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厚脸皮才能成大事

历史这玩意儿,有时候真不是比谁更高尚,而是比谁更能扛得住唾沫星子。

翻开《资治通鉴》,那些最终站在权力巅峰或成就大业的主儿,脸皮没几个是薄的。

他们深谙一个道理:唾面自干不是懦弱,而是把屈辱酿成复仇的酒。

面子?那玩意儿在生死存亡、宏图大业面前,轻飘飘的,不值半文钱。

今天咱就扒拉扒拉,看看这些老祖宗是怎么把“厚脸皮”玩成一种高级生存智慧和战略武器的。

01 装疯卖傻,忍字头上一把刀


战国那会儿,晋国被智、赵、韩、魏四家瓜分得差不多了,其中智伯瑶最横,看谁不顺眼就想捏死谁。

赵家的当家人赵襄子(无恤),年轻气盛,在一次酒席上就被智伯瑶当众狠狠羞辱了一番。

智伯瑶这厮,仗着酒劲,直接把酒器(爵)砸赵襄子脑袋上了!

血当时就顺着脸流下来。

在座的韩康子、魏桓子都吓得大气不敢出,心说赵家小子这暴脾气还不得掀桌子?

嘿,您猜怎么着?

赵襄子愣是没吭一声,擦擦血,该吃吃该喝喝,跟没事人一样!

事后,他的家臣都气炸了肺,嚷嚷着要拼命。

赵襄子摆摆手,说了句实在话:“咱现在干不过智伯,不忍?等着被他灭门啊?”

这还不算完,智伯瑶得寸进尺,索要赵家两座大城。

赵襄子二话不说,给了!

智伯又索要土地,韩、魏两家被逼无奈也割了肉。

赵襄子心里明镜似的:智伯贪得无厌,韩、魏心里也憋着火呢。

他继续装孙子,麻痹智伯,暗地里却把“忍”字刻在案头,天天琢磨着怎么翻盘。

后来智伯果然膨胀到极点,带着韩、魏围攻赵家老巢晋阳(太原),引水灌城,眼看就要得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襄子派出的说客成功策反了韩、魏。

为啥能成?

就因为韩、魏亲眼见过赵襄子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知道他是个能成事、值得“投资”的狠角色。

结果?三家联手,水淹智伯军,智伯瑶兵败身死,脑袋被赵襄子做成酒器(漆其头以为饮器)。

当初那杯砸在头上的酒,赵襄子用仇人的头颅加倍“喝”了回来。

这脸皮厚不厚?这忍功深不深?

能笑着咽下耳光的人,终将让世界听见巴掌声。

赵襄子就是活教材。

02 厕中求生,尊严是失败者的裹尸布


再说说战国晚期秦国的超级功臣范雎。

这位爷的发迹史,那真是一部血泪交织的“厚脸皮生存指南”。

范雎最早在魏国中大夫须贾手下打工,跟着出使齐国。

齐襄王看范雎是个人才,私下赏了他不少金银财宝。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

须贾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回国就向相国魏齐告黑状,说范雎里通外国。

魏齐这暴脾气,也不调查,直接命人把范雎往死里打。

肋骨打折了,牙齿打掉了,范雎被打得奄奄一息,直接挺“死”了。

魏齐觉得不解气,让人用草席一卷,扔进了厕所!

还让宾客们轮流往“尸体”上撒尿,极尽羞辱之能事。

换一般人,要么真被打死,要么羞愤而死。

可范雎呢?

他居然在尿骚熏天的厕所里,强忍着剧痛和奇耻大辱,硬是屏住呼吸装死!

等看守喝醉了,他偷偷哀求一个同情他的看守:“您行行好,把我弄出去,我必有厚报!”

看守也是胆大,跑去跟喝高了的魏齐说:“厕所里那死人,晦气,不如扔城外去。”

魏齐醉醺醺地答应了。

范雎这才捡回一条命。

后来他改名张禄,历经千辛万苦逃到秦国。

靠着真才实学和一张利嘴,最终得到秦昭襄王重用,拜为相国,提出“远交近攻”的国策,为秦国统一立下不世之功。

回头想想,如果范雎在厕所里要死要活,觉得没脸活了,哪还有后来的秦相张禄?

尊严是失败者的裹尸布,却是成功者的磨刀石。

范雎在粪尿中完成了人生最残酷也最重要的“淬火”。

03 称臣纳贡,膝盖软是为了脊梁硬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

太原留守李渊,看着像是个忠厚长者,实则胸藏猛虎,早就想逐鹿中原。

可家门口蹲着个更猛的——北方突厥。

突厥骑兵来去如风,是当时东亚大陆最恐怖的军事力量。

李渊要起兵南下争天下,后院要是被突厥捅了,立马玩完。

咋办?

