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从奇迹救援到灾难元凶,中企在赞比亚的遭遇令人心寒!
曾被政府盛赞的善举,竟在半年后引来800亿美元的惊天索赔,这笔天文数字不仅远超赞比亚国力,更像是一把悬在中国企业头上的利刃。
面对恩将仇报的指控和西方推波助澜,中国将如何反击,捍卫自身权益?
故事始于今年2月18日凌晨,彼时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的尾矿坝,于一场仿若天河倾泄的暴雨中,蓦然出现一处溃口。
据中国有色矿业事后公告,缺口的出现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一方面有人盗割坝体防渗膜,另一方面当地恰逢二十年来最强降雨,二者叠加共同触发了这场灾难。
溃口一开情况万分紧急,尾矿水中富含重金属和酸性物质,一旦大面积冲入附近的河流与农田,后果不堪设想,那将是对环境和民生的双重毁灭。
但中国企业的应急反应几乎是瞬时的,天还没亮不等太阳升起,他们已经调动了数十台重型工程机械和上百名工人,投入到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从深夜到凌晨,抢险工作从未停歇,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半,那个危险的溃口终于被成功封堵,一场可能蔓延开来的环境灾难,被硬生生摁在了萌芽状态。
这一点绝非企业自说自话,后来的现场调查也证实,污染的扩散范围得到了有效控制,远没有某些夸张报道里渲染的那么严重,根据评估泄漏量最终被控制在了5万立方米。
堵住缺口只是第一步,后续涉事中企按照赞比亚政府亲自出具的损害赔偿报告,对所有受影响的农户进行了赔偿,同时投入巨资启动环境修复工程,包括设立一个300万美元的河流修复基金,并为当地居民修建了临时的净水站。
到了今年的8月7日,赞比亚政府亲自召开发布会,向外界通报了积极的进展,水体pH值已经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持续下降,并未发现任何重大健康问题或疫情爆发。
如果这些话是事实,那足以证明中国企业的补救措施是迅速且有效的,如果这些话是谎言,那撒谎的也是赞比亚政府自己。
紧接着在9月,赞比亚副总统还亲赴现场调研,并对治理成果表示了赞赏。
按理说事情到这里本该画上句号,发生事故、快速响应、赔偿到位、政府确认、危机解除,一切都走在一条清晰、合理的解决路径上。
然而故事的走向却拐进了一条让人匪夷所思的岔路。
就在赞比亚政府公开表扬中企仅仅一个月后,当地11名自称代表200名农民的授权民众,突然向法院提交了一份请愿书。
他们要求中方企业设立一个高达800亿美元的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并额外支付2亿美元的紧急救助基金。
这份诉状上的数字,离谱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了单位。
放眼全球,类似的溃坝事故赔偿金额都有参照,2015年巴西淡水河谷那场导致多人死亡的特大溃坝事故,最终的赔偿总额约为20亿美元。
德国大众汽车震惊全球的尾气门事件,罚款加赔偿总计153亿美元。
即便是发生在赞比亚本土的污染事件,一家欧洲企业被发现排污,罚款不过500万美元,南非某企业的尾矿泄漏,赔偿金也仅为200万美元。
而这次没有人员死亡,污染得到控制,政府也已确认修复有效的事故,却冒出了800亿美元的天价索赔,这笔钱几乎够给赞比亚全国每一个人分到将近4000美元。
更诡异的是原告的身份,诉状声称代表200名原告,但经过法院核查,真正签署授权书的,其实只有那11个人。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大火中拉了邻居一把,回头却发现他拿着一张天价账单,说灭火的水淹了他家地毯。
从工程现场的紧急抢险,到新闻发布会上的公开赞扬,再到法院文书上的冰冷数字,这条线走得让人心里发冷,这种逻辑的断裂背后,很可能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
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即将在2026年到来的赞比亚大选,在许多非洲国家的政治生态中,大选前夕,外资企业尤其是掌控着国家经济命脉的矿企,往往会从合作伙伴的角色,变成政客们可以随时打出的一张牌。
现任总统希奇莱马一直高举清廉政府和环境优先的大旗,口号要兑换成选票,就需要有足够鲜明的案例来证明自己言出必行。
而掌控着赞比亚70%以上铜矿产能的中国企业,无疑是一个分量十足的靶子。
将外企塑造成环境破坏者,既能转移国内民众对经济困境的注意力,又能展现对外国资本的强硬姿态,以此来争取民意支持。
另一个推动力,源于赞比亚自身的经济困境,作为非洲重要的产铜国,赞比亚却在2020年因外债问题遭遇过主权违约。
对于一个本就背负沉重债务的国家来说,任何一个能够变现的机会,都充满了诱惑。
环境赔偿这个在国际纠纷中常见的理由,时而是伸张正义的利剑,时而也可能沦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面对这场荒诞的闹剧,中方的回应清晰而坚定,中国外交部明确表示,中方企业已经履行了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接受这种毫无根据的无理索赔。
与此同时,中国有色矿业也已经聘请了当地的律师团队,准备用赞比亚政府自己出具的环评报告和赔偿凭证作为铁证,在法律层面进行应对。
事实上赞比亚根本无法承受失去中国企业的代价,铜矿出口占该国出口总收入的80%,而中企掌控着其中超过70%的产能。
一旦中企因这场纠纷受挫甚至撤离,消失的不仅是数万个工作岗位,还有公路的维护、学校的运营、医疗的援助。
这场风波至今仍在发酵,但它给所有走出国门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在海外投资,仅有技术和善意是远远不够的。
中赞之间半个多世纪的合作,是用一砖一瓦、一针一线建立起来的,它不应该被虚高的数字绑架,更不应该被别有用心的政治算计所割裂。
我们希望这个故事的结局,能回到那个凌晨三点半的矿灯之下,人们的努力是为了修补现实的缺口,而不是为了制造人为的裂痕,让本应共赢的合作关系无端流血。
参考资料:
环球时报《中国企业被索赔800亿美元?中方回应》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