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根起家:从“温州帮”到A股传奇
张素芬,一个在A股市场被反复提及的名字。她与丈夫夏重阳组成的“夫妻档”,曾是“温州帮”的核心成员,凭借几十万本金起步,如今已成为管理数亿资金的超级牛散。这对夫妇的崛起之路,既充满争议,又充满传奇色彩。
早年间,张素芬以低价股、小盘股和重组题材为突破口,精准捕捉市场冷门标的。例如,2019年她潜伏的英飞拓(002528.SZ)因“信创”和“荣耀借壳”传闻股价暴涨近3倍,而她在启动前已悄然布局,最终获利离场。这种“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时”的策略,成为她早期积累资本的核心逻辑。
二、投资哲学:低价、冷门与重组押注
张素芬的选股风格极具辨识度:低价、冷门、重组预期。据统计,她介入的个股中,70%以上首次买入价低于10元,且多为市值50亿元以下的小盘股。例如,2023年她重仓的新兴铸管(000778.SZ)股价不足5元,但受益于水利基建政策利好,股价随后稳步攀升。
她对重组题材的嗅觉尤为敏锐。2022年,冰山冷热(000530.SZ)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股价单月上涨30%,而张素芬早在重组公告前已潜伏两年。类似的案例还有海南海药(000566.SZ),她通过长期持有并押注其转型医药赛道,最终在股价翻倍后套现。
三、经典战役:妖股背后的“造势者”
张素芬的持仓名单中不乏“妖股”身影。例如:
1. 英飞拓:2022年四季度,她提前布局这只亏损股,随后借“信创”和“荣耀借壳”传闻推动股价暴涨260%,成为当年涨幅最高的个股之一。
2. 达实智能:2024年,她以690万股持仓推动该股从2元涨至4元以上,半年内实现翻倍收益。
3. 中远海发:她押注航运周期反转,重仓2570万股,最终在2024年海运复苏行情中获利颇丰。
这些案例背后,是她对市场情绪的精准把控——通过低位吸筹、借助题材炒作,在散户跟风时高位抛售。
四、风控之道:分散持仓与纪律性退出
尽管以“赌重组”闻名,张素芬的风险控制能力同样出众。她的持仓分散在10-20只个股,单只股票仓位控制在1000万至5000万元,避免过度集中风险。例如,2023年她同时持有天虹股份、宝胜股份等14只股票,涵盖零售、医药、基建等多个领域。
此外,她严格执行止损纪律。若个股基本面恶化,即便浮亏也会果断离场。例如,2022年她与夏重阳同步清仓ST国安(000839.SZ),避免了后续股价腰斩的损失。
五、争议与启示:游资手法还是价值投资?
张素芬的操作常被贴上“游资炒作”标签,但其策略内核更接近PE/VC式投资——通过广泛撒网、等待少数标的爆发式增长。例如,她曾同时布局20只低价股,仅需其中3-4只翻倍即可覆盖整体成本。
这种模式的成功依赖于两点:
1. 政策红利捕捉:如2023年《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发布后,她重仓的水务股因水利投资预期大涨。
2. 市场情绪共振:她擅长利用“小作文”和行业风口(如信创、中特估)放大股价波动。
六、张素芬的“不可复制性”
尽管散户常试图“抄作业”,但张素芬的成功难以简单复制。其核心优势在于:
1. 信息网络:与私募、游资的联动,例如与金元顺安元启基金共同持仓的个股往往表现更佳。
2. 资金规模:数亿级资金可影响中小盘股走势,而散户缺乏这一筹码。
3. 心理博弈:她深谙散户“追涨杀跌”心理,常通过龙虎榜席位制造跟风效应。
结语:牛散的“两面性”与市场启示
张素芬的故事折射出A股的生态缩影——既有草根逆袭的励志,也有题材炒作的浮躁。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盲目跟风,不如借鉴其低位布局、分散持仓、严格止损的逻辑。毕竟,在波谲云诡的股市中,真正稀缺的不是代码,而是独立判断的勇气与耐心。
(本文部分案例引自公开市场数据,不构成投资建议。)
更新时间:2025-04-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