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章含之和尼克松的合影,那年她37岁,气质优雅,举止端庄

文/历史勘探社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半,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专机稳稳降落在了北京东郊机场,就在这一刻,中美两国的外交关系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尼克松这次访华意义重大,它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相互隔绝与对立的关系,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合作历程。

后来两国领导人见面聊天时,有个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女子给尼克松当翻译,会面结束后,尼克松毫不吝啬的对她进行了夸赞,同时也很欣赏她,这个女子,就是我国有名的外交家兼翻译家章含之。

大家提起她时,总爱用"才女"来形容,章含之这一生究竟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她又是怎么成为尼克松总统的翻译的呢?

1972年,章含之随同尼克松游览故宫,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章含之身着黑色大衣,一只手插在衣兜里,另一只手指着宫殿建筑,向尼克松详细讲解,举止大方得体,尼克松专注聆听,周围还有许多随行人员。

被委以重任的章含之,面对巨大压力不仅没退缩,反而用惊艳表现惊艳了所有人,在中美两国打破20多年僵局的关键时刻,她的贡献绝对称得上意义非凡,为这段历史增添了重要的一笔。

章含之传奇的一生,得从 30 年代上海滩一段老套的故事讲起,她生母谈雪卿年轻时在上海可是出了名的大美人,情商也高,是那种典型的上海交际花,浑身透着上海女人的风情,早些年,她在上海有名的康克令钢笔专卖柜台当过售货员。

她生父是当时声名显赫的军阀家公子陈度,在思想还很封建的旧时代,两人没结婚就住到了一起,章含之就这么以私生子的身份来到了世上。

但章含之的童年可不像咱们熟知的那些上海名门望族的孩子那样幸福,她出生才八个月,亲生母亲就想把她抛弃,就因为她是私生子。

章含之出生后,谈雪卿铁了心要嫁给陈度,可陈度也没办法,因为谈雪卿出身低微,是个普通售货员,还未婚先孕,陈度家里觉得两人身份差距太大,不同意这门婚事,后来事情愈演愈烈,俩人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好闹到了法庭上。

谈雪卿为了报复陈度,居然拿孩子当筹码,她跟陈度说,要是陈度不要这个孩子,她就把孩子送给一个拉黄包车的,而陈度态度也很强硬,他宁愿给谈雪卿一笔钱作为补偿,也不愿意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就在二人僵持不下都不肯要这个孩子的时候,作为调停的律师实在不忍心,便收养了这个可怜的女孩......这个负责调停的律师就是赫赫有名的章士钊。

章士钊是和中国近现代历史紧密相连的人物,在当时他就已经非常有名,几乎家喻户晓。

上世纪初,他因“苏报案”在思想界引发轰动;在北洋政府段祺瑞内阁任职时,担任过司法总长和教育总长,在教育界也颇有名气;他还拿出2万银元资助毛泽东,并且全力营救李大钊,这让中共对他十分赞赏;他为被国民党逮捕的陈独秀出庭辩护,由此声名大噪,此外,他担任上海流氓大亨杜月笙的高级顾问,在上海滩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养父章士钊很有成就,这也给章含之后来成为上海知名的“名媛”铺垫了道路。

1949年是章含之的人生的一个转折,那年她才14岁,就跟着养父章士钊搬到了北京,到北京后,她进入贝满中学开启新的学习生活,眼瞅着快高考了,学校领导专门找章含之谈了话,建议她报考外语专业。

但她最初的目标并非北京外国语大学,而是打算学习水利专业,可学校领导和养父章士钊都劝她改主意,章含之再三考虑,最终调整了志愿,选择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并以出色的考试成绩顺利进入了这所学校,谁能想到,外语后来成了她一辈子都放不下的东西。

这次看似平常的决定,实际上为她未来在国际外交领域大放异彩奠定了基础,这个不经意间的选择,成为她日后在外交场合展现风采的重要契机,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抉择,会让她后来在全球外交舞台上表现得如此出色。

