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入围!玉门六度蝉联,瓜州首闯百强,酒泉凭什么这么硬?

近日,赛迪2025年西部百强县榜单揭晓,甘肃有两县入选西部百强县,继此前玉门市连续六年入选之后,瓜州县首次入围西部百强,成为甘肃又一个百强县,甘肃的西部百强县实现了新突破。

对甘肃来说,这不是一次孤立的榜单跃升,玉门已连续六年入围,延续着甘肃县域经济领头羊的荣光;瓜州则以首次跻身的跨越式突破,完成了从追赶者到佼佼者的蜕变。

两地一守一破的实践,不仅解码了资源型地区县域经济的转型之道,更勾勒出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也是酒泉这个甘肃县域经济领头羊的新突破。

01

此次赛迪公布的西部百强县包含四川、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重庆、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西藏12个西部省(市、区)除市辖区和特区以外的831个县级行政区,其中包含116个县级市、583个县、80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

此外,赛迪西部百强县的入选维度不是单一的经济指标,不同于不少榜单仅仅以GDP的高低来排名,赛迪的指标包括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创新能力、富裕程度、绿色水平5个方面,共计20个指标。

在经济实力方面,赛迪西部百强县设置了“双门槛”,即入选县的GDP必须在200亿元以上,其次入选县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必须在7亿元以上,除此以外还有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指标。综合这两个标准,甘肃能达到的也就是玉门和瓜州两个县域。

在增长潜力潜力方面,赛迪关注县域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增长可能性,包括经济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此次瓜州的入选就与增长指标息息相关,2020年,瓜州的GDP仅为96.7亿元,短短4年间,瓜州GDP就翻了一番还多,达到了200.2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其次还有创新能力,衡量入选县域在科技研发、创新投入、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能力,如研发投入占比、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

此外富裕程度和绿色水平也是赛迪重点关注的对象,富裕程度体现县域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状况,常用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绿色水平强调县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包括单位GDP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绿化覆盖率等指标。

比如一些县域,虽然GDP总量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了标准,但是人均经济指标非常差,其次在工业增加值和绿色水平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所以没有入选。而瓜州作为"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瓜州已建成各类电力装机1792万千瓦,其中风电占比超67%。

02

在西部百强县的榜单上,玉门的连续入围从来不是偶然,而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产业迭代与坚守。这座曾因石油而兴的城市,没有困于资源枯竭的魔咒,而是以“铁人精神”为底色,在转型中筑牢根基,在升级中扩大优势。

作为中国第一座石油城,玉门没有丢掉工业底色,而是将传统化工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同时锚定新能源赛道持续发力,依靠绿色化工、新能源、现代农业、文旅产业形成“四轮驱动”格局,玉门经济持续取得突破。

2024年278.27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背后,人均GDP超过20万元,这一数据不仅稳居甘肃县域首位,更跻身全国前列。这种坚守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对“工业强县”战略的长期践行,从石油经济的单点突破,到多元产业的协同发力,玉门用五年卫冕证明了转型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迭代升级。

玉门的连续上榜,本质是发展能级的持续提升。在政策赋能上,借力酒泉市“强县域”行动的统筹布局,享受“市县同权”“强镇扩权”等改革红利,获得充分的经济发展自主权。

在产业能级上,玉门不仅坐稳“甘肃第一经济强县”宝座,更成为区域产业协同的重要节点,玉门成为支撑酒泉区域经济的压舱石;在品牌塑造上,玉门早已超越地理名词,成为西部县域转型的标杆符号,其连续入围的轨迹,正是玉门经济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玉门的卫冕是厚积薄发,瓜州的首次入围则是后发先至的典型样本。这个锚定“农业优先型”“工业主导型”双定位的县域,用2024年突破200.2亿元的GDP、14%的同比增速,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目标,以全省第二的增速强势跻身西部百强。

瓜州的突围,始于对产业规律的精准把握。立足自身优势,当地聚力打造能源电力、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现代化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主导产业,推动产业链横向扩链、纵向延链,18家投产化工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5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构筑起坚实的产业梯队。

新能源领域聚焦“风光储氢输”全产业链,农业领域培育出12.6万亩枸杞、1.2万亩设施蜜瓜的特色产业集群,双塔镇更获批全国“枸杞特色产业强镇”,这种“主业突出、多业支撑”的格局,让后发地区实现了弯道超车。

更值得关注的是,瓜州深度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以锁阳城遗址、榆林窟等资源为依托,推动文旅融合,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展现了后发地区多点发力、全面突围的智慧。

03

玉门与瓜州的双雄并耀,绝非孤立的个案,而是酒泉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为西部县域提供了可借鉴的双轨逻辑。除了玉门和瓜州以外,肃州区此次入选西部百强区,而酒泉还有敦煌和金塔两个县域在锚定目标冲刺百强。

玉门的守,是对核心产业的深耕细作,是对发展根基的牢牢把握;瓜州的破,是对产业空白的填补,是对发展赛道的拓宽。两者共同证明,西部县域发展既要守住自身优势,把特色产业做深做透,又要敢于突破路径依赖,在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实现“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当然,玉门和瓜州两地的成功,离不开甘肃强县域行动和市级统筹协调的政策赋能,更离不开对市场规律的遵循。玉门的产业升级、瓜州的集群打造,都是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的结果,这种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结合,正是甘肃县域破解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

玉门与瓜州的崛起,同时受益于酒泉市各区县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肃州、玉门、瓜州、敦煌和金塔5个超百亿GDP县区的形成,构建起酒泉区域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对于甘肃其他市州来说,需要向酒泉学习,不单单要学习酒泉各区县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也要学习酒泉在干部领域的努力,酒泉几乎所有的干部都经过多岗位多部门锻炼学习,,因此酒泉的各区县的干部能力和水平在甘肃全省是遥遥领先的。

从玉门的六年卫冕到瓜州的首次突围,酒泉的这两颗“明珠”,正在书写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对于甘肃其他县域发展既要立足自身、单点突围,更要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县域强则区域强的良性循环。

甘肃需要总结和推广酒泉强县域和干部任用的经验,加快推出甘肃的百强县培育行动,围绕10个西部百强县的目标,把支持更多县域冲刺西部乃至全国百强县,作为甘肃省和各个市州的政治责任。

(笔者这几年一直在观察甘肃全省的发展,酒泉对于干部的任用是全省领先的,从来不会把干部定在一个岗位上,而是通过不同的岗位和部门锻炼,激发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锤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所以越来越多酒泉的干部被提拔到省厅和其他市州任职,绝对不是偶然。)

要下决心从要素、资源、政策等多个方面倾斜冲刺百强县的县域,研究支持重点扶持县域的系统政策,重点支持加快补上工业短板,把农业做强,把城乡做旺。同时,被培育的县域也要明确每年干成几件大事,要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全力助推更多的县域冲刺百强县。

酒泉,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财经   玉门   酒泉   甘肃   西部   产业   干部   指标   水平   酒泉市   金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