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1700年犹太壁画奇迹幸存,学者现场重逢

在叙利亚内战的炮火中,犹太遗址与会堂几乎被洗劫一空,叙利亚的犹太人也几乎全部迁居海外。战争的阴影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下落不明,尤其是一批距今1700多年的犹太会堂壁画,更让学者们揪心不已。

这些壁画描绘了丰富的圣经故事,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犹太壁画群。但自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它们的命运始终成谜。常驻匹兹堡的犹太视觉文化史学家吉尔·乔肖维茨,曾花费近十年研究这些画作,却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它们。

“我写了无数关于它们的论文,却从未相信自己能站在这些壁画面前,”乔肖维茨感慨,“战争让这些艺术品的命运充满不确定性。没人知道它们是否还存在。”

然而,本周二,这位学者终于迎来了答案:这些壁画不仅幸存下来,还以完整的原始布局被保存在了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中。这一切得益于叙利亚政权更迭后的开放政策,也为这段跨越千年的艺术重逢赋予了更多意义。

杜拉欧罗波斯壁画的前世今生

这批壁画的故事,要追溯到公元244年前后。当时,犹太人在幼发拉底河畔的小镇杜拉欧罗波斯建造了这座会堂,并用华丽的壁画讲述《圣经》中的故事:摩西与燃烧的荆棘、撒母耳为大卫涂油、亚伯拉罕献祭以撒……

但好景不长,十几年后,罗马守军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将整座会堂掩埋在土中。随着城市的毁灭,这些画作也沉寂在历史的尘埃里,直到1930年代的考古发掘才被重新发现。令人惊讶的是,泥土完整地保存了这些壁画的色彩和细节。之后,它们被移至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并重建在一个仿造的会堂展厅中。

然而,叙利亚内战爆发后,这些壁画的命运再次被打上问号。会堂是否被轰炸?壁画是否被洗劫?这些疑问,让学者们无从得知它们的现状。

从研究到重逢: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

改变发生在叙利亚局势稳定后。今年,一支由犹太学者和领袖组成的代表团得以进入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乔肖维茨便是其中一员。当她走入仿建的杜拉欧罗波斯会堂时,谜底终于揭晓:壁画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色彩依旧鲜艳,描绘的圣经故事生动如初。

“当阳光透过厚重的木门洒进来,看到这些壁画的那一刻,我感到无比激动。”乔肖维茨说,“这是我研究了多年的对象,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在现场亲眼见到它们。”

壁画的细节比她通过老照片看到的更鲜活,这让她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过去,我只能依靠1930到1950年代的老照片,而这些照片根本无法反映壁画的真实色彩和质感。现在,我终于能更全面地理解它们。”

随团的《以色列时报》创始编辑大卫·霍罗维茨记录了这一难忘时刻。在壁画展厅中,不仅是学者们激动不已,连随行的司机、安保人员和几名叙利亚士兵也被这些艺术品吸引。“他们和我们一样,张着嘴凝视着这些画作,仿佛被带回了1700年前的小镇。”

犹太文化瑰宝的未来

乔肖维茨指出,这些壁画的保存状况令人欣慰,但它们的未来更需要全球关注。她希望这些艺术品能够重新成为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的“皇冠上的明珠”,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段犹太文化的历史。

“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壁画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博物馆展品,”她说,“它们是那个时代人们信仰和生活的见证。看到它们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不仅是对艺术的保护,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随着叙利亚向犹太访客重新开放,乔肖维茨相信,这些壁画的故事能进一步激发全球对犹太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这次经历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这些画作的意义,它们不仅属于犹太人,而是属于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结语:历史的回响

杜拉欧罗波斯壁画的幸存,是叙利亚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一个难得的奇迹。它们不仅见证了犹太人在东地中海的文化足迹,也映射出战争与和平之间历史遗迹的脆弱与坚韧。

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如今通过一场学者与壁画的重逢,再次重回人们的视野。对于乔肖维茨和她的同行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学术研究的延续,更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或许,这些壁画能在未来的和平年代,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一座桥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4

标签:历史   叙利亚   犹太   壁画   学者   奇迹   现场   大马士革   会堂   画作   犹太人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