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参加妈祖诞有多受重视?两杠三星为她开路,亿万大佬只配拍照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编辑 阿欧

不愧是“妈祖”选中的女人。

在2025年的妈祖生日祭典上。

46岁的女演员刘涛“杀疯了”。

一级警督护航、开路。

央视主持亲自陪同。

亿万大佬只能在背后拍照。

可以说是排面拉满。

刘涛不就是一个普通的女明星吗?

之前还因为演技油腻被老公当众说是“戏子”而遭到群嘲。

怎么到了福建却完全换了一副待遇?

一切的故事。

都要从2012年的一部电视剧开始讲起。

一部电视剧,让刘涛直接在福建“封神”

2012年,一部名叫《妈祖》的电视剧火遍大江南北。

尤其在东南沿海一带,更是红到万人空巷。

究其原因,正是沿海地区的妈祖信仰。

妈祖本名林默娘,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的三月廿三。

相传她出生时 “香气满室,弥月不散”。

而她自幼聪慧过人,不仅能识天象、知海讯。

还跟着父亲学会了驾船急救,常冒风浪救助落难渔民。

十六岁那年,她做出了第一件 “神异之事”。

某天突然闭门昏睡,梦中见父亲和哥哥出海遇狂风。

她死死拉住父亲的船桅不放,却被母亲唤醒。

醒来后哭着说 “父亲获救,哥哥却坠海了”。

家人半信半疑,三日后果然见父亲浑身湿透归来。

悲称同行的兄长已被巨浪吞没。

原来默娘梦中 “元神出窍” 救父,却因母亲呼唤中断,未能救下哥哥。

此事后,默娘愈发专注于海上救助。

她走遍沿海渔村,把辨识天气的经验编成歌谣教给渔民。

还亲手制作 “妈祖灯笼” 挂在高处,为夜航船只指引方向。

宋太宗雍熙四年。

二十八岁的默娘在一次台风中观测海象时,忽见远处商船被巨浪打翻。

她立刻驾着竹筏冲去,救起十余名渔民自己却因力竭被卷入漩涡,再也没有回来。

乡亲们在海边遍寻不着,只发现她的布鞋漂在海面。

次日竟在湄洲最高峰 “升天古迹” 处,看到彩云缭绕中浮现出默娘的身影。

人们相信,她已功德圆满,羽化成仙。

默娘 “升仙” 后,神迹传说越来越多。

有人说在暴风雨中看到她踏浪而来,手持红灯为船只引路。

有人说翻船时抓住一块刻着 “默娘” 二字的木板,竟平安漂到岸边。

当地渔民开始在她升天的地方修建小祠,称她为 “湄洲神女”。

这便是最早的妈祖庙。

随着时间推移,朝廷也不断加封。

南宋时封 “灵惠夫人”,元代封 “天妃”,清代晋封 “天后”。

民间则亲切地称她为 “妈祖”,意为 “海上的母亲”。

在东南沿海渔民心中,妈祖不是遥不可及的神灵。

而是一位 “永远在守望的亲人”。

作为渔民的守护神,妈祖在东南沿海的地位几乎无人能及。

原本官宣刘涛要演妈祖的时候。

观众一边倒几乎都是反对的。

直到刘涛在妈祖庙前的一拜。

才让各位观众放下了心来。

选角靠掷杯?刘涛被妈祖“钦点”

原来2012 年《妈祖》剧组选角时,直接玩了波大的。

跑去妈祖庙用 “掷杯问卜” 定人选!

据说原定的林心如连续三次掷出 “哭杯”(两阴面),表示妈祖不同意。

轮到刘涛上场,好家伙,三次全是 “圣杯”(一阴一阳),当场把围观的信众看呆了。

“这是妈祖自己挑的人啊!”

