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美国商务部突然宣布,撤销英特尔、三星、SK海力士三家在中国的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VEU)资格,这个决定迅速打破了全球芯片行业的宁静,也引发了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应。
中国商务部在仅仅一天后迅速作出回应,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并警告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企业正当权益。
这场突如其来的“芯片风暴”,不仅让整个半导体行业神经紧绷,也把世界的目光再次拉回中美科技摩擦这条火线上。
美国此举到底是为了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还是在逼迫三星和海力士这些跨国巨头重新选边站队?中国会如何反击?中美科技博弈是否已进入新阶段?
所谓“经验证最终用户”制度,其实是美国自己设立的一种出口便利机制。简单来说,只要企业进入这份名单,就可以在不反复申请的情况下,采购一些受限的美国技术和设备。
这个机制原本是给“守规矩”的企业开绿灯的,但美国突然反手一刀,把三家企业从名单中踢出,等于强行关上了这扇门。
事件的焦点,不只是中国企业,而是三星和海力士这两家韩国公司。这两家企业在中国投资多年,光是在西安和无锡的芯片工厂,就承载了它们全球产能的一大半。美国这一手,不是精准打击,而是连自己盟友也一并拉下水。
2023年,美国还曾对三星和海力士承诺豁免出口管制,允许它们继续在中国使用美国设备。现在突然翻脸,说明华盛顿的算盘变了。他们想要的,不只是限制中国,更是逼迫这些企业在中美之间站队。
撤销VEU资格,看似是一个技术性动作,其实背后隐藏的是赤裸裸的战略意图。这三家工厂的一个共同点是:都在中国境内进行高端芯片制造或者加工,产能庞大,技术先进。如果这些工厂没有办法获得美国设备,势必会影响扩产甚至正常运作。
三星 海力士
三星西安工厂的NAND产能,占据了它全球总产量的40%。SK海力士在无锡的DRAM生产,也支撑着它全球销售份额的半壁江山。至于英特尔大连,早已和中国本土的上下游形成深层次合作。美国这招,实际上是想逼这些企业要么砍掉中国市场,要么搬回美国拿补贴。
可问题是,搬一个半导体工厂不是搬家那么简单。一个芯片厂动辄几十亿美元投资,数千员工,供应链环环相扣。不是说走就能走,更不是说想回美国就能回美国的。
美国这次出手,其实是在切断三方合作的可能性。中国提供市场和制造能力,韩国拥有存储芯片技术,美国掌握设备和软件。三者合作多年,早已形成互补共赢的模式。美国现在硬生生要拆散这套体系,不仅是损人,也可能是害己。
三星企业
芯片行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互相依赖。设计、制造、封测、销售,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全部流程。美国妄图通过管制手段重塑产业分工,最终只会加剧全球不稳定。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非常明确,指出这是“将出口管制工具化”,并强调“将采取必要措施”。这并不是一句空话。过去几年,美国对华为、中芯国际等公司出手时,中国也采取了反制措施,例如对稀土、镓、锗、石墨等关键材料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在关键原材料上的地位,是欧美企业无法回避的现实。无论是锗用于光通信,还是镓用于5G射频,亦或是石墨用于电动车电池,这些都是先进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础。美国要打“卡脖子战”,中国也有自己的“锁喉钥匙”。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立刻反制,中国也可以通过支持本土企业,对市场进行替代。每一次美国的制裁,都会成为中国加快国产替代的动力。过去的经验已经证明,越是打压,中国越是强大。
这次被踢出名单的三家企业,其实已经在中国深耕多年。它们的产品不仅供应中国市场,也出口至全球。一旦受限,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中国,更是全球下游厂商。从智能手机到汽车,从服务器到AI芯片,几乎所有产业都会受到牵连。
美国这波操作,其实也让自己的企业陷入了风险之中。英特尔本身就是美资企业,它在中国的布局是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现在美方撤销授权,等于自己人打自己人。这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怀疑华盛顿的政策稳定性。
规则说变就变,“白名单”说踢就踢,企业怎么敢安心投资?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严重扰乱了全球市场的预期,也打击了跨国公司对美国制度的信任。
韩国方面其实也出现了反弹。在过去的类似事件中,韩国政府曾多次向美方表达担忧。即使是盟友,也不愿意被当成筹码使用。韩国企业如果最终被迫退出中国市场,不只是损失订单,更是损失未来。
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无需赘述。即使面对外部压力,全球企业依然在加码中国投资。三星、海力士、台积电都曾表态不会轻易撤出中国。因为他们清楚,这里不仅是工厂,更是消费终端,是技术合作伙伴,是长期战略支点。
中国的反制方式也不会局限于某一种。除了关键资源管制,更可能通过政策支持、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手段,引导全球资源向本土企业倾斜。长期来看,这反而可能加快中国芯片产业的自主化进程。
这场风波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全球产业链的大洗牌。美国想要主导规则,重新定义“谁能参与,谁被排除”,但现实已经远远超出了它的控制范围。
过去几年,美国试图构建“芯片四方联盟”,把日本、韩国、台湾地区拉入自家阵营。可现实是,联盟内部分歧不断。日本担心出口损失,韩国不愿牺牲市场,台湾则更关心自身安全。所谓的“统一战线”,更像是一盘散沙。
中国没有被孤立,反而是美国逐渐被孤立。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意识到,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技术。去美元化、去美国化的趋势已经悄然发生。
这次撤销VEU资格的决定,不只是一次技术性调整,而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它想通过产业链控制,延缓中国高科技发展,同时拉拢盟友重新站队。可惜,这种“绑架式联盟”注定难以持久。
中国的选择是继续沉着应对。通过政策手段稳住在华外企,通过技术手段突破被封锁的瓶颈,通过全球合作吸引新伙伴。每一次挑战,都会成为一次成长的机会。
未来的半导体竞争,不会只靠一纸授权、一项制裁决定胜负。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谁能稳住市场,谁能凝聚产业,谁能赢得信任。
美国的这次操作不只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可能砸掉了全球信心。中国的回应不是情绪化的反击,而是有节奏、有策略的应对。这场对抗还会继续,但天平正在慢慢倾斜。真正的赢家,不是出手最多的一方,而是最能坚持到底的一方。
信息来源:
商务部:坚决反对美国撤销三星等三家在华半导体企业“经验证最终用户”授权
2025-08-30 23:54·新华网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