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乐乐
“导演太疯狂了,让于和伟演毛主席?”
当《伟大的长征》在8月1日建军节公布演员阵容时。
这条评论瞬间被顶上热搜首位。
网友的震惊与质疑如潮水般涌来,评论区彻底沦陷。
有人言辞激烈:“于和伟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更有人毫不留情:“眼睛太小脸太长,也不照照镜子!”
毕竟,在于和伟之前,荧幕上的毛主席有着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形神兼备的古月,和以演技封神的唐国强。
而于和伟无论是脸型还是气质都和伟人完全不同。
这位以反派角色著称的演员,如何能承载伟人的气度?
可谁也没想到,剧照流出后,于和伟的状态却让所有人都集体“沉默”了。
横店片场,54岁的于和伟穿上灰色红军装。
额头梳向脑后,手指间夹着一支烟。
当镜头推近,那双曾演绎过曹操枭雄与陈独秀激昂的眼睛里,沉淀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光芒。
这一刻,整个剧组寂静无声。
昨日还在热议的质疑声浪,此刻化作一片沉默的海洋。
面对滔天质疑,于和伟选择了最笨拙也最诚恳的方式回应。
用半年时间,直接把自己硬活成了转折时期的毛泽东。
他研究的不是妆容或动作,而是湘江战役后那个从低谷崛起的灵魂。
当红军伤亡惨重、前路迷茫,毛泽东如何从失意者蜕变为领导者?
于和伟翻阅史料、重走路途,在历史的褶皱里寻找答案。
“我要演的不是神坛上的符号,而是血肉丰满的人。”
“伟人不是一开始就伟大,而是一次次危局中走出来的。”
于和伟对导演张永新这样说。
这恰恰与《伟大的长征》创作理念契合。
该剧筹备三年,跨越九省两万公里采风。
首次全景式呈现红一、红二、红四、红二十五军及南方游击队的壮烈征程。
当首批剧照流出,风向悄然转变。
画面中于和伟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眼神却如炬火穿透历史迷雾。
网友惊呼:“这分明是青年毛泽东穿越而来!”
而这已经不是于和伟首次涉足重大革命历史题材。
在之前的《觉醒年代》中,他饰演的陈独秀就大放异彩。
那时候,当传出于和伟要演陈独秀时,很多网友都持怀疑态度。
觉得他的形象和大家印象中的陈独秀并不相符。
甚至有人断言这部剧可能会扑街。
但于和伟用他精湛的演技狠狠地打了这些人的脸。
为了在剧中生动鲜活地塑造陈独秀这一角色,演员于和伟下足了功夫。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一张陈独秀与众多共产党人的大合影引起了他的注意。
照片里,蔡元培、胡适、李大钊等一众人物皆身姿端正、规规矩矩地站着。
唯有陈独秀大大咧咧地把腿伸到了蔡元培跟前。
于和伟从这一细节敏锐地捕捉到陈独秀独特的个性。
特立独行、旷达狂狷。
基于这一发现,于和伟在演绎过程中对陈独秀的“调皮”劲儿进行了深度挖掘。
在剧中呈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
陈独秀嗑瓜子时,嗑完便顺手将瓜子皮放在蔡元培面前。
那模样带着几分随性与俏皮。
此外,于和伟还巧妙地为陈独秀 “加戏”,让角色更具层次感。
有一场戏,陈独秀正在家中为工人朋友们包饺子。
工人们见状,不禁感慨道:“您这大人物还亲自包饺子?”
于和伟依据对陈独秀个性的深入研究,给出了别具一格的回复:
“我还亲自上厕所呢”。
这句看似诙谐的话语,瞬间拉近了陈独秀与观众的距离。
使陈独秀不再只是历史书上那个遥不可及的名字。
而是成为了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生动的人。
最终,他塑造的陈独秀有血有肉,成为弹幕网友点评的超级热门人物。
《觉醒年代》也从刚播出时的反响平平到后来豆瓣评分高达 9.1 分。
这次成功的经历,无疑为他挑战毛主席这一角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也让观众对他多了一份期待。
而在于和伟的伟人形象备受质疑时。
唐国强、古月等老戏骨的演绎已成经典。
1978年,昆明军区文工团战士古月因一张照片震动中央。
叶剑英元帅凝视其眉眼痣痕,拍案惊呼:“这就是主席!”
