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4000万,全国陷“关停潮”,昔日的金饭碗如今正惨遭抛弃

你还记得小时候放学赶公交的日子吗?站台上排满了密密麻麻的人,不管多挤,车来了也要争相挤入车厢。

在公交车里能够找到一个空座,简直就是一天中最幸运的事,因此公交车司机也成了街坊邻里的“香饽饽”。

那时候,你问家长什么工作体面稳定,很多人首推公交司机,这可是妥妥的“金饭碗”。

然而,咱再看看现在的公交站台,即使是高峰时间,也是人数寥寥相当安静,就连车厢有时也像被“包场”了似的。

更可怕的是,有些小城市,主干线路直接贴出“停运”告示,公交竟然成了过时的产物。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一曾被视作民生基石的行业,迎来“全面关停潮”?

“腰斩”的客流

公交行业的“冷清”,并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

11年前,全国公交客运量还曾经高达780多亿人次,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平均乘了一百多次公交!

公交车不光承担了老百姓日常通勤,还能拉动城市的繁华,而到了2022年呢,这个数字仅剩下353.37亿人次,直接砍去一半,速度堪比过山车。

尤其是2020年后,客流断崖式下跌,好像是突然之间大家都不爱坐公交车了一样。

这是因为什么呢?一方面,是疫情让很多人不得不减少外出。

另一方面,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带来了更多替代选择,如今高铁四通八达,一天几百公里早不是啥新鲜事儿,而网约车又方便、舒服,还不拥挤。

更别说,私家车已经在很多家庭的标配,哪还有人愿意跑去站台费时费力的等车呢?

客流跑光了,可公交公司的成本却没有下降,反而像脱缰的野马控制不住地上涨。

光看苏州公交的数据,去年全年的总营收才2亿多,而运营成本就已经接近29亿元,即使有地方补贴,但也净亏4000多万。

这还不是最惨的,像苏州这样的南方沿海大城市还能暂时靠财政撑着。

可像北方类似天津这样的地方,2022年的累计亏损竟达7亿元,连员工工资都是财政紧急拨款。

公交“停”下的背后

公交车运营公司不挣钱了,这容易理解,但问题是,公交可从来不是一个只靠“挣钱”的事业。

众所周知,公交是民生保障,它不光为盈利,还要给老百姓出行提供便捷,票价便宜、覆盖全面是交通方式。

那么,为啥如今就亏成了这个样子?

显早些年,公交作为公益事业,教育、医疗这些竞争少,财政拨款补贴还能“活得滋润”。

可现在呢?教育、养老、医疗这些领域花钱需求暴增,公交这样有些脱离时代发展的项目就只能靠后了。

不少地方的小城公交公司,直接从“温饱”退到“贫困”,像陕西蒲城县,2016年的公交补贴还有200多万元,到2021年只剩下不到10万。

这么点钱,啥也不够干的啊,再加上新能源公交的成本居高不下,采购补贴逐步取消,运营“压力”也是相当大。

而且如今的新能源公交车的电池寿命只有七八年时间,而换一组电池就需要十来万!随便一条线路几十辆车,每年换电池的费用都是相当吓人。

“自救”成了唯一出路?

但公交行业真已成“绝路”了吗?并不全然是,面对衰落的现实,不少城市公交已经放下昔日的面子,开始玩起了“副业”。

像某些城市的公交,白天拉乘客,晚上直接变“快递专车”。

有的从偏远区县往主城区的配送原本要次日才能送达,但现在不到3个小时直接到手,乘客也乘车了,车底下还载货了,两全其美。

郑州公交更是机智,把闲置车间改装成快递分拣点,和顺丰搞起合作,直接盘活了老旧资产,还帮快递企业降低成本。

而南昌公交则目光更加长远,试水推出定制服务,比如婚庆巴士,让不少年轻人直呼新奇。

宽敞明亮的车厢坐满亲朋好友,车外刷着“囍”字,拍出来的照片既特别,又暖心,这一招直接吸引了数百场婚庆用车服务。

至于和公交渊源颇深的宇通客车,更是不只埋头国内发展,还拓宽了海外市场。

早在2021年,他们的眼光就盯上了国外市场,当年就出口了将近5000辆客车,营业额达到了44.88亿元,比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

到了2024年,海外出口暴涨到1.4万辆,直接收入152亿元,全球市场妥妥填补了国内需求减少的缺口。

公交的“希望”与未来

你或许觉得,这些自救的方法,听上去有点治标不治本。

但别忘了,公交行业毕竟是供给基础服务的一部分,说白了这个行业可以亏损,但绝对不能没有。

你家小区门口的破旧公交站,或许一时不那么热闹,但它永远不可能彻底消失。

而且比较现实的是,一些交通欠发达地区,公交的供给依然是刚需。

没人说让公交彻底消失在公共交通之中,而是必须找到适应时代的新模式。

比如说,票价不能太便宜也不能太贵,线路没必要来回重复设,还能不能在“高峰载客、闲时兼职”里找到资源盘活的新思路?

或许,几年后,你搭公交的体验会完全不一样。

车上的LED屏广告能定向投放,车厢尾部还能帮你代收快递,甚至只要一键预约,当晚你能坐“豪华软座”的定制公交回家。

这些变化或许离你不远,而公交这个行业,也会靠着这些努力,从“铁饭碗”摔碎后,重新打磨出新的“生存之道”。

总之,别担心它会彻底凉凉。毕竟,它还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是未来的公交,注定不再是你当年挤过的客车了。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多地客运站、公交关停调整,村民出行需求如何满足?

界面新闻:网传天津公交拖欠数月工资,其去年净亏损近7亿元

#头条深一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1

标签:财经   昔日   金饭碗   全国   公交   行业   车厢   客流   公交车   快递   站台   客车   城市   老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