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没顾客,骑手满街跑!餐饮行业到底如何打赢“堂食保卫战”?

前言

城市街头,外卖骑手频繁进出餐饮店取餐,后厨里锅碗瓢盆声不绝于耳,一派忙碌景象;可转身看向堂食区,却只有寥寥几桌客人,桌椅大多空置。

一边是低价外卖让消费者青睐、平台订单暴涨,一边是餐饮老板面对冷清堂食愁眉不展——这场堂食“保卫战”,究竟该如何突破困局?

冰火两重天:外卖火爆,堂食遇冷

如今,“0元奶茶”“6.9元两荤一素”“9.9元整只烤鸡”等低价外卖,成了不少消费者的日常选择。手指轻点手机,美食就能送上门,这样的便捷与实惠,让平台订单量持续攀升。

但在餐饮店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嘉兴麻辣烫店老板可乐坦言,门店单日堂食营业额不足200元,到店顾客仅9人;合肥一家原本靠外地游客打卡的粉馆,7月客流突然“消失”,生意跌至上半年谷底;

外卖补贴悄然改变了消费者的习惯。米线店老板王宁算过一笔账,店内13元的堂食碎肉米粉,外卖补贴后5元就能送到家,导致午市堂食收入从2000元以上缩水至六七百元;

米粉店经营者徐婷也发现,不少老客放弃堂食,转而线上下单自取,长期低价让顾客觉得餐品“只值这个价”。

堂食客流持续下滑,餐饮老板们不禁疑惑:难道堂食真的要被外卖取代了?

堂食“基本盘”:餐饮经营的根基

事实上,堂食才是大多数餐饮店的生存核心。从成本来看,房租、人工是每天必须支付的固定成本,这些成本本质是为堂食服务的,若堂食客流少,固定成本分摊到每位顾客身上的金额就高。

以每月固定成本10.5万元的餐厅为例,月客流1000人时,人均分摊成本105元;客流达3000人时,人均成本仅35元,利润空间差距明显。

而外卖除了要承担固定成本,还需额外支付包装、配送费与平台抽成,单靠外卖很难覆盖成本。

从盈利与品牌角度看,堂食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堂食顾客点小吃、甜品、酒水等高毛利产品的概率更高,能直接提升单店收入;外卖则依赖低价竞争,利润微薄。

更关键的是,外卖依托平台“公域流量”,顾客黏性低,一旦停止补贴就可能流失;而堂食是“私域场景”,店内的环境、服务,以及菜品现做现吃的热气与风味,都能传递品牌价值,让顾客更认可品牌。

就像红烧肉,堂食时油润酥糯,外卖配送后却因降温变得油腻,口感大打折扣。既然堂食如此重要,该用什么方法挽回客流?

多管齐下:打响堂食“保卫战”

面对堂食困局,餐饮老板可从产品、招牌、定价、体验四个方向发力,扭转局面。

在产品上,要凸显堂食“现做现吃”的优势。外卖多依赖预制菜,牺牲了口味,而堂食可聚焦现炒小炒、现切涮肉、冒烟砂锅等菜品,让顾客有“必须到店”的理由。

“山居椿芽”的杭椒牛肉面,坚持“牛肉不隔夜、浇头不预制、面条不提前烫”,上桌时浇油还在冒烟,凭这份品质赢得复购;

潮汕牛肉火锅店现场切肉、费大厨透明厨房现切猪肉,用“可视化新鲜”建立顾客信任,让顾客愿意为品质买单。

打造差异化招牌菜也很关键。未来食创始人余奕宏表示,99%的顾客进店,是冲着“非你不可”的招牌菜。想吃酸菜鱼、辣椒炒肉时,顾客会第一时间想到特定餐厅,这就是招牌菜的心智锚点。

外卖低价让消费者对堂食定价敏感,但堂食不能盲目降价。费大厨的辣椒炒肉卖68元,远超外卖30元的均价,却能年销500万份、年收入破10亿,靠的就是“专业大厨现炒+明档现切”的可视化体验。

需要让顾客觉得“值这个价”。通过食材品质、制作工艺传递价值,才能让顾客接受堂食定价。

最后要优化堂食体验,吸引顾客驻足,让顾客放慢脚步,是线下转化的关键。

主打家庭客群的门店,在门口设木马、摇摇车,孩子玩耍时家长自然停留;通过店员互动、人偶巡游、特色装修等方式,也能引发顾客好奇。

如今消费者进店不只为吃饭,更追求愉悦体验,露营风、山野风餐厅的走红,也证明了场景打造的重要性舒适的环境、独特的体验,能让顾客更愿意走进堂食区。

结语

当外卖补贴的热度褪去,餐饮行业终将回归经营本质。堂食不是“过去式”,而是支撑门店盈利、建立品牌的“压舱石”。

只有认清堂食价值,从产品、招牌、定价、体验多方面发力,才能打赢这场堂食“保卫战”,让餐饮生意走得更稳、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美食   骑手   保卫战   顾客   餐厅   餐饮行业   外卖   成本   低价   大厨   客流   消费者   老板   餐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