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普朗鸣
编辑 | 普朗鸣
10月17号,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公开说,想就安世半导体的事跟中国谈谈,但距离荷兰政府冻结安世资产、罢免中方CEO张学政,才刚过去10天。
之前荷兰还敢没证据就抢中企股权,怎么突然就低头了?是中国的反制正好戳中了它的软肋,还是全球产业链的压力实在扛不住了?
2025年9月30号,荷兰政府突然扔出个冻结令,直接把中企闻泰科技控股的安世半导体给锁了。
全球30个实体的资产、知识产权,连人员调整的权力都没了,甚至当场就把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给免了。
而且这道命令依据的竟然是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结果荷兰拿出来用,有效期还设了整整一年,这种翻旧账的操作,在全球经贸圈里真不多见。
才过了一周,10月7号,荷兰企业法庭又干了件更蛮横的事,没任何实质性证据,就把闻泰科技手里安世半导体99%的股权和控制权都夺走,交给第三方托管。
事后荷兰政府说安世有严重治理缺陷,怕关键技术流失影响欧洲安全,但这话刚说出口,就被事实打脸了。
2018年,闻泰科技花了332亿收购安世半导体,那时候安世刚从飞利浦分出来,正陷在财务困境里,快撑不下去了。
是中方团队接手运营后,安世才慢慢缓过来,不仅做到了零负债,2024年还贡献了147亿营收,占闻泰总营收的六分之一。
过去五年,安世给荷兰交的企业所得税就有1.3亿欧元,还在当地创造了几千个稳定工作岗位,不管看财务数据还是社会贡献,荷兰说的治理缺陷,就是政治干预的借口。
荷兰这些操作跟美国的动作几乎同步,9月29号,美国商务部刚发了新规,把制裁范围扩大到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而安世是闻泰的全资子公司,正好撞在枪口上。
转天荷兰就跟着发了冻结令,后来还有法院文件曝光,美国早在今年6月就给荷兰施压,明着说安世想拿实体清单豁免,就得换掉中国籍CEO。
到了9月,美国商务部副局长还偷偷去了海牙,跟荷兰经济部、外交部还有ASML的高管关起门来谈,结果一周后荷兰法院就判了对安世不利的结果。
这么多迹象摆着,荷兰敢这么横,背后全是美国在撑腰,面对荷兰这种不合理的操作,中国的反制来得又快又准,每一步都打在点子上。
荷兰9月30号发冻结令,10月4号中国商务部就出了出口管制通知,明确不让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的子公司和分包商出口特定元器件,这一下直接掐住了安世的产能命脉。
安世可是全球年出货1100亿件芯片的大企业,但它70%的产能都在中国,单是广东东莞的封装工厂,就承担了七成最终产品的出货。
出口管制一落地,安世的生产线立马就停了,到10月14号,安世没办法,只能在官网上发声明,承认受中方管制影响,没法保证订单正常交付,正在申请豁免。
但核心产能攥在中国手里,没有中方点头,所谓的豁免就是缓兵之计,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没过几天,10月9号,中方又出了更关键的一招,把5种中重稀土纳入出口管制。
这次管制不只是管原材料,连冶炼技术、磁材设备都包含在内,甚至规定只要产品里中国稀土成分超0.1%,出口都得申请许可。
这政策一下就卡断了荷兰半导体产业的脖子,尤其是对ASML的光刻机生产影响最大。
在半导体行业里,ASML的EUV光刻机是造高端芯片的核心设备,但这种光刻机特别依赖稀土磁体。
单台就得用超过10公斤稀土磁体,其中磁悬浮工作台要想做到纳米级精度,必须用掺了镝的钕铁硼永磁体。
而在全球稀土产业链里,中国的优势没人能比,93%的磁体制造产能、90%的分离加工能力都在咱们手里,就连美国企业到现在都没掌握99.999%纯度的稀土提纯技术。
据说ASML现在库存的钕铁硼磁体,只够维持8周生产,要是稀土出口许可申请拖几天,ASML的EUV光刻机月产能可能就少15到20台,一年损失得有32亿欧元。
为了绕开管制,ASML也曾想把磁材生产搬到马来西亚,可一算账才发现,不仅材料成本要涨12%,新工厂最早也得2027年才能投产。