就说这波玄学操作,直接给刘涛的妈祖之路开了个 “神级副本”。

为了贴近妈祖 “立德、行善、大爱” 的精神内核。

刘涛在湄洲岛与渔民同吃同住。

学习莆仙方言、出海捕鱼,甚至参与妈祖游神仪式。

拍摄期间,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挑战。

在 12 级台风中吊威亚拍摄 “定海神针” 场景。

被狂风吹得全身灌沙仍保持 “慈悲微笑”。

零下 5℃拍摄落水戏冻至嘴唇发紫。

高温下裹六层纱衣中暑边缘仍维持端庄仪态。

更令人动容的是,剧组因预算有限用鼓风机模拟海浪。

她却用晾衣杆充当 “降魔杵”,将简陋道具演绎出神话质感。

最终《妈祖》在福建创下 5.137% 的收视率神话。

至今仍是央视神话剧标杆。

剧中刘涛塑造的妈祖形象发髻如船帆、发簪似船桨。

慈悲眼神与壁画中的妈祖如出一辙,被当地老人惊呼 “妈祖显灵”。

这种艺术与信仰的共振,让她在福建获得了近乎 “神圣” 的地位。

网友自发将她的剧照与妈祖画像并列供奉。

甚至有老人告诫晚辈 “不可说刘涛坏话”。

而刘涛也没有辜负福建观众对她的信任。

这些年她不仅谨言慎行,维护了妈祖的体面。

还用公益活动将戏中的“大爱” 精神延伸到现实。

更是获得了不少福建观众的喜爱。

为妈祖进献寿桃,刘涛成为福建顶流

2025年4月18日-20日。

正好是妈祖诞辰1065年的周年庆典。

刘涛作为很多观众心目中的“荧幕妈祖”。

被邀请亲自给妈祖敬献寿桃。

大典当天。

刘涛穿着一身粉色的唐装现身。

妆容发型也尽显端庄大气。

在仪式现场,刘涛全程保持着肃穆而虔诚的姿态。

她双手捧着一个半人高的鎏金寿桃,桃身环绕 108 片牡丹花瓣。

桃尖缀以金箔 “海波纹”,寓意 “护佑四海、圆满吉祥”。

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仿佛将对妈祖的敬意融入脚下的青石板路。

当她接近庙宇时,更是主动将雨伞交给工作人员。

冒着大雨完成最后的行进。

湿漉漉的发丝贴在脸颊上,却丝毫没有动摇她的专注。

刘涛的出现让整个湄洲岛陷入沸腾。

数千名信众从世界各地赶来,将祖庙围得水泄不通。

当她捧着寿桃步入正殿时,现场响起此起彼伏的 “咔嚓” 声。

有老信徒激动得眼眶泛红,嘴里喃喃念着 “妈祖保佑”。

年轻香客则一边拍照一边发朋友圈。

一级警督护航、省级领导全程陪同。

献寿桃环节更成为全球 5000 万信众瞩目的焦点。

这次参加完妈祖诞辰的盛典以后。

刘涛又被拍到以极具福州传统特色的“三条簪”造型亮相福州三坊七巷。

引发全网关注。

刘涛此次佩戴的 “三条簪” 并非普通饰品。

而是福州明清时期已婚妇女的传统发饰。

三根扁平银簪以特定角度固定发髻。

主簪刀刃向下象征守护家庭。

副簪交叉向外寓意抵御外邪。

整体造型暗含 “三生有幸” 的吉祥寓意。

非遗传承人特别指出,刘涛的盘发手法精准还原了老福州的规范。

甚至连簪花位置都严格遵循传统。

茉莉花簪点缀于右侧,呼应福州 “茉莉之乡” 的美誉。

刘涛的福州之行,绝非简单的明星打卡。

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传播行动。

从刘涛身旁的主持人朱广权推测。

此次福州的行程应该是在录制央视的纪录片《城市风华录》。

而随着节目的热播。

一定能为当地的文旅注入流量。

这些善举让福建民众坚信,她不仅是妈祖的扮演者,更是妈祖精神的践行者。

在福建,刘涛的地位早已超越普通明星。

她是官方认证的文化符号,是民间信仰的情感投射。

更是全球华人联结的精神纽带。

正如文旅部门对她的评价:

“从荧幕女神到文化纽带,她用 13 年把自己活成了妈祖文化的现代表达”。

这种地位的建立,不是靠资本运作或流量炒作。

而是源于对文化的敬畏、对信仰的尊重,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结语

刘涛与《妈祖》的故事,是一场艺术创作与民间信仰的奇妙相遇。

她用虔诚的态度塑造角色,用持续的行动践行精神。

最终从 “演员” 升华为 “文化图腾”。

在福建,她不再是单纯的明星,而是妈祖文化的传承者、海上丝绸之路的使者

以及三亿信众心中 “人间妈祖” 的具象化身。

这种跨越虚构与现实的文化共鸣,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动人注脚。

【免责声明】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热搜第一!演员刘涛为妈祖献寿桃.动静贵州.2025-04-21

演员刘涛,官宣新身份!.环球时报.2025-04-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4

标签:三星   妈祖   大佬   寿桃   福州   开路   福建   渔民   沿海   观众   重视   父亲   精神   文化   刘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