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4小时,以色列迎来3个噩耗,内塔尼亚胡被逼宫,特朗普失声

8月6日,耶路撒冷夜色未央,特拉维夫街头依旧人声鼎沸。据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最新通报,7月至今,加沙地带平民伤亡人数已突破8万,国际红十字会与人权观察组织都警告:以色列当前面临的,不只是一场军事冲突,更是前所未有的多重危机。

短短24小时内,三重噩耗接连落在以色列头顶——胡塞武装远程打击、国内政军分裂激化、国际盟友支持动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面对多线施压,曾经的坚定盟友特朗普罕见保持沉默,地区格局骤然生变。

胡塞武装“精准打击”

8月3日至8月5日,也门胡塞武装连续发布声明,宣称无人机和“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已覆盖以色列多座核心城市与港口。

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雅法、阿什凯隆、海法港无一幸免。以色列国防军确认拦截了一架无人机,但未公布更多细节。胡塞方面高调宣称“行动取得成果”,双方信息呈现鲜明对峙,局势扑朔迷离。

胡塞武装近两年借助红海、阿拉伯海特殊地理优势,频繁远程打击以色列本土,导弹与无人机技术迭代升级,战场范围不断扩大。美国与胡塞之间虽有停火协议,但以色列始终被排除在外。军事压力层层叠加,令以色列多线防御能力趋于紧张。

以军曾远程空袭也门,试图遏制胡塞攻势,但收效甚微。新一轮袭击发起后,以色列港口物流一度陷入停滞,全球航运保险费率上调,外部经济风险溢出迹象明显。

地区安全研究机构INSS警告,胡塞袭击已不再局限于象征性骚扰,而是进入对以色列国家安全构成实质威胁的新阶段。以色列海空枢纽随时可能遭遇更大范围的袭扰,区域局势变得格外复杂。

内塔尼亚胡被逼宫

8月2日晚至8月6日,以色列国内局势急转直下。哈马斯发布以色列人质视频,点燃全国抗议潮。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海法等地数万人走上街头,高呼停火、营救人质。

抗议队伍中既有普通市民,也有被扣押人员的家属团体。社会情绪愈加激烈,指向以色列政府军事政策的合法性危机。

以色列国内最核心的政军高层罕见达成共识。以色列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摩萨德、国家安全总局、军事情报局前后几任局长一致认为:“应立即结束加沙战争,通过谈判解救人质。”

反对党领袖、前总理拉皮德公开表示,“以色列社会不再支持无休止的军事行动。”超600名前安全高官联名致信特朗普,要求美国施压内塔尼亚胡结束军事行动。

以色列政府内部出现严重意见分裂。内塔尼亚胡力主“彻底控制加沙”,军方与情报机构坚决反对,担忧激烈军事打击将导致人质被杀害。国防部认为,清除哈马斯需要极长周期,单靠武力无法达成目标。

司法系统此时也雪上加霜,内塔尼亚胡因涉嫌欺诈被检方起诉,若罪成最高可判10年监禁。以色列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分裂与焦虑,政府合法性问题浮出水面。

特朗普沉默,美以关系生变

外部压力同样骤然加码。美国总统特朗普,曾一度是内塔尼亚胡最坚定的国际盟友,“亚伯拉罕协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8月,面对以色列多重危机,特朗普选择罕见沉默。美媒普遍解读为对内塔尼亚胡的警告,意在促使以色列调整政策,避免地区局势彻底失控。

超600名以色列前安全高官联名致信白宫,要求美国以更强硬手段施压以方。美国国务院表态,强调人道停火与营救人质优先。“亚伯拉罕协议”进展因以色列加沙行动受阻,美以关系实质层面出现松动。英、法、沙特、伊朗、土耳其、俄罗斯等国也密集发声,要求以色列立即停止对加沙的军事行动。

俄罗斯则在8月5日就本国外交使团车辆在以色列非法定居点附近遭袭事件,向以色列提出强烈抗议。莫斯科要求以方给出结论,公开指控以军未阻止袭击者。普京与内塔尼亚胡近期保持密集通话,俄方表态“不会出卖伊朗”,警告美以勿越界。国际盟友支持体系出现松动,令以色列在全球大国棋局中承压加剧。

伊朗与巴基斯坦结盟,真主党虎视眈眈

新一轮地区格局变化正在酝酿。8月3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抵达伊斯兰堡,与巴基斯坦总理谢里夫共同签署能源、边境贸易、交通联通等多项协议。双方宣称将未来双边贸易从30亿美元提升至100亿美元。虽然合作重心目前仍在经贸领域,军事合作的可能性已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伊朗与以色列长期敌对,空军装备老化,而巴基斯坦空军技术实力雄厚。若伊朗成功引入巴基斯坦空军技术或装备,地区空中力量平衡将被打破。

巴基斯坦与以色列无外交关系,立场一直敌对。军事观察人士普遍认为,未来如伊朗与巴基斯坦加深军事合作,以色列在中东的空中优势或将不复存在。地区安全格局、军力对比都将迎来全新变量。

黎巴嫩真主党则公开表明立场:一旦以色列对黎发起新一轮战争,将实施强力报复。伊朗方面,8月5日宣布处死一名为以色列摩萨德提供情报的间谍,强化了对以色列“斩首”与精准打击的预防措施。多重外部军事威胁形成合围之势,以色列安全环境持续恶化。

困局何解?

在国际社会一再呼吁下,停火谈判依然难有实质进展。以色列安全形势全面承压,胡塞武装、哈马斯、真主党、伊朗、巴基斯坦等多线军事压力不断升级,国内政军分裂、社会抗议、总理司法危机叠加,传统盟友支持体系动摇,俄罗斯公开发出最后通牒。联合国安理会多次紧急会议,未能推动各方达成共识。

以色列军事打击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人道灾难与国际指责声浪持续高涨。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8月初数据,二季度以色列GDP同比下降2.1%,军费支出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社会福利与基础建设项目被迫削减。国内民众对战争政策的质疑与反对声势愈演愈烈,社会撕裂加深。

以色列政府如果继续推进对加沙的全面占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未来极有可能被迫撤出加沙,甚至出现“新一轮哈马斯”填补真空持续战争只会加剧地区仇恨和安全压力,政权合法性与国家安全都陷入高度不确定。

参考资料:

央视新闻:2025-08-06 09:38:以色列国内多方反对扩大加沙战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8

标签:财经   以色列   噩耗   小时   伊朗   巴基斯坦   哈马斯   特拉维夫   盟友   人质   军事   地区   亚伯拉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