在北外念书那会儿,章含之那叫一个厉害,语言方面特别有天赋,学习还特别拼,无论遇到多么棘手的问题,她都势必要弄个明白,为此常常无暇顾及吃饭之事。

她这股子学习的劲头和钻研的精神,让后来的她在职场上一路顺风顺水,说白了,就是因为她肯下功夫,才让后面的职业道路走得特别顺。

在北外读书的时候,章含之对学习的天赋和努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她语言天赋特别高,学习还特别能吃苦,不管遇到多难的知识点,她都得弄明白,有时候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

她这股子刻苦学习的劲儿,给后来的工作打下了特别好的基础,就因为她的性格这么拼,促使她后来的事业发展有了稳稳的依靠。

靠着这种钻研到底的精神,她在职场上一直顺顺当当的,说到底,就是她肯下苦功夫,才让之后的职业道路走得特别顺畅。

章含之在学校里特别用功地学外语,一点都不敢偷懒,后来,她做了很久的英语老师,教学生们学英语,日子过得既忙碌又充实。

1963年毛主席生日那天,章士钊作为毛主席的朋友受邀赴宴,养女章含之也跟着一起去了,当时章含之还在北京外语学院当助教呢。

饭桌上,毛主席突然跟章含之说,想让她当自己的英语老师,于是,从那年元旦过后,每周日章含之都会去毛主席那儿教英语,每次一教就是一个多小时,虽然她只当了半年毛主席的“英语老师”,但之后毛主席一直关注着她,还为她后来的事业发展帮了不少忙,做了不少铺垫。

这段经历让章含之印象特别深,也为她后来给尼克松当翻译打下了基础,经过长时间的翻译实践,章含之的能力越来越强,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她被委派了重要任务,不仅担任总统的翻译,还负责全程陪同总统夫人。

对中美两国来说,这是个特别值得记在心里的历史性时刻,章含之作为尼克松总统的翻译,在两国交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无疑是一份责任重大的使命。

对章含之而言,尼克松访华绝对是她这辈子最重要的翻译工作,当时尼克松总统来中国后,和中方就《上海公报》的内容进行谈判,一谈就是整整17个小时,章含之全程都在现场。

另外,她还陪着尼克松夫人游览了长城、故宫、北京饭店这些地方,在那期间,有300多位美国记者围着她们,不停地拍照,这也让章含之在海外名声大噪。

短短几天,尼克松这次来中国的行程就结束了,他对一直陪着他的翻译章含之那是相当满意,直夸她工作认真又负责,表现特别棒。

37岁的章含之不仅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给这次访问添了彩,还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把自己稳重优雅的气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大家都记住了她,她给尼克松当翻译这段经历,绝对是她人生中最出彩的一段。

每次她一想起这段往事,心里就满是自豪,嘴角也会忍不住上扬,这既命运的眷顾,也是她自己一直努力、没放弃换来的好机会,运气和努力互相配合,才有了这段让她难忘的经历。

章含之的职业生涯可谓星光熠熠,布满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高光时刻与难以忘怀的瞬间,身为一位经验老到、资历深厚的翻译家,她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都全力以赴,始终以卓越的水准出色完成。

面对再复杂棘手的翻译需求,她都能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精湛技艺,举重若轻、从容应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超凡的专业素养。

章含之的作品《我的翻译生涯》中,她以细腻的笔触,详尽地记录了自己多年来在翻译领域摸爬滚打的工作历程。

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光,亲眼目睹这位杰出翻译官一路走来的成长轨迹,感受她在翻译道路上的奋斗与坚持。

2008年1月26日,北京一所医院内,章含之的生命悄然落幕,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者,走完了她73年跌宕起伏的人生旅途,她的离去,令无数人深感惋惜与不舍,然而,她所留下的故事与回忆,将永远存在。

回溯她的一生,那简直是一部传奇故事,她曾是上海弄堂里那个身份尴尬的小私生女,在世人的偏见与生活的艰难中顽强成长。

后来,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坚韧的毅力与无畏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在了新中国的外交舞台上,成为闪耀的外交代表,为国家的外交事业添砖加瓦,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璀璨篇章。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中华文摘》文章:末代名媛章含之的传奇人生 2007年07月05日

今日早报——中国高翻史不乏铿锵玫瑰 章含之让尼克松称赞 2012年03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尼克松   名媛   故宫   养父   端庄   上海   北京   举止   中国   外交   总统   优雅   气质   孩子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