟达、阿斯麦也做不到,发布EDA软件的新凯来具备这种潜力有望成为中美半导体博弈里的关键一环,替我们逐步废掉美国打出的各类科技制裁牌。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