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物超标1179倍,造假率超过75%,很多人天天用,孩子也爱戴

前言

近期,“9.9元假银饰致癌物超标1179倍”的话题冲上热搜榜单。

很多人买的耳环,戴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耳朵痒的情况,本以为自己可能是过敏体质,可偏偏没想到,竟然会被耳环“背刺”。

一些所谓的纯银耳环,根本就不是纯银的,戴的时间长了,甚至还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廉价银饰”的惊人真相

我们去买银饰的时候,商家常常会提到“S925 银”,其实,“S”是英文Silver”的首字母,代表银,“925”则表示纯银含量达92.5%,其余7.5%多为铜、锌等金属。

添加这些金属,主要是为了增加银饰的硬度,让它更方便塑形和设计,按理说,符合这个标准的银饰,美观又安全,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某知名测评团队曾对市场上的银饰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结果发现,线上购买的5款标注为“925银”的耳饰,在专业检测下,竟全部被证实为铜合金材质,银含量为0。

线下商场选取的3款耳饰中,也有1款同样是铜合金,并非真正的银饰,这 8 款号称 925 银的耳钉,竟然有 6 款都是假的。

在一些首饰批发集散地,这种造假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批发商的那句“只要胆子大,所有耳饰都能标S925”,像是对行业监管的公然挑衅,也让整个银饰市场陷入了信任危机。

致癌物超标

在那 8 款被检测的假耳钉里,有 3 款的镍释放量严重超标,最高的一款竟然超标了61倍,镍可是国际上公认的致敏物质,长期和它接触,皮肤很容易红肿、瘙痒,要是情况严重,还会引发接触性皮炎。

很多人戴耳钉后耳洞反复发炎,一直好不了,很可能就是镍在背后搞鬼,并且镍离子会加速析出并渗透进人体,医学研究更是表明,长期接触含镍物品,还可能增加淋巴癌、肺癌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在这 8 款耳钉里,有一款带钻的耳饰,镉含量超标达到了惊人的 1179 倍,镉早就在 2017 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证为Ⅰ类致癌物,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劳动卫生重金属委员会列为第 6 位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物质。

镉在人体的生物半衰期长达 10 - 30 年,也就是说,它一旦进入人体,就很难排出去,会在身体里不断富集,长期接触镉,会对肾脏和骨骼造成严重损伤,还会显著增加患肝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

利益驱使下的黑心买卖

在这场造假风波中,利益的驱动无疑是关键因素,我们不妨来算一笔账,以更直观地感受商家造假背后的巨大利润空间。

目前,白银的均价约为7元/克,而传统黄铜的价格则约为48000元/吨,经过换算,黄铜每克的价格仅约为0.048元,与白银的价格相差悬殊,就拿一枚小小的耳钉来说,假设其耳钉部分的重量为0.1克。

如果商家用黄铜来冒充白银制作耳钉,按照白银的价格销售,这0.1克的重量,成本仅需0.0048元,却能以0.7元的价格卖出,利润瞬间实现了数十倍的增长,如此高额的利润,对一些唯利是图的商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也难怪他们会不惜铤而走险,大肆造假。

那些令人心动的低价银饰,9.9元两对还包邮的耳钉,看似性价比极高,实则暗藏玄机,从合理的成本角度来分析,一对银针若以8元/克的银价计算,制作一对约需0.2克银,那么足银成本价就约为1.5元。

然而,这仅仅是银料的成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诸多其他费用,生产过程中的损耗费、焊接加工费、快递费、包装费、广告费,以及耳钉剩余部分的材料费等,每一项费用即使按照最低1元来计算,加起来至少也需要7.5元。

但商家却能以9.9元两对的价格出售,如此低的售价,根本无法覆盖正常的成本支出,为了获取利润,他们只能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来压缩成本,一些商家会直接使用工业废料来熔炼原材料。

这些工业废料不仅来源不明,还可能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同时,他们还会省略必要的检测环节,一份正规的贵金属纯度检测报告,平均收费都要上百元,对于这些追求低成本的商家来说,这笔费用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于是,他们选择在网上花400块购买假的免检证书,或者通过PS技术修改原本的报告数值,伪造数据,以此来蒙混过关,赚取昧着良心的“黑心钱”。

那么,面对如此混乱的银饰市场,消费者又该如何避免踩坑,保障自己的权益和健康呢?

避免踩坑

购买银饰时,务必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品牌专柜通常有严格的进货渠道和质量把控,所售银饰的品质更有保障,官方旗舰店也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一些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门店,也值得信赖,CMA是中国计量认证的英文缩写,获得该资质的检测机构,销售的银饰经过专业检测,质量相对可靠,这些正规渠道虽然在价格上可能相对高一些,但能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仔细查看银饰的产品标识也是关键的一步,正规的银饰都会有明确的标识,如“足银999”,表示银含量不低于99.9%,“S925”则代表含银量为92.5%的银合金。

在佩戴新购买的银饰前,不妨先进行一次简单的皮肤测试,可以将银饰佩戴在手腕内侧等较为敏感的部位,持续佩戴24小时,在此期间,密切观察皮肤是否有红肿、瘙痒、刺痛等过敏反应。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很可能说明该银饰存在质量问题,如镍、镉等有害物质超标,此时应立即停止佩戴,并及时与商家协商退货事宜,这种简单的皮肤测试方法,能够帮助消费者在早期发现银饰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长期佩戴对身体造成伤害。

银饰市场的乱象,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那些看似普通的低价银饰,不仅75%可能是铜合金假货,更隐藏着超标1179倍的致癌物镉,这些问题银饰的存在,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

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别真假银饰的方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银饰,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守护自己的健康,共同期待银饰市场能够早日恢复清明,让银饰真正成为人们装点生活的美丽饰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8

标签:时尚   致癌物   孩子   商家   价格   耳饰   正规   消费者   成本   黄铜   市场   利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