这个毫无表演经验的军人,从此扛起“一生只演一人”的使命。
为无限贴近原型,古月付出近乎残酷的代价。
他拔掉了前额的头发,模仿主席的发型。
磨平了门牙模仿主席牙缝。
甚至对对纪录片进行逐帧分析。
抽烟时食指微翘的角度、挥手时手腕抖动的频率,练到肌肉记忆。
为了贴近主席长征时消瘦的身形,他拍《四渡赤水》时狂减20斤。
不过真正让他“封神”的。
还得是《走出西柏坡》片场主席小女儿李讷那句“爸爸”。
当血缘至亲认错人,“形似”已被淬炼成信仰。
在古月之后,坊间公认的最像主席的特型演员应该就是唐国强了。
1996年,《长征》导演翟俊杰力排众议启用唐国强时,舆论炸锅。
“雍正专业户演主席?”
彼时的唐国强刚凭《三国演义》诸葛亮翻身,却仍被视作“非特型脸”异类。
当所有模仿者苦练湖南腔时,唐国强做惊世抉择。
让主席说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也正因为这个改变,也让唐国强的伟人形象在坊间的评价两极分化了。
有人说他神形兼备,堪称经典。
但也有人认为他过于“端着”和“伟光正”,少了主席身上的接地气和亲切。
当于和伟以瘦削脊梁撑起长征时期的毛泽东。
很多人才猛然发现,其实主席远远不止一面。
他的形象也不应该被固定在一个模板。
王仁君、候京健的青年主席已经深入人心。
唐国强的晚年伟人也几乎无人能替。
于和伟的演绎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主席形象。
甚至和他早年的照片放在一起都有了神似的感觉。
可见,真正好的演员完全可以用演技弥补长相上的遗憾。
此时质疑声的沉默,正是大家对于和伟演技的认可。
而除了于和伟的演技。
这次《伟大的长征》的选角还给了大家一个没想到的惊喜。
这人正是在《觉醒年代》中扮演鲁迅先生的演员曹磊。
而他在剧中扮演的人物,正是伟人的黄金搭档周总理。
当《伟大的长征》剧组官宣曹磊饰演周恩来总理时,全网弹幕瞬间炸了锅。
有人翻出他在《觉醒年代》里叼着烟卷、眼神凌厉的鲁迅造型。
直言 "这跨度也太敢了"。
也有观众精准押注 "能把鲁迅演活的演员,驾驭周总理绝对稳了"。
如今剧集开播过半,曹磊用教科书级的表演给出了答案。
他不仅让观众看到了长征路上那位运筹帷幄的革命领袖。
更透过细节还原了伟人身上鲜为人知的温情与坚韧。
更令人惊叹的是气质的转变。
在《觉醒年代》中,他扮演的鲁迅先生把文豪的孤傲锐利演得入木三分。
思考时习惯性轻敲桌面,写作时微微佝偻的脊背,与人争辩时突然抬高的眉骨。
这些细节让观众相信 "这就是那个执笔为刃的鲁迅先生"。
而到了《伟大的长征》,他则彻底剥离了鲁迅的锋芒,转而捕捉周总理的柔和。
与人交谈时身体微微前倾,倾听时眼神始终专注。
就连走路的姿态都带着沉稳的韵律感。
有网友截图对比历史照片后感慨:
"不仅是外形像,连站在那里的气场都一模一样。"
从《觉醒年代》到《伟大的长征》。
曹磊和于和伟用一个个扎实的角色证明:好演员从不需要被类型定义。
当他们站在镜头前,既能是冷峻的文豪,也能是温情的伟人。
这种千面能力的背后,是对角色的敬畏,对细节的执着,更是对表演艺术的赤诚。
这种跨越角色的灵魂共鸣,正是实力派演员最珍贵的特质。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于和伟:有“烟火气”的陈独秀才能赢得“青年心”.中国青年报.2021-04-28
唐国强:因为演毛主席,才让我走到今天丨“星火燎原”系列访谈.新京报.2021-09-26
第一次扮演毛主席皆是“反对”之声.人民资讯.2021-10-01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