硬刚?那是找死。

李渊的选择,让当时很多“正人君子”大跌眼镜:他主动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了封极其谦卑的信!

信里啥内容?

大意是:我李渊起兵是为了尊隋(其实是反隋),愿与可汗您共定京师,土地归我,金银财宝、美女骏马,全归您!咱俩结为兄弟,您就是我亲哥!

姿态放得极低,脸皮?那是什么?能吃吗?

为了表示诚意,李渊甚至用上了突厥的旗帜(以示臣属),送的礼物那是车载斗量。

突厥可汗一看,嚯,这老李太懂事了!比那些整天嚷嚷“驱逐胡虏”的愣头青强多了!行,准了!

李渊的部下都觉得太丢人,有人私下抱怨。

李渊私下开导核心团队:“当年汉高祖刘邦对匈奴还‘和亲’呢,何况我们现在力量弱小?突厥要的是财货虚荣,我们图的是天下!低头时的膝盖越软,站起来时的脊梁越硬。舍不得脸皮,打不下江山!”

靠着这“厚脸皮”的称臣纳贡策略,李渊稳住了突厥,解除了后顾之忧,这才敢放心大胆地率军渡过黄河,直扑长安。

最终,他建立了大唐王朝,成了开国皇帝唐高祖。

试想,如果李渊死要面子活受罪,非要跟突厥死磕,或者扭扭捏捏不肯低头,他还能有后来坐龙庭的风光吗?

脸皮这玩意儿,在江山社稷面前,该扔就得扔!

04 穿女装笑对骂,活着才是硬道理


三国后期,曹魏的实权逐渐落入司马懿手中。

魏明帝曹叡死后,托孤给了司马懿和宗室大将曹爽。

曹爽仗着自己是皇族,又掌控禁军,处处排挤打压司马懿,想独揽大权。

司马懿多精啊,一看硬拼不行,立马装病、装老、装糊涂!

而且装得极其逼真,喝粥能流得满身都是,说话颠三倒四。

曹爽还是不放心,派心腹李胜去“探望”,实为试探。

李胜来了,看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两个婢女扶着,连衣服都拿不稳。

李胜说要去荆州上任。

司马懿故意听岔:“哦?并州啊?并州靠近胡人,你要小心啊!”

李胜纠正:“是荆州!”

司马懿继续装傻:“哦,刚从并州回来?年纪大了,耳朵背啦……”

说着说着,气喘吁吁,指着嘴说口渴。

婢女端来粥,司马懿哆哆嗦嗦喝不下去,粥全洒在胸口。

李胜看得眼泪都快下来了(不知真假),回去跟曹爽报告:司马懿就剩一口气了,不足为虑!

曹爽彻底放松警惕,带着皇帝和大队人马出城祭陵去了。

司马懿等的就是这一刻!

立刻发动政变(高平陵之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了洛阳城。

他披挂上阵,亲自带兵守住洛水浮桥,断了曹爽归路。

曹爽手下智囊桓范冒险逃出城,劝曹爽挟天子到许昌,调外兵勤王。

曹爽这怂包,犹豫了一夜,居然相信了司马懿指洛水发誓“只要交出兵权,保你富贵”的鬼话,投降了!

结果呢?司马懿翻脸比翻书还快,把曹爽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屠灭三族。

最绝的是,在政变前最紧张的时刻,司马懿为了彻底麻痹对手,还干过一件惊掉人下巴的事。

曹爽的弟弟曹羲府上有事,朝廷重臣都去参加。

司马懿也去了,而且穿着打扮极其诡异——他穿了一身鲜艳的女装!还涂脂抹粉!

在宴会上谈笑自若,完全无视众人或惊愕或鄙夷的目光。

这脸皮厚度,堪称历史天花板!

能笑着咽下耳光的人,终将让世界听见巴掌声。

司马懿用“不要脸”换来了司马家后来的一统江山。

结语


看《资治通鉴》,与其说看的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不如说看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如何“不要脸”。

赵襄子、范雎、李渊、司马懿,哪个不是一时人杰?

他们的成功路上,都曾灰头土脸,都曾卑躬屈膝,都曾被唾沫星子淹得透不过气。

但他们明白一个硬道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更不拘脸皮。

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但江山和功业,是自己用无数个“丢脸”的瞬间换来的。

在生存和目标的宏大叙事前,一时的忍辱、装傻、低头、甚至穿女装,都不过是迂回前进的策略。

这不是教你无耻,而是告诉你,在残酷的现实中,韧性比清高更能救命,也更能成事。

所以啊,想干点大事?

先问问自己,脸皮够不够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5

标签:历史   厚脸皮   资治通鉴   突厥   脸皮   秦国   江山   荆州   玩意儿   酒器   婢女   可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