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防秋燥,补水+润燥双管齐下
秋季气候干燥,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皮肤干涩等“秋燥” 症状。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 1500-2000 毫升,以温水为佳,避免过量饮用冷饮刺激肠胃;可搭配蜂蜜水(晨起空腹饮用效果佳)、川贝雪梨汤(加少许冰糖调味)润燥。
饮食上多吃银耳(可搭配莲子、百合熬粥)、百合(清炒或煲汤均可)、梨(生吃或煮梨水)等滋阴食材,少吃辛辣刺激的火锅、烧烤。

2.警惕“秋乏”,科学调整作息+饮食
秋天气温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减慢,易感到疲倦乏力。建议每晚保证7-8 小时睡眠,尽量在 22:30 前入睡,早晨6:30-7:00起床,顺应“秋主收”的养生原则;中午可小憩 20-30 分钟,避免久睡反而加重乏力感。
白天多到户外晒太阳(上午9-10点最佳),阳光能促进体内维生素 D 合成,调节生物钟,缓解秋乏。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为身体补充能量,减少 “秋困” 困扰。

3.秋季运动,适度温和防损伤+护阳气
秋季适合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温和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高强度健身)导致津液过度耗损。
运动前做好5-10分钟热身(活动关节、拉伸肌肉),运动后及时擦汗、更换干爽衣物,以防风寒入侵;运动时间建议选择上午9-11点或下午15-17点,此时气温适宜,避开早晚低温时段,保护体内阳气。

4.预防呼吸道疾病,细节筑牢防线+增强体质
秋季是流感、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每日开窗通风2-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外出到人群密集场所(如商场、地铁)时规范佩戴口罩,回家后及时洗手消毒。

建议60 岁以上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尽早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增强特异性免疫力。同时,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果蔬(如橙子、西兰花),搭配山药、萝卜等润肺食材,从饮食层面增强抵抗力。
5.秋季护肤,内外兼顾防敏感
秋季空气湿度下降,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易出现干燥、瘙痒、脱屑甚至敏感泛红。日常护理中,洗脸水温控制在32-38℃,避免用碱性强的洁面产品;洗澡时间不宜过长(10-15 分钟),每周洗澡2-3次即可,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身体乳锁住水分。

护肤品选择温和的保湿类产品,避免使用含酒精、酸类的刺激性护肤品;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维生素E的坚果、牛油果,帮助修复皮肤屏障。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25-11-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