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材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辛苦各位看官支持,请知悉。
文丨小石
编辑丨竹林阁楼
2025年11月,九阳豆浆推出的“哈基米南北绿豆浆”突然在全网刷屏。
抖音官方旗舰店显示产品“已抢光”,主播在直播间里循环播放魔性BGM,嘴里念叨着“新品断货”“工厂加急发货”。
拼多多上拼单量超百万袋,淘天平台预售排期一度排到次年1月,连A股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都跟着连续涨停。

一开始我真没看懂,这款配料表和普通绿豆浆没差多少的产品,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疯抢的爆款?
翻完网友晒单和背后的传播逻辑,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卖货,是一场把亚文化、AI技术和情绪消费玩到极致的营销。
这款豆浆的爆火,得从“哈基米”这个梗说起。

它源自日本动漫《赛马娘》里的一段歌曲,“哈基米”是日语“蜂蜜”的音译,“南北绿豆”则是网友空耳来的。
本来只是二次元圈层里的小范围狂欢,没想到AI技术让这个梗彻底破圈。
普通网友不用专业技能,靠简单的AI工具就能制作表情包、改编视频,B站UP主混剪背景音乐,抖音上“嚣张猫咪”的表情包更是让“哈基米=可爱”的印象深入人心。

这种传播速度放在以前根本不敢想,AI把二创门槛降到最低,让一个动漫片段变成了全民都能参与的玩梗盛宴。
九阳豆浆最聪明的地方,就是抓住了“南北绿豆”和产品原料的巧合。
直接把产品命名为“哈基米南北绿豆浆”,包装上还印着热门猫咪表情,等于让产品本身成了梗的延伸。

我觉得这才是借势营销的关键,不是生硬蹭热度,而是让梗和产品自然绑定。
年轻人买的不是豆浆,是“懂梗”的圈层认同感。
你买了晒到社交平台,懂的人自然会来互动,这种参与感让消费变成了集体狂欢。
更何况产品定价一点不贵,一箱不到30块钱,尝鲜成本几乎可以忽略,就算是冲动消费也不心疼。

直播间的操作更是把情绪价值拉满,24小时循环播放哈基米BGM,主播跟着节奏互动,偶尔还会念几句网友的玩梗评论。
本来想吐槽这种直播有点魔性,但后来发现网友就吃这一套。
大家不是来单纯买豆浆的,是来参与一场线上派对。
这种沉浸式场景,让购买决策从“需要喝豆浆”变成了“想加入这场狂欢”。

而且产品还打了“0脂肪、无乳糖”的标签,既满足了年轻人的健康需求,又让情绪消费多了一层理性支撑,难怪能卖得这么火。
不过话说回来,网红产品的通病就是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
以前的脏脏包、巨型糖葫芦,火的时候全网排队,没过几个月就没人提了。

哈基米豆浆现在虽然销量惊人,但能不能一直火下去,我还是有点担心。
毕竟产品本身和普通绿豆浆的差异不大,一旦梗的热度退了,消费者可能就不会再买单。
看看其他品牌的梗营销案例,就能发现其中的门道。
林氏家居的“接个运舒单”谐音梗,瑞幸的《椰游记》抽象营销,都是因为懂年轻人的语境才成功。

但也有失败的例子,品客薯片之前也蹭过哈基米的热度,结果因为“虐猫”争议没处理好,很快就凉了。
如此看来,梗营销不是随便蹭蹭就行,得真正站在用户角度,守住价值观底线,还要有持续的内容迭代。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哈基米豆浆的案例确实是个很好的启示。

很多老牌企业想年轻化,但总找不到门路,要么太生硬,要么放不开身段。
九阳豆浆这次就放下了架子,以“玩梗者”的身份和年轻人对话,反而收获了认可。
但我觉得年轻化不能只靠一次成功的营销,长期来看还是要把梗文化沉淀成品牌标签。
比如后续可以推出哈基米梗的新变体产品,或者和二创IP联名,让品牌和年轻群体的连接更持久。

说到底,哈基米豆浆的爆火不是偶然。
它刚好踩中了AI二创的风口,抓住了Z世代的情绪需求,又用低门槛的商业设计完成了流量变现。
但这场狂欢也给行业提了个醒,流量再高也不能忽视产品本身的实力。
如果只是靠梗吸引眼球,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持续的创新,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

希望更多企业能从这个案例里学到的,不只是怎么蹭热度,而是怎么真正读懂年轻人,把文化热点转化为长期的品牌价值。
毕竟在当下的市场,能真正走进用户心里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