要是换用钐钴磁体代替钕铁硼磁体,又会让光刻机重40%,还得重新设计结构,研发周期至少多18个月,两种办法都没法短期解决问题,ASML这下是真没辙了。
与此同时,闻泰科技也没光等着,联合国际律所向荷兰行政法院起诉,说荷兰政府的部长令越权了。
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也没闲着,多次正式交涉,10月13号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反对荷兰把国家安全概念用过头、搞歧视性做法,肯定要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种企业往前冲、国家做后盾的配合,让荷兰陷入了尴尬,抢了公司却拿不到产能,还得赔订单违约的钱。
中方反制的效果很快就传到了全球产业链,最先慌的是靠安世芯片的欧美车企。
安世生产的功率半导体,是电动汽车电源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在全球成熟芯片市场占了20%的份额。
可车规级芯片有个特点,认证周期要2到3年,车企一旦定了供应商,短期根本找不到替代品。
这麻烦很快就显出来了,特斯拉美国工厂已经开始减速,生产线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两周。
大众、宝马的新车量产计划也停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急了,警告说要是11月前安世芯片的事还解决不了,欧洲得有30万辆车没法下线。
美国的通用、福特更直接,给荷兰政府发函说,下个月芯片供应要少15%,要是因为缺芯片让工厂停产,所有损失都得荷兰负责。
这边车企的压力还没消,ASML的困境又让荷兰政府坐不住了,现在ASML的EUV光刻机交货周期,已经从原来的12个月拖到18个月,三星、台积电这些大客户都得调整2纳米、3纳米芯片的量产计划。
ASML是荷兰的支柱企业,它一难,荷兰的经济和就业都受影响,政府没法再装淡定了。
10月17号,也就是冻结安世资产的第10天,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终于松口,说想就安世的事跟中国谈判,消息已经发给中方了。
但这份求和声明里,还带着点傲慢,卡雷曼斯特意强调希望安世半导体以后还在荷兰发展。
可他好像忘了,安世本来就是中国企业,自从闻泰收购后,不仅砸钱帮它扭亏为盈,还把研发投入提了150%,现在荷兰抢了公司,又想拿安世当筹码谈条件,这想法实在不切实际。
中国外交部之前已经把话说明白了,想靠胁迫讹诈中国,根本没用,美国就是例子。
言外之意就是荷兰要是不先改过来,把对安世的资产冻结、股权托管都撤了,就别谈什么谈判。
更何况,中国手里能反制的牌还多着呢,锂电池、光伏组件、关键矿物这些领域,我们都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要是反制再升级,荷兰的损失会比现在大得多。
荷兰这场10天就服软的闹剧,不光让自己陷了被动,也给那些想跟着美国遏制中国的国家提了个醒,现在全球化这么深,想靠霸权抢东西,最后只会坑了自己。
本来荷兰想借着美国的势力抢中企资产,却没算到中国在产业链里的核心地位,不管是安世的产能布局,还是稀土的供应链优势,都是中国长期积累出来的竞争力,不是短期能替代的。
现在荷兰求和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能不能认清现实,把对安世的不合理限制全撤了,直接决定这事往哪走。
要是还抱着傲慢想谈条件,只会招来更坚决的反制,毕竟,中国早不是过去那种任人欺负的国家了,有足够的能力保护自己企业的合法权益。
这事也再一次证明,国际经贸合作得守市场原则和国际规则,不能搞阵营对抗或技术霸权。
只有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坐下来平等对话解决分歧,才能让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这不仅对中国有利,也是全球各国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信息来源:
想和中方谈谈,但荷兰还在狡辩:不是美国让干的--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