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太阳能的关键技术曾是我们美国的,现在却都到了中国的手里

美国起源,中国追赶

太阳能真正起步的时候还真得感谢美国人。195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搞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硅太阳能电池,那时候效率也就6%左右,可这事一出,就等于给人类能源革命开了个头。

贝尔实验室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研究部门,他们本来在琢磨半导体,结果意外地让太阳能电池成了现实。从那以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就砸钱往里头钻,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一闹,油价蹿天,美国人慌了神,赶紧转头搞可再生能源。

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1977年成立,专门盯着太阳能技术,实验室里的研究员们年年出成果,到80年代,美国太阳能产业算得上全球老大,市场份额占了85%多。

那时候,美国公司像ARCO、SolarWorld啥的,厂子建得风生水起。1982年,加州卡里佐平原的第一个兆瓦级太阳能电站建起来,全靠美国本土的电池板和技术。ARCO的工厂一年能产1兆瓦的组件,成本虽高,但技术牛。

美国人领先的秘密就在于掌握了核心设备制造,从多晶硅提纯到晶片切割,再到电池封装,全链条都捏在他们手里。欧洲和日本那会儿还跟着学呢,中国呢?90年代末才开始小打小闹,主要是农村用太阳能灯啥的,技术全靠进口。

转眼2000年,中国企业动起来了。无锡尚德2001年成立,创始人施正荣从澳洲留学回来,直接拉起队伍搞生产。起初,中国厂子用的是美国和德国的设备,生产出的电池板卖到欧洲去。2004年,中国开始大批量出口光伏电池,德国人需求大,市场火爆。

2005年,中国就成了全球最大太阳能生产国,产能占了世界一半以上。这追赶速度快得美国人措手不及。2007年,四川通威投资多晶硅项目,利用当地廉价水电,成本低到让欧美企业直挠头。2008年金融危机,硅料价格崩盘,中国企业扛住了,小厂倒了,大厂升级技术,优化工艺,纯度从99.99%提到更高。

到2010年,中国太阳能产业已经不是小跟班了,但核心设备还得靠进口。美国Hemlock半导体厂扩产,生产多晶硅,美国人自信满满。可中国企业不干了,开始自己琢磨怎么造设备。起初,进口机器一坏,生产线就停好几天,零件从美国运来,花钱又费时。

中国人一看,这不行,得自力更生。2011年,反倾销调查来了,美国SolarWorld告状,商务部征收关税,中国出口受阻。但这事反倒逼着中国企业加速创新。2013年,中国反手征收美国多晶硅关税,等于断了欧美后路。

技术迁移,产业腾飞

技术迁移,说白了就是从美国手里溜走的。2010年前,美国设备厂如Applied Materials,垄断了太阳能生产线。晶片切割机、涂层设备,全是他们专利。

中国厂子买了机器,用着用着就想,为什么不自己造?2011年,隆基绿能开始研发单晶硅拉棒炉,工程师们从基础数据入手,模拟高温过程。

起初失败多,晶体裂了重来,但2013年就出成果了。通威的硅料项目,2012年投产,利用水电成本低,每公斤硅料比美国便宜30%。

迁移加速在2014年,美国对华光伏双反调查,关税高达250%。中国企业不服,出口转向亚洲和拉美,同时本土市场爆棚。2015年,中国“领跑者计划”启动,补贴高效组件,逼企业升级技术。

结果呢?PERC电池效率从18%提到22%,中国企业领跑。设备上,迈为股份2015年造出激光切割机,取代进口货。工厂用上后,废品率降20%,速度快一倍。

迁移不是一夜之间。2016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美国加税,中国企业收购海外资产。汉能薄膜收购德国设备公司,技术直接带回。

2017年,中国光伏出口额超200亿美元,设备出口也起步。GT Solar的破产,让中国企业捡漏,买下破产资产。技术细节上,中国优化了硅片厚度,从180微米减到150,材料省30%。玻璃组件,福耀玻璃搞定特种钢化玻璃,透光率99%。

腾飞的关键是全产业链。中国从上游硅料,到中游电池,再到下游电站,一条龙。2018年,全球光伏装机翻倍,全靠中国降本。成本从每瓦2美元降到0.3美元,95%降幅。美国企业Solyndra破产,欧洲Q-Cells倒闭,中国企业活下来,还扩大产能。

2019年,华为推智能逆变器,占全球市场50%。技术上,TOPCon电池问世,效率25%。2020年,疫情下,中国供应链稳,出口增长20%。

美国IRA法案想补贴本土,但中国成本优势大,每瓦0.16美元,美国0.28美元。迁移结果,中国产全球80%设备,从拉棒炉到封装机,全覆盖。

全球主导,格局改写

如今,中国太阳能主导全球,格局彻底变了。2023年,中国新增装机217GW,超全球总和两倍。出口电池板增长38%,组件翻番。

纽约时报3月7日文章直言,中国遥遥领先,美国人感慨技术全跑到中国去了。欧盟评估,中国成本每瓦16-19美分,欧洲24-30美分,美国28美分。

中国产全球95%多晶硅,80%电池板。通威、隆基、大全,三家占硅料90%。设备上,迈为、晶盛,出口欧美。2024年1月,山西运城山坡全铺光伏板,发电量巨大。山东枣庄雪后电站照常跑,韧性强。

格局改写,美国补贴300亿,想建本土厂。但中国优势在规模,劳动力、能源、供应链,全低成本。欧洲呢?俄乌冲突后,电价飙,土地贵,破产潮来。德国部长2023年11月写信欧盟,别限中国货,不然绿色转型卡壳,价格涨90%。

中国用太阳能控碳,煤炭虽多,但光伏减排效果明显。2018年起,全球装机翻两倍,全靠中国降价。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涂建军说,没中国,太阳能普及不了。未来,中国还会继续领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7

标签:科技   美国   中国   关键技术   太阳能   手里   中国企业   美国人   技术   设备   全球   欧洲   电池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